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需要什么样的人?

互联网大厂需要什么样的人?

00:00
08:46

很多同学向往进入互联网大厂。我的前两份工作都在大厂,先是携程,再是阿里。确实这个开端对我的职业生涯非常有帮助。


近年来,通过招聘网站的统计显示,互联网名企的薪资已经超过我刚大学毕业那会儿让人羡慕的投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知名外企联合利华、宝洁这些明星公司。进大厂就好像搭上了一艘顺风行驶的巨轮,一年当别人两年的成长速度,是让身价翻倍的好路子,但竞争激烈,要求很高,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来看看大厂的一些基本选人用人标准,提前准备,说不定还是有希望的。


首先是硬性技能方面,要满足企业的需求。不同岗位的基础要求都不一样,在JD也就是岗位描述上都会很清楚的写出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大家可以去匹配,针对性的去完善自己。不打无准备的仗。

其次是一些软技能,包括思维方式,以及个人特质等。因为显露在表层看得到的工作业绩只代表过去,这些业绩可能是由于当时的环境决定的,并不能表示换个环境、换个产品也能做好。软能力中就包括目标导向,结构化思维,思考与学习能力等。


当然每家公司根据其企业文化和所处的阶段,就算都是互联网大厂,也各有对人不同的要求。我就遇到几位同学跟我说,他们能拿到很好的世界500强的offer,但就是进不了BAT,也有人说能拿到腾讯的offer,但就是进不了阿里巴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阿里有自己独特的选人用人观。从阿里首席人才官彭蕾女士的演讲里,我们能一窥究竟。归纳起来,四个词。

第一个, 聪明。智商和情商皆高。智商比较好理解,就是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悟性。情商是需要他很open,很容易走进别人的内心,去感同身受,用合适的方式去跟别人建立连接。这两点合起来,我觉得跟“灵气”差不多。

第二个, 皮实。拥有强大的内心。反义词就是“玻璃心”。不管别人怎么赞扬你也好,羞辱你也好,你内心是笃定的,无论是捧你还是打你,外界的状况都不会伤你。有我们古人说的“宠辱不惊”的感觉。

第三个, 乐观。在充分客观理性地了解当下真实情况之后,仍然充满了好奇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我看到能长久留在阿里并且甘之如饴的人身上就有这样的品行,对公司对项目对团队有着历久弥新的心态。既然都已经这么苦了,这是客观不可改变的,为啥不开心点呢?

最后一个词,自省。阿里有很多天之骄子,比如从行业里面挖过来的人,他们以前手下管几十上百号人,但是来了阿里后很多事儿要重新开始学,甚至跟刚毕业几年的基础员工做一样的事儿,有的事儿还要请教比自己层级低的人。有的人会做得很好,不提当年勇,默默吸收学习新的东西。我觉得这样的人就是有自省能力的人。


阿里的岗位招聘是有窗口期的,就是说,如果你觊觎的是它新立的一个项目,必定就有大量的head count(人员编制),进入的机会就更大。比如我在2011年从携程跳槽到阿里,那时的携程对于飞猪来说就是行业巨头,但是当团队组起来后,阿里系的公司发展速度是远远快于同行,所以,如果我晚三年才决定跳槽,可能根本就进不去了。

2015年开始,阿里就只从行业里挖专家、总监级别的人了,定级在P7及以上。如果你对阿里的岗位感兴趣,可以关注下它在布局哪些行业,比如阿里近年来就先后在物流(菜鸟)、健康(阿里健康)、影业(阿里影业)、移动办公(钉钉)、二手闲置交易(闲鱼)、新零售(盒马鲜生)等业务版块上发力。很多垂直行业里的人才通过这个契机跳到阿里,原本的技能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职业生涯上了一个台阶。


事实上传统行业人员转型做互联网运营是很有希望的。因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水电气煤一样的基础设施,必须和实体行业结合才能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目前看来,有5年以上线下零售行业经验的人比脚不沾泥的纯种互联网人更有机会进入阿里。


我就认识一个从线下花木行业成功跳槽到淘宝鲜花园艺类目做运营的同学,他有线上同事不可比拟的优势。据他描述,电商小二更多是根据数据来判断,但行业内的细分市场机会可能被错过或滞后被看到,他则可以更敏感地来判断并引导培育市场成长。他做了一些完全在我们线上运营知识范畴以外的事儿,比如预判多肉植物是个成长空间很大的细分类目,从原有的绿植中拆出来,精准运营;比如对蓝色妖姬玫瑰种苗、蓝色蝴蝶兰等现实不存在的植物品种进行查杀,对种子种球和果树类目进行资质准入;挖掘更多的细分市场,如园艺培训、园艺空间服务等。这些事儿是原先只懂电商的运营人员想都想不到的。



那大厂就一定比小厂好吗?有的同学手握两个offer,很难选择。我的建议是:不要一味追求大公司,关键看自己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我们有两条需要去提升的能力曲线。第一条曲线叫技能曲线,比如熟悉内容、用户、活动等各个运营模块。第一条曲线在开始的时候上升很快,两三年就会进入一个瓶颈期,这时候就要着重去发展第二条曲线,思维认知曲线。如果你正处在第一阶段,最好是找家大厂,系统的学习,提升各方面技能。而假如已经处于第一条曲线的尾端,就应该找到那种可以独立牵头去负责一个业务模块的机会,让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商业。

所以最好的成长路径是去大公司习得过硬的本领,去有发展潜力的小公司操盘。


那么问题又来了,现在互联网行业高手云集,想要进入高速发展的大厂难度很大,机会稀缺。我也想告诉大家,大厂不是唯一的出路,人生还有很多选择。比如选择在垂直细分领域领先的有潜力的公司,在风口刮来之前先积蓄力量。风口是很难去追的,不是说你昨天在房地产行业赚了钱,今天看到房地产不行了,想转就能转。


互联网渗透进垂直细分领域,催生出很多小而美的“互联网+”公司,想想自己是否对某个垂直细分领域特别感兴趣,有天赋,缩小范围,找与自己契合的公司。比如我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和器物,呆过一家创业公司东家,是匠人手工艺品电商平台。他们的运营要求懂茶器、汉服、珠宝、文房,收藏拍卖,至少一样,吸引了线下一批文创、艺术品行业的人过来。这些同学将自己原先的积累互联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无论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要保持学习的状态,因为稳定只是相对的,应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淘汰。

未来,最有竞争力的活法是做自己,用天赋在热爱的领域努力玩,一切纷至沓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