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运营必备:如何培养数据意识

高阶运营必备:如何培养数据意识

00:00
11:07

在我们这门课的听众微信群里,我们做过调研,大家想了解数据驱动运营的东西。但事实上根据你所在公司的数据驱动程度不同、行业属性不同,这块在线下都非常难讲,更别说是没有ppt的音频模式。所以我打算讲讲如何去培养数据意识。想更深入学习的可以关注我的线下课或者线上训练营。


就像我们经常说网感,或者说商业sense一样,数据也是一种感觉一种sense。这种sense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首先,多看数据,身处场景找感觉。

很多人因为在初创公司,没有场景,也没看过一些数据后台,数据可视化面板,所以连有哪些数据指标、维度都不知道, 更别说用这些素材来炒一桌菜了。

你的业务搭建在哪里,就在哪里找数据。比如你的业务很简单,就是微信群+公众号+有赞,那么你看公众号、有赞后台的数据,在加个小u管家来统计群内数据就可以了;如果你的业务在微博+淘宝,那就看微博后台加淘宝卖家才能订购的生意参谋就行了。

如果你做知识付费,喜马拉雅、千聊的后台数据也够你做一些分析。

如果你是独立开发的网站或app,可以订购Growing IO、友盟等第三方数据平台采集及分析数据。

另外比较容易忽略的是行业里的大数据,如何将一些开放的大数据为我所用。我会重点讲讲。

互联网行业里的大数据大部分都掌握在了BAT手里,有一部分是开放给对外使用的。

百度有搜索方面的大数据,其中百度指数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在网页上可以搜到。百度指数是以百度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享平台。在这里,你可以研究关键词搜索趋势、洞察网民需求变化、监测媒体舆情趋势、定位数字消费者特征。

举个应用的例子,比如我是一家做亲子旅行的公司,我想做针对小朋友及家庭的秋游活动。但是整个9月-10月都是秋游的时间范围,什么时候做最好呢?去跟幼儿园、妈妈们调研是个效率很低的方法。那我就可以在百度指数上搜索下,“秋游”这个词,会发现近三年的结果都告诉我们,10月第三周是个高峰,9月的第三周是一个次高峰。那我们的活动可以在9月初开始宣传,做成持续一个月包含两个峰值的系列活动,也可以只做10月那次。


再来说腾讯,腾讯有社交方面的大数据,其中微信指数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在微信上可以搜到这个小程序。微信指数显示的热度来源于对微信搜索、公众号文章以及朋友圈公开转发文章形成的综合分析。比如同一时间上映的电影,我可以搜索看看哪一部在微信里引发的关注更高,如果一个新媒体小编或者内容运营要写影评、追热点就可以参考。


再来看看阿里。它有交易和支付方面的大数据,其中阿里指数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生意参谋是仅淘宝商家付费开通的数据后台。通过阿里指数,媒体、市场研究员等人可以从这里获取以阿里电商数据为核心的地域和行业角度指数化的数据分析。已上线区域指数和行业指数两个功能:

l   区域指数:可以看到两个地区之间的交易发展、贸易往来、商品概况、人群特征。比如我从浙江回到四川,可能想了解两地的经济往来情况,浙江卖到四川哪些东西,四川卖到浙江哪些东西。

l   行业指数:从行业角度解读交易发展、地区发展、商品概况、人群特征。比如我能看到婚纱/旗袍/礼服行业里热门搜索词及涨跌幅,我搜的时候正值年会期间,所以晚礼服、礼服裙增长快。还能看到哪些地方的人买得多,哪些地方的人卖得多,买家和卖家的基本画像。

其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商机,帮助决策。


除了BAT的这三个比较常用且免费的大数据产品外,常用的还有:

查看APP排行:ASO100  https://aso100.com/rank

查看公众号排行:新榜https://www.newrank.cn

小程序排行:阿拉丁

短视频排行:卡思数据


二、生活中对自己刻意训练,用数据说话,不盲目相信数据结论,多问为什么。

日常中其实有很多小方法小细节:

①   趣味数字竞猜。比如团队在电商大促前猜猜交易峰值,产品上线后猜猜日活和交易额,爆款是哪个,猜得最准的有奖励,并且要他说说是根据什么逻辑来推测的,往往会有奇思妙想出来哦,团队凝聚力也会加强!


②   用数据做一些实用小物件。把枯燥难消化的数据融入到场景中、日常中,一点点渗透吸收,就更容易记住。把去掉敏感、机密的数据,又经常会用到的一些结论,比如用户画像, 用户行为数据,制作成海报、日历,或随手能翻阅的小册子,让运营人员随时能用。因为有的时候要运营因为一个小知识点去取历史数据做分析,他可能会因为懒而放弃掉,转而拍脑袋。我们可以降低他们获取这些知识点的难度。之前我所在的飞猪,就做了一本小册子,包括用户的特征和分酒店、度假、门票用户的查询和购买行为,快被我翻烂了,在做活动时能帮我做一些决策,非常好用。


③时时刻刻用数据说话。随时约束自己,在会议时、邮件里、报告里能用具体数字的就不用模糊数字,包括“很多”、”很大“、”不少“、“很小”等词。学着把一些定性的描述数据化,比如“经常参与内部分享“变成”一月参与两次内部分享“,把”品牌变得更时尚化“变成”客单价提升X%“、”招募X位时尚达人“、”获得X家时尚媒体报道“等等。


④看到任何数据时,不要第一眼就下结论或者轻易相信,多问问自己背后是什么情况造成的,有没有其他的解读方法。一个绝对值是没有意义的,要去看同比、环比的数字,另外跟大盘比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虽然涨了20%,但行业大盘涨了30%,你隐藏后面这点的话,就会给人一种你们的业务欣欣向荣的假象,但跑赢大盘才是真正的进步,否则进也是退。另外有的行业有季节因素、有异常点存在,也是需要剔除来考虑的,比如旅游黄金周、双11,你把它们拿来当普通数据求和求平均,就不合理,可能掩埋一些问题。


最后,我讲讲如何用数据做具有传播性的内容

我有天猫市场部的工作经历,所以在数据用于运营之外,我多了一个视角,数据如何运用在品牌传播上。

举个例子,马云在一次会上说,阿里有些特别逗的数据,全国哪个省的女孩胸最大我们都知道,最大的是新疆,最小的是浙江。获得了媒体疯狂传播。

其实要获得这个数据很简单,但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想到作为一个传播素材呢?我觉得是擅长数据的人和擅长传播的人通常是两拨不同的人,但是一结合,效果会很好。

再举个例子,2017年“双11”购物狂欢节之前,“花季少女自爆双11购物单,第一单竟是防脱发产品”成了网络热门话题。同期,阿里健康发布“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报告显示,在阿里零售平台购买植发、护发产品的消费者中,90后以36.1%的占比,即将赶超38.5%占比的80后,成为拥有脱发烦恼的主力军。于是乎,身边一帮90后小盆友开始自嘲,表示今年双11要囤防脱洗发水了。

这算是双11造势期间一个很好的话题营销。


“支付宝年度账单”也是很棒的数据用于传播的案例。每年年底大家都惦记着支付宝改出这个账单了,花费虽然很扎心,但是总忍不住分享朋友圈。


以上的案例背后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某些人群的洞察,比如支付宝账单的火在于人们爱炫耀(不管是炫富还是哭穷),胸大胸小的地区的火在于人们的窥私心,90后脱发的火在于90后乐于自黑。有了这些洞察后,提取数据并不难,会成为独家的第一手的传播素材,快去看看你家的数据里藏着什么有趣的秘密。可能你躺在数据的金矿上不自知呢!

 


马云在一次会议上讲了一个段子,“西湖边有个乞丐,面前放的不是钵不是碗,而是一个收款二维码”。一个乞丐的数据化运营之路开始了……


让我们展开想象,如果支付宝提供给乞丐向他转账的人的地理位置、时间分布、人群画像等,这个乞丐可以优化自己的排班,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高的收入,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呢


你看,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乞丐还是白领,数据的应用就在我们身边,重要的是要有数据思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735359snqg

    很喜欢小马鱼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