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苏格拉底《斐多篇》上:苏格拉底为何是乔布斯最崇拜的哲学家?

1.1苏格拉底《斐多篇》上:苏格拉底为何是乔布斯最崇拜的哲学家?

00:00
19:38

点击图片,将今日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小伙伴!




书名:斐多

作者:柏拉图

推荐译本:杨绛 译注   三联书店


苏格拉底·《斐多篇》(上)


 引子


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一个下午。原文是:

I would trade all of my technology for an afternoon with Socrates.


这个苏格拉底,究竟何德何能,居然可以让乔布斯心甘情愿交换所有科技,而且只相处一个下午呢?


苏格拉底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并不是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家,但他毫无疑问是最具有争议的哲学家。


一方面,哲学史上把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还有徒孙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哲学三圣。苏格拉底也被公认为西方哲学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另一方面,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苏格拉底的人生结局不佳,没有获得善终。


苏格拉底最终被雅典城邦判处死刑,服下毒酒而死。


问题来了,两千四百多年之后,乔布斯为什么愿意和这样一个死刑犯,交换全部科技呢?


高光时刻: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年初春一天,在雅典城邦的监狱里发生了这样一幕。


傍晚时分,监刑官拿来一杯用毒芹熬制的毒酒。之前,哲学家苏格拉底刚洗了澡,他虽然已经70岁,但此时显得容光焕发。他的妻子和孩子来监狱里看他。他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还很小。但很快,苏格拉底就打发妻儿回家了。苏格拉底平静地接过了毒酒。他本来想洒一点酒在地上,来向神明祈祷。但监刑官警告苏格拉底,毒酒的分量刚刚好,不能浪费一点一滴。


苏格拉底看上去十分镇定,毫无畏惧地将毒酒一饮而尽,没有任何反感的迹象。此时,他的朋友和学生控制不住自己,有些人开始哭泣。苏格拉底看见这一切,反而开始安慰周围的人。他说:“有人说一个人临终时,应当保持心灵的平和。勇敢些,安静下来。”苏格拉底开始在房间里走动,双脚开始感到沉重和麻木。于是,他躺倒在床上,麻木逐渐向上扩展,逐渐到了心脏的位置。


苏格拉底的身体被盖了起来,只露出了脸。在沉默一阵之后,苏格拉底说出了临终遗言。


“克里同,我们必须向阿斯克勒庇俄斯祭献一只公鸡。注意,千万别忘了。”


又稍过了一会儿,苏格拉底微微地动了一下。人们把盖在他身上的东西掀开,发现他已经死去。


以上是对话录《斐多篇》中对苏格拉底最后时光的记录。他被学生称为“那个时代最好、最聪明、和最正直的人”。后来,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苏格拉底是被处死了,但苏格拉底的哲学如日中天,光辉照遍整个知识长空。


苏格拉底的天鹅之歌:斐多篇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篇》就是对苏格拉底最后一天言行的记载。作为苏格拉底的得意门生,柏拉图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可能没有之一。关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关系,也绝非简单的师徒关系。我们在以后的节目中,还会加以详细讨论。


《斐多篇》这部对话录,不仅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其文学意义也很大。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绛,也就是钱钟书先生的太太,就曾经翻译过斐多篇。不过,虽然已经有不少翻译版本,但还没有一个可以完全表达出斐多篇的魅力。那么,苏格拉底在他活着的最后一天里,到底干了什么,说了什么呢?让我们进入斐多篇的文本。


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斐多篇,之所以称为斐多篇,是因为它是从苏格拉底的学生斐多的口吻,来向其他人讲述苏格拉底最后一天的言行。


这一天清晨,斐多和苏格拉底的一些学生一大早就来到了监狱探望苏格拉底。此时,苏格拉底还不知道,这是他的最后一天了。因为,当时雅典有一个风俗习惯:为了纪念雅典历史上的国王特修斯,废除米诺斯向雅典强征童男童女的事件。每年雅典都会派出船只,去德洛斯的阿波罗神庙朝圣。


为了保证朝圣的神圣性,在船只返回雅典之前,都不能处决犯人。这一天,斐多等人打听到消息,朝圣的船只回来了。这意味着,这一天苏格拉底就要被行刑了。此时,距离宣判差不多已经一个月了。


可想而是,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然而苏格拉底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却开始和大家谈论抒情诗。在随后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里,苏格拉底不仅没有表现出即将离世的惋惜和悲伤,反而非常坦然、从容地和学生们谈论他对死亡的看法。


他说:“一生追求哲学的人,临死的时候自然是轻松愉快的。”其中一句话,被后世广为传颂: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朋友们都感到迷惑不解,苏格拉底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苏格拉底让大家从关于死亡的定义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当时,希腊人对死亡的定义是:“死就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你可以不赞同这个死亡的定义,但在那个时候,这就是大家的共识和讨论的基点。


而在世人之中,哲学家从不关心物质的享乐和爱情的欢愉。朋友便问:“这么看来,真正的哲学家是否只关心灵魂,而试图摆脱肉体?”苏格拉底回答说,是的。接着,苏格拉底说,这世界上存在绝对的善、绝对的美和绝对的正义,这恰恰是哲学家所追求的最纯粹的知识。


然而这些绝对的知识都是单凭肉体的感官无法察觉的。相反,由于肉体会生病,会产生烦恼,会带来欲望,肉体阻碍我们寻求真理。


要探求任何事物的真相,就要甩掉肉体。


因此,他应该尽可能地摆脱肉体的干扰,由此才能做好准备,接触到这些肉体感官无法获得的智慧。


死亡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灵魂和肉体分离。当死亡来临,灵魂终于能够摆脱肉体,成为纯粹的灵魂,获得最为纯粹的真理。


这正是哲学家穷极一生在追求的时刻。


真正的哲学家为了寻求真理,不仅不害怕死亡,而且急切地盼望灵魂能够解脱肉体,获得真理。所以苏格拉底说,哲学家一直在练习死亡。


苏格拉底甚至这样劝说他的学生们:


他说,有一些鸟儿,例如天鹅在感到自己将要死的时候,会更加大声地歌唱。苏格拉底认为,天鹅临终的绝唱不是在表达悲哀,而是在表达快乐。因为在他看来,死后的世界有好东西在等着他。在这个意义上,斐多篇的确是苏格拉底的天鹅之歌,但它一点也不悲伤,而是从容和快乐的。


苏格拉底为何不怕死:灵魂不朽的几种论证


说到这里,苏格拉底还需要论证一个核心命题:那就是灵魂不朽。


因为就像他的学生齐贝提出的那样,如果灵魂是可朽的,那么灵魂和肉体分离之后便灰飞烟灭,所谓的“追求更纯粹的真理”的说法也就没有意义了。


说到灵魂,大家可能有不少联想。现代科学绝对会避免谈论这样的词汇,有些怪力乱神的感觉。但是不用担心,我们这里从纯粹哲学的角度来谈论灵魂,不涉及信仰或迷信。


苏格拉底紧接着抛出了一连串的论证,让人眼花缭乱。大概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人像苏格拉底那样,集中地论述灵魂不朽,简直是在进行一场论证的炫技。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选取了几个加以概述:它们分别可以被称为:相反相生论证、回忆论证、本质论证。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个论证:相反相生。


苏格拉底提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生,对立转化的。例如,大由小转化而来;快由慢变来;弱是由强转变而来;同理,生和死是对立的,所以也会相互转化。后来,苏格拉底还提出了一个反证:如果只有从生到死,而没有从死到生,那么世上一切都死亡了,而没有活物了。


第二个论证,被称为“回忆论证”:回忆论证认为,我们的所有认识都是回忆。换句话说,我们一出生就有知识,或者说,出生以后,我们所谓学习就是回忆起原有的知识。


苏格拉底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呢?


他也是从一个定义开始的,这就是对“记忆”的定义。首先,由从前知道的事得到的认识,就是记忆。其次,相像和不相像的东西都会引起回忆,例如看到一匹马想起它的主人。但是,任何两个具体事物之间不可能是完全同一的,也就是没有绝对的相等。所以,绝对的、抽象的概念不同于具体事物之间的相等。人们在用经验感觉去认知具体事物时,总会回忆起绝对的、抽象的概念。


所以说,人在出生前,灵魂已经具有了关于绝对、抽象概念的知识。只是人在出生之后,忘记了这些知识,之后凭借感觉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断回忆起灵魂本就具有的知识。认识就是回忆。


由此甚至可以推出,灵魂在出生前就已经存在。


当然,这里的知识概念和今天的知识,有所不同,更多指的是抽象概念和关联,例如相同、相等、比较大、比较小等。在另一篇对话录《美诺篇》中,有一段类似的论证:


美诺问苏格拉底:你连知识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去寻找它呢?


苏格拉底回答说:一个人既不能试着去发现他已经知道的东西,也不能试着去找他所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知识就是回忆。


在哲学史上,苏格拉底这两段论证,提出了先天知识和后天知识的差异。


然而苏格拉底的学生和朋友仍不罢休。他们认为,即使苏格拉底已经证明了灵魂在人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也不能证明灵魂在脱离肉体之后不会消亡。


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第三个论证,即“单一本质论证”。


苏格拉底说,一件东西如果不是复合的,就应该始终如一,永不改变;比如“真正的善”、“真正的美”,这些绝对的本质都是单一的,独立的,所以也不能改变。


而复合的东西,比如肉眼看得到的车马、衣服和肉体则经常发生变化。因为复合的东西会发生分解。由以上几点可以进行类比,灵魂是单一的,不可分解的。


所以,灵魂在人死后依然存在。


我们来概括一下上述的论证:相反相生论证,证明了灵魂必定不朽;回忆论证证明了灵魂在出生前就已经存在;而单一本质论证,说明灵魂在死后依然保持不朽。


苏格拉底在最后说,活着的时候,灵魂被肉体束缚,难免会受到肉体欲望的污染。但是真正的哲学家极力避免强烈的快乐和痛苦,坚持理性和节制,保持灵魂的纯洁。只有这样,在灵魂脱离肉体之后,纯粹的灵魂才可以和最纯粹的智慧交往。


如果这些论证不是在几个人的对话中慢慢展开,那么一定让人眼花缭乱。苏格拉底说不定会是一个很好的饶舌歌手。


论证的魅力


有人认为,哲学就是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结论。那就大错特错了。对哲学来说,比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论证,或者说是推理的步骤、过程。这一点和几何、代数是十分接近的。它们都要从一个公理或几个公理开始推导和论证。


所谓公理,就是公认无误,无法想象它为假的命题或者是大前提。大家看到,苏格拉底在上述的三个论证中,都是从公认的前提出发的。苏格拉底也非常习惯“下定义”:从一个定义或者假设开始,看看如果承认了这个,那么有什么必定随之而来的,也就推出它的后果。


如果假设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推论出来的也被认为是真的。换言之,苏格拉底认为,真理应当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和其他原则冲突的,都不是真的。


我们现代人可能很难接受苏格拉底的论证结论。那并不是因为他的推理方式的问题,而是因为大多数前提和定义都已经被后来的认识所颠覆了。也就是说,古希腊人和我们现代的很多基本常识,发生了变化。但是,如果你接受了他的前提,那么也就必然会接受它的结论。


换句话说,因为苏格拉底采用了论证的方式,他的所有论证在原则上都是可以反驳的。大家也可以尝试来反驳苏格拉底对灵魂不朽的三个论证,它们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郁老师还要说一点:苏格拉底的这种论证,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一个突破。也就是开始严格区分了“信念”和“认识”。


信念是无法反驳的。你愿意相信什么就相信什么,例如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这并不需要证明,而且显然和很多别的认识存在冲突和矛盾。


与此相反,认识则是建立在论证或者其他论据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认识需要寻找其理据,认识和认识之间不应当存在矛盾。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哲学、宗教和科学尚未分离开来。


在苏格拉底之前存在很多哲学家,探究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例如泰勒斯、恩培多克勒、毕达哥拉斯和阿那克西曼德,还有巴门尼德斯、芝诺、赫拉克里特。我们会在随后的节目中,来具体分析这些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学说。他们中有些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有些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其实都是基于一种朴素的信念,而缺乏必要的观察和论证。


所以说,学会进行有效的论证,是苏格拉底和他之前很多哲学家的根本区别。这也开创了哲学的主要传统,也是《斐多篇》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


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区别


苏格拉底强于论证,追求真理的特征,其实和另一群人也形成鲜明对比。那就是古希腊时代的智者(sophist)。


智者按照现代的标准,就是一些巡回在各个城邦里的教师。他们会教授年轻人一些具体的知识和能力例如数学、语法、修辞、演讲、论辩甚至是诡辩。


在苏格拉底的时代,雅典是整个希腊的精神文化中心。因此有非常多的智者云集在雅典。当然智者的教授不是免费的,而要收取很高的学费。智者也非常看重,通过自己的教授,来支配青年人的心志。


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和智者之间,存在4个主要差异:


第一,苏格拉底不收费收徒;


第二,不设科讲授;


第三,不巡游卖技;


第四,苏格拉底不做学业上的保证。


苏格拉底有空的时候在市井和大众闲谈,他不刻意地选择时间地点和人物。苏格拉底和人闲聊的目的不在于教育人,而是和人共同寻求真理。


这些都表示出一个重大的转折:智者自认为或者自己宣称掌握了真理。而“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由两个词构成的:philia爱和sophia智慧。爱智慧是一个不断趋向的动态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就好像你爱一个人,并不是在你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就中止了,而要不断爱下去。


苏格拉底就是这样的哲学家,他并不宣称自己掌握了真理。他甚至说,我知我不知。爱智慧不同于占有真理。


大家想一想,我们现代人的身边,有没有那样的智者呢?他们传授着似是而非的真理,大众却趋之若鹜。


然而,无论是身处现代世界的我们,还是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普通民众,都不一定能分辨出谁是贩卖才智的智者,谁是真正的苏格拉底。这正是苏格拉底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雅典遭到控告和审判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苏格拉底究竟遭到了怎样的指控,对他的审判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我们下一次节目会详细介绍。


总结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我介绍了苏格拉底死前最后一段时间的经过,还有记载这一场景的《斐多篇》在文学和哲学上的意义。在《斐多篇》中苏格拉底说出了一个命题:哲学就是学习死亡。我们随后还着重分析了苏格拉底对灵魂不朽的几种论证、论证的意义,还有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根本差别。下一次我将来介绍苏格拉底的《斐多篇》将灵魂引入哲学的意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Spring1126

    我记得从前读刘晓枫的《沉重的肉身》里面有句话:“命运是身体和灵魂的相逢”。感觉上好像灵魂有自己的愿望和偏好,而肉体也有自己的,灵魂和身体相遇则有了某种“不由自主”的命运。这样说来,灵肉本来是不同的,那么当我们说“我”的时候究竟是在说哪个?是我的灵魂,还是我的肉身?也许这种自我同一性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甚至文学关心的话题,是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甚至“认识你自己”也是这一话题的另一种说法。 但我觉得,也许换个角度,灵魂是什么呢?我不认为灵魂是先天的东西,也许它也是一种“存在”,它是在肉体和个人际遇基础上,一天天的,跟着肉体一起长大,成熟,衰老。也许当我们说“灵魂”时,和我们说“人生”是一样的。

    SilenceSounds 回复 @Spring1126: 很巧正在看这本书,里面提到灵魂是“人灵的相撞所产生的”。我倾向于认为灵魂是先天的。后天的成长是人对它、它和肉体的关系做出的适应性调整,可是不是它本身,否则就无法解释很多人觉得自己“长大了”、“衰老了”,但又有些东西仿佛“从来就没变”。

  • 复旦郁喆隽

    #第3次打卡# 你好,我是郁喆隽。本周节目的问题是“你认为灵魂和肉体的关系是什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和答案,我将在本周日的答疑课堂中集中答疑。每月,我将会挑选6位积极学习和互动的同学并送出礼物(一等奖1位:当月讲读的4本书;二等奖2位:当月讲读的1本书;三等奖3位:精美笔记本。

    吾名曰啥 回复 @复旦郁喆隽: 灵魂本身是永恒的,肉体是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是非永恒的。灵魂与肉体结合能够产生新的意识。死亡仅仅是肉体走到了尽头,而灵魂将再次新生,“随机”匹配外在形式,可能是肉体,重新产生新的意识,走上新的历程。害怕死,究其根本,是害怕未知,害怕孤独,害怕自己的意识不能继续存在。

  • 孤云空山

    这个世界上每个概念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事物都是相对的,就像阴阳,男女,冷暖,大小,快慢,高低等等,我们所处在的是纯粹的物质世界,那么相对的就存在一个非物质的对立面,就像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孕育我们的肉体作为在物质世界的存在,而精神世界就孕育我们的灵魂。就像硬币无法脱离他的两面而存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也是相辅相成,无法独存的。就像阴阳鱼相抱一样,灵与肉相互交融成就了人的存在。肉体在死亡以后被分解进入自然重新轮回,而灵魂与肉体相对的也应该有轮回,但是是怎样的形式我现在还无法想象推演出来

    coco10085 回复 @孤云空山: n=

  • 小林子主

    录音制作效果太差,像在大课室讲课。

    ty战神喵 回复 @小林子主: 我觉得录音制作效果挺好的啊,只是有十分之一的概率会有回声。

  • DoyleBrunson

    物质是灵魂的载体,灵魂是物质的升华。灵魂即感知、认识世界的意识,它由人体的大脑为主的物质器官产生并传播在不同的个体。人类通过灵魂来认识世界和意识主体,认识到了物质世界的形成与发展,也认识到了作为认知主体能够认识问题的能力与局限性。

    暮雪尘埃iii 回复 @DoyleBrunson: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如果如你所说,灵魂主要是由以大脑为主的物质器官产生并传播的话,那明显与苏格拉底的灵魂是不朽的相悖。大脑等器官,会在人死亡时也会随之死亡,停止运作,而灵魂不是,在与肉体分离的那一刻,它不会消灭,不会死亡。所以你的明显有问题。而且我认为灵魂和物质本就不同,灵魂是抽象的,是肉眼感觉不到的,而物质确是具体可感的,如果说是物质的升华的话,那么它就得具有物质的特性,且会毁灭

  • 倭瓜大妈

    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 田野_gss

    录制的音质非常差

  • 阳阳Kiki

    你们听真正的哲学课一定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体会思考和论证的方式方法,而不是他的结论是怎么样的,你要自己去思考和论证。

  • 定和谐

    老师感觉是读稿子

  • 晴朗_Sf

    声音太小了,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