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8诸如此类替代行为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诸如此类替代行为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许多人为了获得替代的合理,合法性而全力以赴,努力争取,以证明自己。当然,这种人性弱点很多时候是无可指责的,也没必要去指责它,因为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合理合法性。通常代替的对象呢,大约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将对象替换为原来相似的对象。例如呢,一个羡慕着同学有哥哥可以一起玩儿的男孩儿啊,往往将他的家教老师视为哥哥看待。而替代自己没有哥哥的事实,以家教老师为替代对象来弥补自己的缺憾。
例如,母亲去世且有恋母情结的人,往往会娶比自己年长的女人为妻,而此类男性也往往容易罹患性无能。原因是此类男性在潜意识中啊,将妻子代替母亲的角色。此外,还有没有对象?缺乏爱情滋润的女人,往往也因爱的欲求得不到满足,转而饲养猫,狗等宠物。或许有人会心生疑惑,猫狗与男性根本毫无关系,但对于此类女性而言呢,这些成天被她抱着睡在一起的小宠物等于扮演了被爱的男性角色的替代对象。一些工作能力无法受到肯定的人,会在聚会,旅行,社团活动中积极表现出领导带动能力,以此来掩饰其在工作上的自卑感,并借以此肯定自己的才能。
但是一旦无法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自己的自卑感时呢,则亦变得暴躁易怒和怨天尤人,甚至其他的方式报复,以发泄其因自卑而不满的情绪。例如用钉子扎木偶,将木偶当作仇人,以发泄其攻击报复的情绪。在我国农村,过去就有些妇女将仇恨的人制成布偶,反复用锥子或针扎他,以此消除压抑的情绪,以此利用对象的转移而改变为象征性的代替玩偶。以达到平衡情绪的目的。另一种模式啊,不针对人,而以其周围的事物进行替代,比如所穿的衣服或有关的东西等作为对象。有句谚语说呀,憎恨和尚恨,连他的袈裟也讨厌,也就是这个意思。换言之啊,只要是存在于对象身边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初期的代替品。乍看之下,某些人背后的作为是不可理解的,但这却是人类的真实行为,因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就是我们人性中的弱点。
有一个朋友非常珍视一条女用手帕,据说啊,是他病逝的爱人所遗留之物。类似情形啊,可视为失去爱人的打击。而将失落的爱情呢,寄托于他的遗物上,以此来减轻其所受的打击,一般叫所谓故人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