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通过左下角分享按钮,转发给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更新提醒
每周一、三、五更新,实际期数大于60期。
全年不定期5G热点解读。
本期原文
今年随着5G概念的不断深入,包括运营商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开始密切关注5G商业模式的设计与打造。
我在前面的课程中曾经提到过,5G的很多盈利模式,可能是要基于场景来考虑的,但是不排除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你需要一个强大的计费系统。也就是,当我们热衷于讨论各种各样的5G商业模式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万物互联的时代应该如何架构一个有效的计费体系呢?没有计费系统,设计再好的商业模式,如何计量所使用的流量或者服务,如何合理收费呢?
万物互联时代,网络与应用无处不在。由谁来计费?收费?如何计费?收费?计费收费的标准又是什么?都必将是5G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和回报的重要基础工作。
我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国家电话网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基础电信运营商很快就注意到了计费系统的重要性。当时,我应广东省邮电管理局的邀请,组织了个研究团队,根据国际电联电信管理网TMN(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的架构,为这个中国电信网发展最迅速的地区,做了一个电话集中计费系统的框架设计。在我们完成的总体框架的背景下,1997年,中国电信推出了全国电信集中计费系统,也就是著名的“九七”工程。
基于这段经历,我直觉地感觉到:5G时代,将把网络的触角,延伸到远远超过连接人和计算机那样更广泛的万物互联的领域。那么,如果没有一个有效且可信赖的流量与服务的度量和账务体系,想象中的任何5G成功的商业模式,都可能只是纸上谈兵。
于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就是基于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的超级账本解决方案。一提到区块链,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数字货币,例如比特币、以太坊,和不久前炒得沸沸扬扬的Facebook的Libra。
但是,大家应该知道,区块链不能等同于数字货币。区块链作为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而产生,但数字货币仅仅是它应用的一小小部分。这就如同早期的互联网,普遍被认为是为了发Email而诞生的。但今天谁都能理解,Email仅仅是互联网的一个小小的应用,互联网所带来的几乎是一场科技与社会进步的革命。
因此,从这一讲开始,我想利用四讲左右的课程,把什么是区块链,它与5G技术是如何相互赋能的?作为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5G时代的区块链还将具有哪些重要的用途等等,为大家做一些详细的阐述。
开篇明义,我想首先点一下题,我认为区块链的最大颠覆性,首先就在于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重构,然后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和人类文明的重构。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个事实。在2013年的年底,著名咨询公司艾森哲预测,到2020年,美国1/3的传统银行将失去市场份额,1/4的银行将会消亡。
值得指出的是,金融业务本身不仅不会消亡,而且还在逐年增加。那么,是谁抢了银行的生意?当然是互联网公司。于是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开始热了起来,究竟什么是互联网金融?有人说就是银行加互联网。有人说,就是互联网企业做金融。
但如果你真的懂了区块链和它所可能带来的颠覆性,你就可以知道,其实这两种理解都不正确。
回顾艾森哲的报告,他提出了银行发展的四大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服务的无网点化。也就意味着,未来马路上不再有银行的服务网点和ATM机。不仅如此,到那时,可能实物形式的纸质货币都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第二个方向是消费支付的移动化。今天其实已经实现了,在这方面,中国大陆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第三个方向是金融服务的垂直化。比如面向各种细分市场的金融服务,例如,装修贷款、助学贷款等等。这种垂直化的应用,不仅容易构建收益模型,而且比较容易进行风险控制。
第四个方向就是金融信用的人格化。例如,各种刷脸业务之类的精准个性化需求匹配服务等等,这显然需要结合很多人工智能的技术来应用。
但是我认为,埃森哲报告所罗列的四个方面,还没有触及到传统银行业最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可能重构金融体系的区块链技术。
记得在2014年的上半年,《失控》的作者,著名科技思想家凯文·凯利,他在一次论坛中更直接地指出,20年之内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就会消亡。这也就意味着,到2034年,银行就不存在了。
2017年初,毕马威的一份报告进一步佐证了凯文·凯利的判断。在跟踪了美国一些大银行在过去三年的发展动态之后,毕马威指出,这些银行目前年均裁员9600人。如此以往,到2030年,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就会消亡,居然把凯文·凯利的预言又提前了四年。这听起来多少有些耸人听闻。
于是,很多银行界的朋友们坐不住了。法国银行家联合会马上召集大小银行的行长们开会,他们反复地研究互联网这个洪水猛兽,将怎么样消灭我们银行。他们认为,谷歌不是互联网界的老大吗?就分析谷歌的发展动态。遗憾的是,所有的讨论都没有办法解释这个问题,因此,他们发布了一个《巴黎宣言》。
在宣言中,奇葩的指出,银行业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未来的敌人还没有出现。更遗憾的是,未来已来。这个敌人就叫做“区块链”。
为了把这个问题谈透,我们必须要知道凯文·凯利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呢?凯文·凯利指出,现代银行业诞生于17世纪末,以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出现为标准,在过去的300多年,除了银行业以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已经面目全非,但是只有一个奇葩的行业叫做银行业,它的业务架构、管理模式和商业逻辑从来没有变化过。
其实,要想理解这个逻辑并不难,这源自于技术革命,通过效率的提升所产生的社会变革。举一个例子,1997年,中国政府成功的申办了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在两年后的1999年,中国首都北京召开。
在筹备邮联大会的期间,我们收到最多的提案就是很多专家和老邮政认为,传统意义上的邮政将在20年之内走向衰亡。那个时候,就像我们今天谈20年之内,银行将会消亡一样,根本就没有人相信。
目前很多国家都有三个政:民政、邮政、财政。邮政是典型的政府行为,因为它要做普遍服务。比如说那时候,我们一封平信是8分钱,但成本却是1块5毛6,邮政局不就亏损了吗?所以政府说,普遍服务是我政府的职责,我要保证所有的公民都有通信权,要寄得起信,因此所造成的邮政局的亏损,我政府给你补贴。
所以,邮车走高速公路不需要交过路费,所有的城市的市中心的火车站的站前广场都有一个黄金地段,会划给邮政局做邮政枢纽中心,用作邮政包裹的分拣。客运火车后面还要挂一个绿车皮,要帮助捎带邮政的信函和包裹,帮助分担成本。
大家知道,自古以来就有两国交战不斩信使的国际规则,这就是邮政政府行为的开端。有上千年历史的行业会死吗?正当我们苦苦思考的时候,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一个教授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主席办公室,送上了他的一本新书,书的名字叫《消失中的恐龙》。它详细地论证了邮政即将走向消亡的因果关系。
所以,在万国邮联1999年大会的一般性辩论上,大家通过反复的讨论,终于达成共识:传统的邮政业将会很快走向消亡。所以赶紧用我们送信、送报刊杂志的运能、运力,去做大做强我们的EMS物流公司,用我们丰富的邮政网点去做邮政储蓄银行。
从1999年到2019年,整整20年过去了,请问各位听友,你们现在还寄信吗?传统的邮政业务已经悄然无息地消亡了。正如凯文·凯利指出的那样,在过去的300多年,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替代了马车;互联网和手机,消灭了邮政的信函和相当一部分的平面媒体。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今天,一个新的技术正在诞生中,技术必将重构整个金融体系。这,就是区块链。如果我们仅仅把区块链看作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那么你将无法理解这场革命是如何到来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谈到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其说区块链是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我更愿意称之为互联网金融的底层技术。为此,大家可能对互联网公司是如何侵入到金融领域的话题比较感兴趣。我将在下一讲,以支付宝为例,为大家做进一步的分析。
谢谢你的收听。
谢谢吕教授
很赞
吕教授讲的非常棒
吕教授讲的太好了
说的很好,喜欢听
中国大陆。。。。
单日上芳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学习下
【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专业知识,侧重于通俗演绎,将一个又一个复杂而又晦涩、专业的区块链知识,通过一个又一个图示和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清楚,使读者轻松领会世界金融...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
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
这是一本关于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的“大部头”;这是一本诞生于1994年的关于社会进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它曾是《黑客帝国》主要演员的必读物之一;...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1]...
重新定义世界
《区块链+时代:从区块链1.0到3.0》把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讲述了以比特币等加密数字币为代表的区块链应用技术的前世今生以及区...
FSC智能链
区块链从15年火到18年,但是你却仍对区块链一知半解,本专辑来源于火币集团打造讲解的《区块链100问》,将抽象的区块链概念转化为100集轻松易懂的1分钟小音频...
昨天和银行业交流5G应用时,用到了吕教授这一讲中的观点和论点
,从梁冬讲坛中提前提炼出来了
银行业的同仁们当晚就开会进行相关工作部署
吕廷杰 回复 @Function_LIU: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