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有姿有势有智识

姿势:有姿有势有智识

00:00
04:46
1.身体姿势
比起口头语言来,身体姿势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因为身体姿势受人的情绪、感觉、兴趣的支配和驱使,是内心状态的外部表现。著名人类学家霍尔教授告诫人们: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够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并且能够在不同场合中正确使用这种信号。
一个人对他人所持的态度,往往反映在他的姿势上。比如,赞同的人大多翘着二郎腿,一副自信的样子;而反对的人双手抱胸,大有不甘退让之势;保持中立的人,既有翘腿而坐,又双手抱胸,如果有谁突然改变了姿势,很有可能表明他改变了原来的立场。
当然,我们说姿势表现一个人的心理意图,并不意味着每一种姿势都一一对应地反映他人每一种心理活动的具体内容。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不仅微妙,而且多样化。因此,所谓姿势它反映的只是多种多样的心理活动的一个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人们内心的情感、情绪,或者是限制心理活动的基本倾向。
一般而言,以下四种姿势在日常交际中最为常见:
(1)象征性姿势,可以直接表达思想
  这种姿势具有语言表达的功效,可以直接表达思想。在听者听不见讲话者说话的情况下,经常通过姿势而不通过言语来进行,这同运用词汇具有一样的功效。例如地勤人员用来引导滑行飞机进入指定位置的姿势,交警指挥车辆有条不紊地前进的姿势,等等。
   (2)说明性姿势,主要起补充和润色作用
这种姿势往往伴随语言,用来对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进行补充和润色。如脖子下缩,双臂紧抱,说“我快要冻死了”。这些伴随语言的动作就是说明性姿势。
(3)感情性姿势,可以隐藏真实感情
这种姿势可能是有意识的,也有可能是伪装出来的不真实感情。例如:年轻的新娘打开礼物时本来并不惊讶,虽然她早就知道里面包的是什么东西。但在一般情况下,感情姿势表露的大多是我们当时真实感情的反映。感情姿势可以伴随言语,也可以不伴随言语而单独出现。
(4)调整性姿势,有可能是无意识的
讲话者伴随言语做出点头、摇头等动作,告诉听者何时保持安静,注意倾听,或何时可以插话等。听者方面的调整性姿势则表示请讲话者论证、重复、继续、加快、讲得更生动些,或允许听者插话等等。人们往往并非清楚地意识到在运用这种姿势,例如很多人都无意识地边点头边发出“嗯,嗯”的声音。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如果你发觉对方的姿势显得别扭和可笑,那么,此时他内心的情绪一定与他所表现的姿势不相吻合。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你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竭力地表现着。这些表现,除了表情和动作等外,很重要的是身体姿势的功劳。它会使对方准备听你说话或是不想听说话,使人对你产生敬意或是产生反感。所以,在说话之前,就要注意你的姿势。比如坐着突然站起来,或者把座位向对方移近一点,或者突然来个不寻常的姿势,只要做得自然,做得得体,对表达思想都有一定的帮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