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散记,闲步拉萨下
 129

西行散记,闲步拉萨下

00:00
11:46

大昭寺的里面自然少不了金碧辉煌的佛教建筑,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十二岁的等身金像,以及吐蕃人心中永远的赞普——松赞干布。在法王松赞干布殿的旁边,是供奉着象征汉藏友谊的文成公主像和象征中尼友谊的尼泊尔尺尊公主像。穿梭其间的,除了瞻仰的游人,还有从各地藏区奔赴前来朝拜的教徒们,他们手中拿着热水瓶,在可以添加酥油灯的地方倒上酥油,塞上几块钱,双手合十,口中念着一些咒语,便是完成了几辈人朝拜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的夙愿了。这些朝拜的人当中,许多人已经年逾古稀,高原的风在他们的脸上雕镂了一条又一条的深深的皱纹,有的甚至皱纹多得连眼睛也不能清晰地看到了。此时的我便会肃然起敬,在汉族地区,是永远看不到这样一份虔诚与深深的信仰的!或许有人会笑他们愚昧,或许有人笑他们无聊,或许有人笑他们迂腐……只是没有亲眼看到那样一种神情,没有亲眼看到那样一种执念,如果亲眼所见,定会像我一样,除了钦佩,就不去想其他的事情了。有时候,我觉得,人还是得有信仰,因为丢失了信仰,总觉得精神上少了些寄托,这一切与科学无关……


拾级而上,到达大昭寺顶端的天台,放眼望去一切那么辽阔与悠远,这便是拉萨的纯净所在了,天空蓝得那么透明,白云在阳光的照耀下放佛白玉一般,惊艳得有些让人不知所以。不大不小的拉萨城虽在此处不能尽收眼底,但远处的布宫,红白色的墙壁与这金黄色的佛塔相映成趣,倒是也给人几分悠然自得的心境。雪山、白云、佛塔、布宫和阳光,一切都那么安静,如织的游人,不像别的地方那么喧嚣,静静地走着,悄悄地交谈,谁也不愿意打扰圣城的这份静谧。我喜欢在这大昭寺的顶端晒太阳,虽然紫外线很多,在平原地区,真的是很少能够与天空如此接近,我陶醉在这一片阳光里。


每一个到拉萨的人,大概都会去朝拜布宫,我也是不例外的。作为一介凡夫俗子,能够在有生之年亲眼目睹布达拉宫的巍峨,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布达拉宫起建于山腰,与身后的山脉自成一体。关于布宫的起源,大概是赞普松赞干布为了迎取大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而建,以后成为了历代喇嘛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依山垒砌,巍峨重叠,气势宏伟,有气贯长虹的感觉。白宫、红宫、金顶、经幡、壁画相得益彰,里面有各种佛家的经典佛像,诸如次巴拉康、九尊无量寿佛、白度母和绿度母之类的。对于佛教的一知半解,也使得我在闲逛布达拉宫的时候,总有一种书到用时方很少的感觉。布达拉宫是集建筑价值、历史价值、宗教价值为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三大类知识之中,除了历史以外,怕是都只能作为一个看客罢了。从布达拉宫附近的药王山远看布宫,整个建筑的立体感、层次感都给人一种无法言语的感觉,或许发出一声“啊!这就是布达拉宫啊”,也是对布宫最发自内心的赞美了!


在拉萨的这段日子里,每天穿梭在拉萨的各个街头,看见一个个拉漂背着背包洋洋洒洒地走着,看见朝拜的人们一如既往地磕着长头,闻着那随处飘溢的酥油的味道,听着寺庙里时续时断的祷告声。这里便是拉萨,一个是城市又不是城市的地方,闲暇的时候,一个人坐着公车慢悠悠地晃着,在拉萨河边慢慢地品味着秋日的风景,看着远处的雪山与布宫,再去八角街的清朝驻藏大臣旧址去感触拉萨悠远的历史和美好的未来。


只愿下次来拉萨,布宫依旧巍峨,天空依然蔚蓝,雪山依旧明丽。拉萨的日子,如水的光阴。如果你问起我,拉萨像什么,我愿意告诉你,拉萨是一朵美丽的格桑花,开在高原的山谷中,她的芬芳与明艳,即使此生无缘,也是无法忘怀的。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