在现代医疗的泥淖中,如何保护人体微环境,避免更大的健康危机。
听书笔记
作者马丁·布莱泽是美国纽约大学的医学教授、美国医学院院士,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就是微生物学。在这本书里,布莱泽讲述了细菌、疾病与健康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人体处在怎样的细菌世界?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细菌就已经占领地球达30亿年之久。经过漫长时间里与人类的协同演化,很多细菌已经成为人类的“老朋友”。 我们的胃、肠道、皮肤、鼻腔等许多部位,都生活着密密麻麻的细菌。细菌并不可怕,有的细菌甚至是有益的。
每一个人,身体上最早的细菌来自出生时母亲的产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会在婴儿的肠道中定居下来,为更多的有益菌创造生长环境,抵御有害菌的侵袭。在随后的成长中,孩子的饮食与所处的环境,慢慢塑造了成熟的体内菌群,守护人的一生。
人体的细菌有两大功效:
第一,细菌能帮助消化,加工营养。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很难直接被人体消化,需要经过肠道菌消化后,才能变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此外,肠道菌还能合成一些短脂肪酸,合成维生素,为我们提供很难从食物中直接摄取的营养。
第二,细菌能让我们远离疾病的困扰。一方面,人体内有益的细菌蓬勃生长,会让外来有害菌无立足之地,帮助身体抵御有害菌的侵袭;另一方面,细菌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力,人体的细菌能指导免疫系统去识别好细菌和坏细菌。婴儿刚出生时没有免疫系统,但体内已经入住了第一批细菌,这些通过母亲的产道和母乳接种的有益菌,会为后续更多的有益菌创造环境。当免疫系统开始发育时,细菌就已经是身体的一部分了,免疫系统自然也不会攻击它们。如果人体细菌失调,免疫系统就分不清敌人和朋友,开始对原本无害的成分展开攻击,轻则让人花粉过敏、食物过敏,重则患上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二、人类对抗致病菌的故事。
历史上曾爆发多次的瘟疫,险些将人类推入灭顶之灾。1857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用肉汤实验,证明空气中存在很多不可见的微小生物,是它们导致肉的腐败。在这个基础上,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在19世纪末期提出了“病菌理论”,认为许多疾病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通过染色的方法,科学家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并且能分离培养出细菌。为了医治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人们尝试了多种办法消灭细菌,但都没有成效。
青霉素的出现,扭转了这一局面。1928年9月,弗莱明发现有一块细菌培养皿被青霉菌污染了,这些青霉菌能杀死周围的致病菌,说明其中含有的某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杀菌效果。随后几个月里,弗莱明分离到了这种物质,并命名为青霉素。1942年,青霉素第一次被用于临床,就显示出神奇的疗效。1943年,科学家成功分离到一株高产的青霉菌,随后,美国辉瑞公司也发明了大量培养青霉菌的方法,从此开启了医学史上开发抗菌药物的黄金时代。这种对抗致命菌的药物,统称为抗生素。
从本质上讲,抗生素其实是自然界赋予生物的防御武器。很多生物为了生存,都进化出自己独特的代谢产物,用于攻击其他竞争者,抗生素就属于这种代谢物,主要由细菌和真菌产生。它们有的可以阻止细菌形成细胞壁或者合成蛋白,有的可以直接抑制细菌生长。青霉素之所以能杀菌,就是因为它破坏了细菌的细胞壁,让细菌解体。现在,人们已经发现了更多种类的抗生素,为了提高疗效和产量,还可以直接合成抗生素。
人们惊喜的发现,抗生素能治的病太多了。因为抗生素的强大功效,很多医生和病人都把它看作万能药,无论疾病本身是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都会考虑使用抗生素。
三、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由此引发的健康危机。
抗生素滥用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于感冒的治疗。作者认为,绝大部分时候,感冒其实是由我们的免疫力治好的,抗生素对病毒并不起作用,它所能负责的,是感冒后并发的细菌性感染,比如呼吸道和肺部的炎症。
如果病人年青力壮,免疫力好,那感冒即使不治,一周左右也就自己恢复了;但如果病人属于免疫力不强的老人或者小孩,那还是密切观察病情,对症下药。比如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如果得了甲流,一味的给他吃抗生素挂点滴只会延误病情,这种情况下应该尽快用达菲等抗病毒药物。
很多时候,由于诊断时间过于短暂难以下定论,或者说医生担心医疗事故纠纷,为保万无一失,就对所有孩子都开了抗生素的处方。在这样的背景下,数以百万计的儿童接受了大量的抗生素,用于治疗他们身上并不存在的细菌性感染。
其实,在临床治疗之外,抗生素还能以另一种更为隐秘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身体。现代大规模养殖业中,数以万计的动物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它们的饲料里被添加了大量的抗生素。抗生素能让动物死的少、长得肥,还长得快。但这种做法为人类健康埋下了隐患,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积累,再最终通过餐桌转嫁到人体内,这种形式的滥用与临床上滥用没有什么区别,都会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
�
第一个问题,就是抗生素滥用会加快超级耐药菌的形成。很多抗生素都是广谱的,也就是说它们杀菌不眨眼,会对人体内细菌实行地毯式清除,最后活下来的都是基因变异的耐药细菌。这些耐药菌不断繁殖,不仅能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传播给其他人,还能将抗药性传给其他细菌,最后导致越来越多的有害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治疗不敏感。
第二个问题,是抗生素滥用会让我们更容易生病。致病细菌入侵人体后,人体内蓬勃生长的有益菌群落可以筑起一道防线,一方面它们不会给这些致病细菌食物和空间,让它们无法生存,另一方面,强大的免疫系统会主动出击,直接把病菌杀死,不给它们兴风作浪的机会。滥用抗生素让我们更容易生病,还体现在一系列现代疾病的兴起,如胃灼热、肠炎、哮喘、肥胖、青少年糖尿病,等等。
四、如何应对抗生素滥用引发的问题。
第一条建议,停止滥用抗生素。就拿感冒来说,如果病情不严重,可以不用着急吃抗生素,或催促医生开药挂点滴,先观察一两天再说。如果病情紧急,尤其是对孩子或老人,还是要尽快治疗,避免后续严重的细菌感染。
生活中,还有很多细节是可以注意的,比如洗手用清水或肥皂就好,不用刻意使用抗菌洗手液,因为人皮肤上的细菌群落可以帮助抵御有害细菌;在生育方面,除非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剖腹产,建议产妇尽量选择自然分娩,因为自然分娩下,母亲能通过产道将菌群传给婴儿,这些细菌将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人体菌群,守护一生的健康。
第二条建议,是政府层面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管。首先是临床治疗方面,作者十分赞赏法国提出的一个口号“除非万不得已,请谢绝抗生素”,2006年,法国政府和公共机构发起的监管活动,极大的降低了医院和患者对于抗生素的依赖性。其次,对于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作者呼吁政府直接禁止养殖业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在食物和水源中的积累。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减少抗生素副作用的根本办法,就是开发更多的窄谱抗菌药。目前我们使用的抗生素,基本都是广谱抗菌药,能打击的细菌种类范围很广,对人体微生物菌落的破坏性也很强。如果开发针对单种细菌的抗菌药物,就可以定点清除,而不伤及其他细菌。但是,窄谱抗菌药的研发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如果仅仅依靠医药公司开发,高昂的售价会让患者难以承受,所以,作者呼吁将开发窄谱抗菌药视为一项公共事业,从国家层面投入力量进行研发。从长远角度看,这一投入会让子孙后代受益无穷,从根本上解决抗生素破坏人体菌群的问题。
解读 | 墨梅,清华医学院博士,美国国立卫生院博士后。
播音 | 张煜
策划编辑 | 陈艳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说好的积分兑换喜马讲书,却把一个讲书一分为二,而且下一半还兑换不了,这就是耍流氓,已经不只一次了。
有梦想的庶人 回复 @1388066ebwc: 氪金才是他们想要的
...……医生给她注射了5.5克青霉素……很怀疑这数据是否读错了。有书在手的听友给核对核对吧。
我想知道,善存片天天吃,會把細菌殺死嗎?
好书!对抗生素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说得好有道理,但对不起,我还是选择剖腹产。
厚德载物_jf 回复 @奥丁蓝宝石: 自己说了不算!
好棒ヾ ^_^♪
剖腹产影响了孩子初次接受微生物的机会,母亲的产道,粗粮喂养肠道菌群,母乳,放血疗法加速了生命的死亡,抗生素
有意思
万事万物有利就有弊啊
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