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哥新传考研:【传播学名解01 沉默的螺旋】

拖鞋哥新传考研:【传播学名解01 沉默的螺旋】

00:00
01:35

关注微信公众号【拖鞋哥新传考研】,回复【考研必胜】,送你一个【新传考研福利资料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奶盖儿呀

    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提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 钟钟学姐

    德国 诺伊曼 1974年《沉默的螺旋:舆论 我们的社会皮肤》 他认为舆论与大众媒体营造的意见气候有直接关系 大众传播的三个效果:共鸣 累积 遍在 内容:人们因害怕被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作用,即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就积极参与,如果看到自己站在少数人那边会保持沉默或放弃原来看法。 结果:主流意见越来越强,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越来越弱,从而形成螺旋效果。

  • 泌子

    这个没有文字吗,只有语音? 如果像音乐那样有歌词就更完美了。

    早小兽 回复 @泌子: 有书,PDF

  • 你好我是个胖子

    名词解释 300字左右,由该名词的提出者,提出时间,刊载位置,关联人物,加概念,内容以及评价组成。 沉默的螺旋 德国学者诺依曼1974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提出,认为舆论与大众媒体营造的意见气候有直接的关系。 大众传播有共鸣效果,累积效果,遍在效果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是大众媒体为公众营造的意见气候。而大众由于惧怕被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作用,即看到赞同的观点就积极参与,如果看到自己站在少数人这边就会对观点保持沉默或者放弃原有的看法。这样导致被误认为是主流的观点越来越强,而少数人的观点越来越弱,形成所谓的螺旋效果。

  • 大可儿Yeah

    沉默的螺旋是德国学者诺依曼在1974年提出,后又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概论出的理论,他认为舆论与大众媒体营造的意见气候有着直接的关系。大众传播具有共鸣效果,累积效果,遍在效果这三个特点,使得大众媒体为公众营造了一个意见气候,而人们惧怕被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作用,即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就会积极参与,如果看到自己站在少数人的一边则会保持沉默,或者放弃原有看法。因此,社会环境中的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而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越来越弱,逐渐形成了螺旋效果

  • 听友134867191

    这个不是1974年首次提出,1980年在那本书系统阐述的么…

  • 听友58392198

    错了吧,1974年是在《传播学刊》首次提出,1980年才是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系统阐述的。

  • 13_ycnas

    沉默的螺旋德国诺依曼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大众媒体为公众营造意见气候赞同参与反向沉默被螺旋效果

  • 米饭同学不能放弃治疗

    这也太棒了

    拖鞋哥新传考研 回复 @米饭同学不能放弃治疗: 晚安

  • 听友105235369

    德国坐着诺伊曼 1947与意见气候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