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60分妈妈:孩子的最佳起飞平台

25. 60分妈妈:孩子的最佳起飞平台

00:00
12:56

英国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说,妈妈做到good enough就可以了,不必做到perfect。

 

我最初把good enough翻译成“足够好的妈妈”,但这个翻译并没有传递出“不要太好的”意思,而且什么程度叫“足够”也不清楚;后来翻译成“刚刚好的妈妈”,似乎也不传神;最后倾向于翻译成“60分的妈妈”,这既表达了“够好”的、及格的意思,又清晰地“允许”了40分的“不好”。

 

这个翻译的推敲过程有点追求完美的意思,跟我们要讲的“去完美”有点不符。好在这只是对事,而不是对人。还有,以下内容的一小部分,前面已经提到过,这就不那么完美了,这也算我本人对“去完美”的一种践行。

 

我们先说说“完美”妈妈。


一、追求完美本身是人格脆弱的表现。这样的妈妈既不能承受自己的不完美,也不能承受孩子的不完美。她的超我过于严厉,所以使她随时处于害怕犯错误、害怕被批评的紧张之中。


如果犯了错误——其实这些错误对一个不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微不足道,她本能地倾向于把责任推卸给孩子,这样孩子就成为了她攻击的对象;当孩子“犯错误”(这个错误同样可能微不足道),她会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羞耻感被激活,就会使她加强对孩子的控制。


尤其当孩子处于1-4岁排便训练期时,要求完美的妈妈,非常大可能培养出一个有强迫倾向的孩子。

 

二、追求完美的妈妈向外呈现的,不是那个有“瑕疵”的、鲜活的自己,是一个被伪装的、虚假的自己,这使孩子无法通过妈妈的“镜影”看到真实的自己;


换个角度说,这样的妈妈眼里的孩子,也不是那个需要慢慢长大的“小人”,而是生下来就是“伟人”、“圣人”,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以后的一生有可能在寻找真正的自己——这个过程的具体表现可能是:用变得更糟糕来报复性地对抗妈妈对自己的完美要求。更糟糕包括各种心理疾病、心身疾病以及人际功能方面的障碍。

 

三、追求完美的妈妈,自然不会放心老公跟孩子的关系,这会使孩子从母婴二元关系向父-母-孩子的三元关系发展受阻,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化。这样的孩子可能一辈子纠缠在跟妈妈的关系中不能出来。

 

我们指的是心理上的纠缠,与空间距离没有关系。比如一个孩子上大学就去了美国,跟妈妈在物理空间上相隔万里,但Ta却像是“背着妈妈”远行的行者,身体虽在远方,关系却还是早年的关系;在满足妈妈的要求之前,ta无法发展其他的关系,也许永远无法发展健康的、不被妈妈影响的其他关系。

 

下面说说60分妈妈。


一、60分的妈妈自己已经放弃婴儿般的自恋。她不再需要通过自己的完美来得到他人的爱,因为她完全独立、能够“自给自足”。她能够面对自己的“瑕疵”,不会感到羞耻,所以她也能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会要求孩子完美来抵消自己的不完美导致的羞耻感。

当孩子处于放松的状态下,ta不会犯更多的错误,而会犯更少的错误。因为错误,经常是潜意识故意犯的,用以反抗他人对自己的过度控制。

 

二、60分的妈妈,有着最接近真实的自我,孩子在她面前也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在这样的妈妈的“镜影”下,孩子一开始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解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如何满足妈妈的要求之上,这也就避免了以后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真实的自己。

 

三、60分的妈妈,离100分的妈妈,所缺的那40分,有无穷无尽的妙处。我们这里说三个。

 

1、这个缺的40分,构成了所谓“母婴间隙”(这也是温尼科特的术语),就是母亲与孩子的距离的意思。这个间隙在孩子长大之后,就改名为自由。很多人认为,自由的价值高于爱情甚至生命本身。


反观没有这个间隙的孩子,会对“窒息性”的关系成瘾,他们成年后要么仍然处于跟父母的纠缠中,要么处于跟他人高浓度的冲突关系中;前面提到的支气管哮喘,还有迁延不愈的鼻炎,都是身处这种关系中产生的躯体症状:呼吸的不通畅,是心理不自由投射到呼吸系统的结果。

 

2、这个缺的40分,为他人的进入开了一个口子。他人可以父亲、老师、同学和朋友,孩子的世界从此变得天宽地阔,心灵也相应地变得浩瀚无边。40分的缺憾,原来不是缺憾,而是真正的完整与美好。

 

 反观100分妈妈的孩子,ta的世界只有一个人。临床上我们看到无数这样的情况,孩子长大后即使曾经有一段时间远走高飞了,但最终以疾病的方式回到了妈妈身边,那是因为ta想留在妈妈身边,直到两人相互打100分之后,才能够放心地去做自己。


这就是创伤。创伤之所以是创伤,是因为它使我们滞留在创伤发生的地方,那个地方有“完美的妈妈”在等着我们“回家”。

 

3、这个缺的40分,是科学、艺术等方面创造力的无穷无尽的源泉。它可以使我们用智力和想象力,去“制造”一个完美的妈妈。很显然,现实层面的完美妈妈,是对这个创造力的扼杀:创造力变成了对完美妈妈的否认,激活内疚感,在超我的监视下,创造力变成了罪恶本身。

 

顺便回答一下后台询问最多的问题之一:我们过度强调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了吗?


首先需要定一下标准:什么叫过分。我认为这要看目的,如果是以下的目的,那就过分了:

 

1、强调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如果是为了抱怨、指责和报复原生家庭,就过分了。这样的强调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是在证明自己此时此刻正在受原生家庭的重大影响。

 

2、强调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如果是为了逃避作为一个成年人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责任,就过分了。

 

我们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更多地是为了教育和警醒现在的孩子的父母、以及将要做父母的人。毕竟,治未病比治病重要。

 

后台第二个问题:性格跟人格有什么不同。在心理学领域,它们没什么不同;但在伦理学和社会学里面,它们有点不一样,人格具有道德元素,比如我们说某人没有人格,是在说ta不遵守基本的道德规则。

 

后台第三个问题:自我功能是什么。是一个人的各种能力,有人统计了,大概有26种,最基本的是四种:抽象能力、整合能力、现实功能和自我保护,英文首字缩写是AIRS。我们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最后,希望大家在后台给我留言,来自你们的“客体回应”,对我这个对着麦克风而不是对着活人说话人来说,非常重要。当然,事先要说抱歉:我不可能一一回复大家的提问;但你的提问一定会成为我惦记的一件事情,我可能在某个时候想起来、以某种不那么直接的方式做出回答。谢谢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79205yufe

    曾老师,看过您在bilibili的50讲视频,本来以为重复的,结果发现不一样,又学到了很多!感谢!

    听暖love 回复 @1379205yufe: 请问是什么视频呀

  • 18990036wwu

    虽然只有30节课。但我知道,需要多听几遍才能慢慢搞清楚,有些深奥的知识点或许仅凭30节都不够,所以期待你能多讲一些课,能帮助到我们有心里需求和成长的人

  • 18990036wwu

    曾老师,我很喜欢听你的课,期待能在音频里多听些你的课程,

  • 听友258315466

    孟子的妈妈是完美妈吗?

  • Alice澳洲双语读书会

    当孩子处于放松的状态下,ta不会犯更多的错误,而会犯更少的错误。因为错误,经常是潜意识故意犯的,用以反抗他人对自己的过度控制。

  • 1869215ducl

    “当孩子处于放松的状态下,ta不会犯更多的错误,而会犯更少的错误。”这里为什么强调放松状态?

  • sandy_77

    超我严厉的妈妈该如何改善呢? 如何做60分的妈妈让孩子内心自由呢?

  • 1398085hrrp

    喜欢曾老师的课 期待曾老师以后多多开课

  • 静静的稻子

    good enough 差不多得了 哈哈

  • 1381366fupr

    哦还有 曾老师,那60分妈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