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17章讲解解读帛书版

老子道德经第17章讲解解读帛书版

00:00
03:37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这里讲的管理者的四种境界:

太上,下知有之; 具有最高的管理境界的人,所管理的人仅仅知道有这个领导者而已,但是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高明的管理者已经制定好制度,隐身于背后,让系统自动运转,让大家的自觉地去执行。

 

其次,亲誉之:其次的境界,是下面的人都亲近,赞美这个领导者。

当领导者可以隐身到背后时,才是领导的最高境界。

 

其次,畏之:再次的境界,是下面的人都畏惧这个领导者。

前面三种领导层次,也分代表了“道”、“德”、法”三个层面。

 

其下,侮之:最低层的境界,是被领导的人轻蔑,侮辱这个领导者。

领导者不讲道德法,没有取信于被管理者,被管理者就不会再信任您。

 

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拥有最高境界的领导者,非常谨慎,每句话都很重要,不会滥用言语。完成了工作,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隐身于背后,绝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真正的“无为”——制定规则,打造系统,让人,事,物在这个系统中按照天之道自动运转。

 

【解析】

老子在本章里将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他们分别是:太上、其次、再其次、最次。即最高级的是无为而治的合道之王;其次是立圣言、重信诺以召引天下之士的王道之王;再次是以强力征服天下,并以威严震慑人民的霸道之王;最次的则是群起而侮之的末路之王。

老子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根本不用费尽心力去治理百姓,他只需要按照”道“制定规则,然后自己隐身背后,放低自己,以身作则,不为自己的私利捞取。同时减少政令,朝令夕改只能让人民更加困苦,让百姓不知所从。在老子眼中,政府不是管理人民的权力机构,而只是调节人民、使人民顺从自然之道做事的工具。平时政府和人民各安其是,人民不需要知道统治者的存在。

 

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日: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可以说是对老子的“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描述。儒家讲以德治国,然而在老子眼中这仅仅是使百姓“亲之誉之”的,次一等的统治者;至于实行严刑峻法,令人民生畏的法家,则又次了一等;那些朝令夕改,毫无威信,使人民轻视的统治者则为最次的。

 

【引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并不是真正的毫无所为,相反,领导者要时刻关注社会的运转,对于违背“道”的政策应及时调整。

  

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可谓是“无所为”的典范。朱翊钧登基时有老师张居正辅佐,还没什么太大的过失,等张居正过世后,他就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竟然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他这样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因此使一个好好的大明江山逐渐滑向了衰落、崩溃的深渊。

 

可见,学习老子的治国为政之道,它最大的前提就是得“道”,即参悟透事物发展的规律,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如今社会需要什么政策。老子一切的治国、处世思想都是在对“道”的理解之后,得出来的。人们应看到事物发展的两面,放空自己,对自己“无为”,但是要立足于现实,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事、治世之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平平_67

    无为而治,是最高明的治国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