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10章讲解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10章讲解解读

00:00
09:48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tuán)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修除玄监,能无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合,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将肉体和精神合在一起,能不能不分离?

欲望要和身体相匹配 ,将欲望放下,达到形神统一的状态,这是老子对领导者的要求。

一个组织和企业也应该达到形神一致,每个人减少欲望,踏实工作。

对于个人的健康和心灵的修炼来说,也应达到形神合一的理想状态,做事的时候应该更加专注。

以今天的早餐为起点,从吃饭开始修炼专注!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抟:聚拢。将精气聚拢以致温柔祥和,能否像婴儿一样纯净呢?

婴儿的心是非常纯净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持“初心”。

这里还是教领导者减少自我欲望,少捞取。

保持童心,也是养生的好方法。

 

修除玄监(乙本),能无疵乎?

清除心中的杂念,能不能做到没有瑕疵呢?

心中毫无杂念的境界是需要通过修炼内心来达成的。

平时就要养成习惯,修炼自我。

 

爱民活(帛书乙本:栝)国,能毋以智乎? 

爱百姓,让他们活得好,能不能不用心机权谋呢?

领导者放下欲望后,不与大家争利,大家就会安心于本分工作,这时只需要制定规则就好了。

不靠心机去管理的领导,才是高明的领导。

 

天门启合,能为雌乎? 

阴阳变化之间,给我们呈现了各种机遇,能否保持安静的状态,不要主动去索取呢?

(又解为:意念和感官与外界变化的接触,能保持宁静的状态吗?)

庄子也有一段关于天门的说法: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

“雌”比喻安静的状态。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知”通“智”。

让你的恩惠到达四方,能不能不用心机权谋,保持不留痕迹的状态呢?

像太阳一样,默默地自然施予,不带目的性,不特意等待回报。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天之道”生养万物,保护万物,生养万物但不占有,推动万物生长但是不主宰万物,这就是深远的德行。

我们要从国学中不断学习道德,修养自身,向“天之道”靠近。

 

【解析】
本章从修身之道,讲到治国之道,从“载营魄抱一”到“明白四达”,境界是逐步提高的。“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我之德与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并透过六个问句,把道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作了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要求。从字面上看,每句的后半句,似乎都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认为,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使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保持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淡定,摒除妄念,懂得遵循自然规律,提高自身修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爱民活国”。

 

【引申】
丙吉,字少卿,西汉大臣。他虽然为法吏出身,但为政宽大,与当时那些酷吏极为不同。他保护汉宣帝,为后来的汉室中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为人低调,从不居功自傲,福荫子孙,后代数世封候。丙吉年轻时研究律令,担任鲁国狱史,后来逐渐升迁为廷尉右监。因牵连罪案免职,回到州里做了从事。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蛊之案发生,丙吉被征召到朝廷,受命治理巫蛊于郡邸狱。当时酷吏横行,尤其是江充等人严刑酷法,将污诟、陷害他人作为自己向上爬的本钱。但丙吉对那些因为巫蛊案被牵连入狱的无辜罪犯十分同情,经常照顾他们,当时皇曾孙刘询(即汉宣帝)刚刚出生几个月,受卫太子刘据之案牵连被关在狱中。丙吉同情太子及刘询的无辜,挑选谨慎厚道的女囚徒,命令她们护养刘询,刘询多病,丙吉经常嘱咐养护他的乳母小心看护,还用私人财物供给他。丙吉处理巫蛊案件,连续多年不能结案。

 

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病重,汉武帝晚年相信术士,他病重时听望气之人称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便下令要使者分别登记监狱中关押的犯人,无论罪行轻重一律杀掉。使者夜晚到郡邸狱,丙吉听到了这一消息闭门拒绝使者进入,并说:“皇曾孙在,别的人无辜杀死都不可,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双方相持到天明,使者都不能进去,于是回去报告武帝,并弹劾丙吉。或许此时方知自己有曾孙在世的汉武帝也醒悟过来,说:“这是上天让这样做的吧。”因而大赦天下。郡邸狱的犯人也因武帝的大赦和丙吉的坚持而得以出狱。

 

后来,丙吉升任大将军长史,大将军霍光很看重他,调丙吉至朝中担任光禄大夫,汉昭帝驾崩后,没有继承人,大将军霍光派丙吉迎昌邑王刘贺即位,但刘贺荒淫无行,不守法度,最后刘贺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 ,就被以霍光为首的大臣废黜 。于是,丙吉向霍光陈述说,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在掖庭外百姓家,精通经术,很有才能,办事稳重又有礼节。霍光听后,便派宗亲刘德与丙吉到掖庭迎接刘询。刘询即位后,赐丙吉爵关内侯。丙吉为人极为低调,他绝口不谈以前对刘询的恩德,所以朝廷上几乎没有人能知道他的功劳,就连汉宣帝自己也是在亲政以后才知道丙吉对自己幼时的巨大恩惠的。那时,掖庭宫婢女中有个名则的让她丈夫上书,陈述曾经有护养刘询的功劳。奏章下给掖庭令考问,则的供辞说当时丙吉知道情况。掖廷令把则带到御史府给丙吉看。丙吉认识,对则说:“你曾经犯过养皇曾孙不谨慎的过错,挨过板子,你哪里有功?独有渭城的胡组、淮阳的郭征卿有恩罢了。”丙吉分别上奏胡组、郭征卿供养曾孙的劳苦情况。宣帝诏令丙吉寻找这两个人,她们已经死了,其子孙都受到厚赏。汉宣帝下诏免去则的奴婢身份为庶人,赏钱十万。

 

刘询亲自问丙吉,这才知丙吉对自己有旧恩。汉宣帝认为丙吉很厚道,便下诏说:“朕低微时,御史大夫丙吉对朕有旧恩,他的德行很美。《诗经》说过,无德不报。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准备封侯时,丙吉病重,刘询担心丙吉一病不起,准备派人加绶封地,赶到他活着的时候。太子太傅夏侯胜说:“这个人不会死的。臣听说有阴德的人,一定享受他的快乐并影响到子孙。现在丙吉还没有得到报答就病得很重,但一定不会致命。”后来丙吉果然病好了。丙吉上书坚决谢绝封侯,陈述不应凭空名受赏。刘询回答说:“朕封您,不是空名,而您上书归还侯印,是显示朕不道德啊。当今天下太平,您还是集中精神,少思虑,延医吃药,自己保重。”

 

丞相魏相去世后,丙吉接替魏相担任丞相。他虽然是从狱法小吏做起的,但却崇尚宽厚,喜欢礼让,身边的人有了过错从不深究。

 

当时很多功臣如霍光,自己死后子孙后代大多骄奢淫逸,随之家破人亡。但丙吉的后代因为他的恩泽余荫,爵位失而复得,长久传递,直到王莽之时才断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思宇_vu

    点赞

  • 历史伟人

    点赞

  • 华阳贞逸

    不着调

  • 执著因为我无知

    像读文章一样

    大源宝Bear 回复 @静娇66127573158: 果然是爱读书之人

  • 大源宝Bear

    当学习心得分享还是很赞的 科技给了所有人平等的平台,专家能在百家讲坛讲道,我们老百姓也可以在喜马拉雅讲道

  • 平平_67

    心无杂念,无私奉献,无我利他。

  • 静娇66127573158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