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丨嘉善记忆里美好的味道
 1.06万

第六期丨嘉善记忆里美好的味道

00:00
03:05

我的爸爸告诉我,老嘉善人出去吃饭都非常“讲究”,喝早茶、吃点心的地方都是固定动作,在曾经的中山街上,有几家赫赫有名的老字号,店里很长一段时间人气都很旺。虽然,这家百年老店已经不在很久了,但提起它们还是能勾起很多嘉善人的回忆,你们想知道嘉善的老味道吗?慢慢听我来说!


听我的爸爸跟我说,那时的嘉善,从远郊乡下疾疾赶来或悠然步行踱着方步从隔壁革命桥、花园路一带汇入而至的老老少少食客们,每每鱼贵而入、扑蝶而出的情形,实在让人感觉是一幅非常壮观的典型的江南美食“清明上河图”。


据《嘉善县志》记载,薛风山在清咸丰七年(1857)开设“山凤轩”茶楼,当时便是嘉善的顶级茶馆,后《嘉善县志》将它列为百年名店。  据说,“山凤轩”茶楼当街背水,每天天蒙蒙亮,就有人坐在那里喝茶聊天,享受小吃名点,那情形,至今想来,仍如此令人神往。以前嘉善民间流行一段话,叫做“新年鞭炮锣鼓响,邑庙街前买画张。山凤轩去吃烧卖,男女老少喜洋洋”,可见当时山凤轩茶楼的受欢迎程度。“山凤轩”的小吃有烧卖、油墩、小馄饨、阳春面、油条、葱猪油炉饼等等,是数不过来的。


那时的嘉善,有一条热闹非凡的马路,算是当时闹猛、敞亮的嘉善“南京路”,它就是中山路。挤进路中央那条南北走向的花园路老街上革命桥堍旁的老字号凉来西,掏出硬币几个,钻入队伍,去买上一、二个热气蒸腾的“年糕团”,中间再裹上一根刚从滚烫的油锅中现捞出来的金灿灿的热脆油条裹腹。这可是当年嘉善人一顿非常标准化的“营养早餐”了。


江南饮食文化,向来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美丽身影,她历经百年、千年,至今仍温暖地投射在我们许多江南人的内心深处、难以割舍。我的爸爸告诉我,未来的嘉善老城一定会规划的十分漂亮!台下的叔叔阿姨,我们约定好了,到时候,一起找寻嘉善老城美好的味道。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