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传统建筑在现代住区规划中的生态实践(二)
传统建筑风水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的生态实践。二第三点,我们来说说风水中的气动,也就是流转起伏的环境要素。风水观同时强调山脉,水流,道路等各环境要素的曲折和起伏,讲求气动布局,既有气势之美,又有动态之妙。被看作风水宝地的浙江武义县郭洞村对水的处理是个很好的例子。该村处于东西两山夹持的狭长谷地上,两股山泉汇成溪流,自南而北穿村而过。但这一止水有悖曲曲流转的风水观念,于是他们对此改造补救,首先将溪水出村之口改向两山对峙。宽度只有100米的山谷处,使溪流遇到西面的山包,又折至东山脚下,再折而向北绕道出村。同时在水口南北向的河道上建造一座石拱桥,取名回龙桥,以起聚气锁水的风水象征作用。事实上,从生态角度来看,动感的形态除了有其韵律美感外,蜿蜒起伏的山峦无疑有利于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曲折回环的河流也是改善局部生态环境,涵养生物及防洪的有效手段,并使人体味到其中的生命之美。而现代的公路,铁路,排灌渠或者是通讯线路均已直线,一味追求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高速传输。对照风水观,从生态层面,这应该值得我们深思。第四点,我们来说说关于风水中的气场,也就是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形式。气作为风水的核心,虽然含混不清,无法界定和测量,但以气为统一功能特征的系统是可以操作和控制的。气周流于天地万物之间,即能质,生物,信息及精神于一体。所以,气可以用场的概念理解。在理想的风水气场构筑上,中国的大多数地区采用院落为其主要空间形式,风水学谓之气场中心。
这个半自然化的小宇宙形成了内向型的小气候,较之于自然更具有可调节性。院落的封闭型或半封闭型空间以借景对景等诸多手法,把自然山水投影到气场中来,像一个杠杆,在人与自然之间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的存在除了给予人类心理上的安全感外,也使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为增强。这种人与自然不直接赤裸面对的空间构成和居住方式,获得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