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天生非此:你很好,你的孩子就会很好

4.1 天生非此:你很好,你的孩子就会很好

00:00
20:55

Part 1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热门话题:在哪一刻,你发现自己变得和爸妈一模一样?

 

答案可以说五花八门,有人说自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样子,有人说,忽然觉得自己开始像妈妈了,因为买起东西来斤斤计较,还有人说自己拿起酒杯就喝个没完,被妈妈说简直就是爸爸的翻版。

 

但有趣的是,评论里大多数人,说到的都是自己像父母的那些缺点。

 

这些人都还远没到父母的年纪,大部分 20 出头的年轻人,年纪大点的,好像也不超过 35 岁。那为什么大家都害怕活出父母的缺点,却越活越像父母呢?

 

怎么做,我们才能摆脱这些我们不想要的缺点,并且让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活出他们自己,不要完全成为我们缺点的「复印件」?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天生非此》,讲的就是我们做父母的,怎么样才能尽量不让原生家庭,给孩子带去不好的影响。

 

会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孩子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被原生家庭影响,变得和父母「很像」的?

 

第二,想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第三,具体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减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给孩子积极健康的环境?

 

Part 2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来说说,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就变得和父母一样了呢?

 

这本书告诉我们,是因为生存的本能。

 

在孩子还是小婴儿的时候,他什么都不会,只能依赖父母给他吃,给他穿,给他拥抱,给他爱抚。所以,孩子本能地就知道必须赢得父母的关注,迎合父母,才能够保证自己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资源,才能保证自己能活下去。

 

举个例子,我家有个亲戚是二胎家庭,两个儿子,妈妈经常教育儿子说,你是老大,凡事要让着弟弟。所以这个哥哥从小到大都特别会照顾人,有时候,就算自己不愿意,他也会委屈自己,让着别人。你说这是孩子本能的性格呢,还是为了讨好顺应父母养成的惯性?

 

除了乖巧,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易被发觉的。

 

比如,我女儿小时候,逢人多的场合就会畏缩,我总是鼓励她甚至是有点强迫她去放开自己,跟别人互动。但我有一个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再也没有去强迫我女儿社交。

 

我朋友说:「我觉得你在人群里,就不是特别自在,只不过,磨练了这么多年,把真实的感受藏起来了。」

 

我瞬间就觉得,我女儿难道不就是我心内的一个外化的表现吗?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这种相似,可以是遗传,也可以是下意识地模仿。甚至会主动做出跟父母一样的行为,比如说培养和父母一样的兴趣,目的就是为了告诉父母,我和你们是一样的。

 

这还都是好的方面,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父母要是有什么不恰当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或者负面情绪,甚至是精神虐待,孩子同样也会接受,同样也会模仿。

 

如果我们自己本身就是消极悲观的人,对什么事都看不顺眼,爱发牢骚,爱抱怨,那我们的孩子也很可能会像我们那样,用同样的方式生活,这种悲观的情绪,会在生活当中不断进行重复、重演,甚至传给他的下一代。

 

所以,为人父母,尤其是我们这些 7080 后父母,最需要的就是主动地阻断那些坏的养育基因,而不是让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那么,一个人应该怎样摆脱、走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呢?书里给了两个步骤:


首先,给自己的原生家庭做一个会诊,找到问题的根源。

 

你可以这样做,准备一张纸,列出自己、爸爸、妈妈三个人的心理特征,每个人分别列举五项积极的和五项消极的,比如乐观还是悲观、爱指责别人还是比较宽容等等,然后逐条进行对比。自己哪些心理特征和父母相似?哪些又是自己特有的?

 

接下来,想想父母对你的态度,他们说起你的时候,经常用哪些词语呢?有的爸妈,虽然对你要求严格,平时也不怎么夸你,但跟其它人说起你的时候,语气可骄傲了。

 

如果你有兄弟姐妹,也可以对比一下,父母对你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是更偏爱一点,还是更冷淡一些。

 

当然了,有时候仅仅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还不够,要想找到问题的根源,还要追溯到上一代,去了解父母的原生家庭,看看他们是不是也遇到过和我们一样的问题。

 

你可以跟你父母,或者家里亲戚聊聊天,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他们小时候是怎么被养大的?遭遇过什么样的伤痛?喜欢什么?

 

你很有可能会发现你童年的遭遇和父母出奇地相似,比如父母总是冷漠地指责你,那很可能他们小时候也被同样的对待过。

 

而且你也可以结合我们这次读书会当中选的另外一本《原生家庭》一起来解读,进一步去区分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具体做法在那一本书里会有。

  

找到了症结所在,第二步就是做出改变。

 

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知道了「原生家庭」这个理论以后,仿佛就恍然大悟「原来我这样,都怪我爸妈小时候没有照顾好我」,不断去抱怨「父母皆祸害」。

 

甚至有的人,还跑到父母那里去控诉父母,寻求他们的道歉或补偿。

 

我们寻找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不是让我们去寻仇的,而且,尤其在东方文化里,孝道多多少少都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抱怨父母,又会让我们充满自责,结果就是陷入一个死循环。

 

事实上,分析自己原生家庭,是为了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从而使我们自己做出改变。

 

这种改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就是学着理解父母。

 

在一个热播电视剧里面,有一段很动人的对白。电视剧里的爸爸因为偏爱家里的老大和老小,他就向二女儿道歉说:「爸爸我,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做得不好的地方,要请女儿原谅」。你看,有时候父母那些伤害了我们的行为,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你,而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怎么样去做一个好的父母,甚至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也受过同样的伤害。

 

其次,试着探索自己真实的性格,或者说想要的性格。

 

要记得,作为一个能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我们是可以塑造自己的性格的。

 

比如说,你觉得父母的养育方式让你变成了一个内向的人,那么你可以鼓励自己外向一点,多参加社团的活动、体育运动等等。如果你觉得父母的养育方式,让你变得喜欢讨好别人,不懂得拒绝,你也可以学着去说「不」,让自己活出你想要的样子。

 

其实,发现原生家庭对自己影响的那一刻,就是你觉察到自己的内心,开始走出阴影的那一刻。尽管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这些才是我们理解原生家庭的意义。

 

说到这儿,我想跟你分享一个 70 后爸爸的故事。

 

有一次我做了一个关于如何做父亲的工作坊。来参加的爸爸们,大部分都是被孩子妈妈强制要求来的,只有一个爸爸,是他自己主动报名参加的。

 

工作坊里,他跟现场所有的人分享了他的故事,他说:

 

「作为一个 70 后,我们这一代爸爸有一个问题,我们其实不是不爱孩子,而是想爱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做。孩子跟妈妈亲,跟爸爸不亲。

 

在孩子两岁之前,我每天回到家,妈妈、外婆、保姆都在,她们都在照顾孩子,我回家的任务就是刷刷美剧。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因为我小时候我爸也差不多是这样。

 

我现在都不习惯跟自己的父亲亲密,而且咱们的传统文化当中也讲究『只抱隔代人』。

 

有一段时间晚饭之后一起散步,我女儿很喜欢牵我的手或是拉着我的袖子。每次她一过来,我条件反射地就甩开她。

 

孩子很敏感,她说『我就是想拉你一下,抱你一下,你为什么这样?』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我需要改变,需要改变就需要学习。

 

我一学习才知道,想去爱孩子,光有什么人生观、价值观远远不够。尤其是,在我长大的过程当中,根本没有机会学习怎么表达爱。等我真的需要表达爱的时候,在细节上,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做。

 

幸运的是,我现在改得差不多了,但这个改变的过程,真的太痛苦了。」

 

这位父亲的讲述,让现场的每一位爸爸妈妈都非常触动。


借着这个爸爸的故事,我们就来说说,既然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如此巨大,那么作为父母,要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受那么多负面影响,得到健康的成长环境呢? 

 

首先是要给孩子「爱」的回应。

 

书里说了,父母的回应,能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孩子生命之初,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模糊的也是基础的认知。

 

那怎么给孩子爱的回应?

 

书里也说了两点:第一,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给他充分的回应。第二,是打造专属孩子的「父母时间」。

 

我们来说第一点「充分回应」。这里所说的回应,可不是说孩子饿了就喂,尿了就给他换尿布,而是说主动地满足他的情感需要。

 

比如宝宝哭闹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及时地抱起孩子抚摸安慰,而不是往他的嘴里塞一个奶嘴就拉倒;宝宝兴奋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着跟宝宝说话,带他探索周围的世界,也可以陪他做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跟他说「宝宝,你看,这是花,这是树叶」、「宝宝来,摸一摸这里」。

 

有人可能会说,这孩子还不会说话呢,能懂吗?事实上,回应的意义并不在于孩子能不能听得懂你说的话,是不是理解你的意思,而是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并且充满了爱的氛围。

 

其次就是我们要给孩子们留出「父母时间」。

 

具体说,你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专属彼此的专门的时间,问问孩子想做什么。如果你孩子已经大一点了,有主见了,你还可以让他列一个清单,比如说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去游乐园等等。

 

「父母时间」的关键是让孩子自己决定,因为只有当孩子觉得父母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时候,才会感到被爱。

 

所以,这时候请你放下手机,让他们充分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关注、支持、无条件的爱。


说完了爱孩子,我们再来说说教育和培养。这方面,书里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你很好,你的孩子就会很好。

 

作者提到,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份认同,给孩子在最开始的世界里,描绘出模糊的轮廓,让孩子对于外界,有了自己模糊的认识。这些朦胧的感觉会指引着他,慢慢地长成父母所期望的样子。

 

书里讲了一个波尔加家族的故事,这个家族里的爸爸是一个教育心理学家,平时喜欢国际象棋,妈妈从来不玩象棋。但你知道吗,这对夫妻最后把三个女儿都培养成了国际象棋大师。

 

爸爸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象棋变成了一种好玩的游戏。姐妹三个人在下象棋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来要做大师,也不觉得下象棋是在完成爸妈布置的任务。

 

她们只是觉得下棋是一件很好玩的事,赢得比赛是一种乐趣。

 

不得不说,这个爸爸果然是教育学专家,他非常明白,当父母不去强迫孩子下棋,孩子反而开始享受这个过程,这样一来,效果很好。

 

但再看看我们身边,我们很多爸妈,只自己的权威不断要求孩子。尤其是用这种「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强权去压迫孩子,让孩子顺从自己的命令。

 

比如说,孩子考了第一,就对孩子就特别热情,买好吃的,买礼物。孩子一旦成绩下降,就开始冷嘲热讽,甚至使用暴力。这就是在跟孩子说,你实现了我的期望,我就关心你,实现不了,你就得不到我的爱。这就叫有条件的爱。

 

再比如,有的爸妈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认真读书,不许玩游戏。而实际上自己呢,每天去打麻将,要不就是根本不看书、刷剧刷到深夜。还美其名曰:「我这么辛苦,不就是为了让你上个好学校吗?」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有多少概率会对终身学习有兴趣呢?

 

书里也举了知名的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的故事。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父母就希望他成为高尔夫球高手。逼迫他完美完成每一个球,不然母亲就会打他。

 

当他终于拿了冠军,赢得比赛之后,他对父亲说:「我们成功了!」

 

他为什么会说「我们」呢?这个词儿就暗暗传达出来:他完成的是父亲的愿望,而不是他自己的。

 

那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在父亲去世之后泰格伍兹就开始堕落,甚至酒驾,不仅高尔夫球的成绩下滑,人生也开始了下坡路。


除了自己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怎么跟孩子相处,也会影响孩子跟我们的关系。

 

比如,我们常常说有些孩子是「熊孩子」,因为他们调皮捣蛋、不听话,爱跟大人顶嘴,没礼貌等等。

 

面对「熊孩子」,有的父母是唠唠叨叨立规矩,有的父母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必须惩罚,孩子才知错。

 

对于这个问题,《天生非此》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思路:当你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问题。

 

这什么意思呢?

 

作者认为,父母处理孩子的问题时,通常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父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你会模仿自己的父母。比如,你小时候,妈妈生气忍不住摔东西,长大以后,如果你孩子不听话,你也会想通过摔东西来表达愤怒。

 

第二种模式,是孩子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人会退回到童年的状态,尽管你已经为人父母了,但其实还是在用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

 

曾经有过一个新闻,一个爸爸因为孩子不听话,觉得是妻子没有教育好,在家里大发雷霆,气得妻子直接报了警。

 

这个爸爸其实还停留在孩子模式,一旦遇上不顺心的事,就会像孩子一样,撒泼打滚耍赖,来发泄愤怒的情绪。

 

那事实上,当孩子真的出现问题,成人模式才是正确的模式。

 

作为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要求是你要能先懂得处理自己的情绪,冷静地观察分析周围的情况,再去寻找应对的办法,这就是所谓的成年人模式。

 

还是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女儿 3 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尝试着用指甲草染指甲,结果她十个手指头都染得黑黑的,她自己觉得特别棒,就兴冲冲地跑去阳台给爸爸看。

 

我在房间里就听到她爸爸大声说:哎呦,这什么这么脏,快洗手去。

 

爸爸话音还没落,女儿就眼含眼泪地回到我身边,扑到我怀里说:「爸爸让我洗掉!」

 

抱着小小的女儿,我脑子里有几个选择。比如说,冲到阳台,直接跟孩子他爸说「你怎么这么不理解孩子」,或者顺着女儿的话说「这个臭爸爸,一点都不懂」。

 

但事实上我是这样女儿说的:「宝贝,爸爸没看出你是染的指甲,你委屈了。」女儿点点头,哭声渐弱。

 

我又说:「你说爸爸为什么没有看出来呢?你看,咱们染的时候,因为第一次没有经验,所以不光是指甲,整个手指头都黑黑的,爸爸一看,肯定以为你摸了什么可怕的东西,才让你洗手吧。再加上你没来得及跟爸爸解释,就委屈得说不出话了,是不是啊,宝宝?」

 

然后呢,我就陪着女儿回到阳台上,我跟她爸说:「你知道女儿手上这个颜色是哪来的吗?」爸爸好像有点意识到点什么,也说:「不知道啊,这什么呀?」

 

女儿这时候就小声说了:「是我和妈妈用指甲草染的。」爸爸赶紧说:「哦!是吗,那爸爸知道了。」

 

你看,在这个过程里面,我帮女儿分析了爸爸为什么会有最初的反应,从别人的反应分析自己的行为,女儿顺着对话的逻辑开始换位思考,又勇敢地向爸爸解释了自己,也学到了宽容。

 

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想女儿也会慢慢地用成熟的方式来处理。


Part 3


讲到这儿,《天生非此》这本书也差不多讲完了。我们再来梳理一下:

 

首先,为了生存,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从好的方面说,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从不好的方面说,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很有可能在代际之间传递。

 

其次,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前提。

 

第三,为人父母,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给孩子足够的爱的回应,和孩子有专属于彼此的时间。同时,也要做好榜样,给孩子设立正确的期望。

 

 

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非常让我有感触,他说:

 

「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这句话跟《天生非此》这本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放在今天,仍然能给我们为人父母很大的启发。

 

希望我们都能够成为孩子好的榜样,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跟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这本书就说到这,我是李小萌,感谢你收听我的妈妈读书会。

 

欢迎你在课程下方的笔记区和我交流你的读书心得,让我们一起成长,做不焦虑的爸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82162iodt

    下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