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肢体语言】用身体来演讲比只用嘴巴说高明

06【肢体语言】用身体来演讲比只用嘴巴说高明

00:00
14:05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老虎老师宋晓阳,欢迎来到《如何成为职场表达高手》。


这节课我来和大家聊一聊肢体语言,你一定会说,说话不是用嘴巴吗,难道身体也会说话吗?说的没错,身体也会说话。从播音专业角度有很多的学术名词,副语言、体态语或者是肢体语言。为了让大家好理解,老虎老师觉得肢体语言最合适。


其实运用身体动作进行交流,是一门特别有意思的学科,被称之为肢体行为学。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雷﹒柏威斯特曾经统计过,身体工作可以发出70多万个身体符号。


那么什么是肢体语言呢?简单来说,肢体语言就是指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比如我们去银行办事,工作人员一边说话一边告诉我们如何使用一些自助设备,如果工作人员嘴巴里介绍着,但是眼睛不抬,使劲敲打着设备的屏幕,一副爱搭不惜理的样子,你心里一定不高兴。是因为你感受到了他的态度,而传递态度的是他的肢体语言。


那么在职场上公开讲话的时候,肢体语言怎么使用才是正确的?老虎老师今天以公开讲话的这个场景作为切入点,从手势、眼神、身姿和步伐四方面,帮你克服公开讲话的“晾晒感”,教你聪明地使用肢体语言,学会用身体来做演讲。


好,第一个要克服孤立感。一般来说公开讲话都是站着说话,你会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台上,或者是一个人站在稍微远离大家的地方,这时候你会发现整个人都不好了,你整个人都暴露在外面了,被很多人死盯盯地看着,一定会不知所措,肢体上表现的很不自然,就会变得更加明显了。那么与专业的主持人不同的是,普通人在大众面前露脸的机会不多,更不要说大场合了。事实上所有的人在公众面前行为举止想要得体,都需要经历从不自然到落落大方这个过程。


我们播音专业的同学经常去参加主持人大赛,老虎老师也经常跟自己的虎崽说,专业提升是参加大赛的一个目的。那么其实我在人才培养上还希望大家在大赛当中完成两个目标。


第一个就是心理素质的提升,俗话说就是得练胆,胆逐渐的越练越大,还有一个就是练习学生在大场合的肢体表现能力,从僵硬逐渐开始自然,到游刃有余的一个过程。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妙招有两个,一是争取在人多的时候多说话,硬着头皮你都得上,越是心里害怕越需要去做。其实很多事情你不去做,原因就是你总是把那个后果想象的特别严重,你在心理上过度恐惧了。很多人都会这样,因为我的学生也会这样,每当这个时候我会跟他说,战胜恐惧的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去做。


妙招二,在人前讲话的时候一定要录制下来,回来自己复盘,也可以找身边表达好的朋友帮忙瞧一瞧,你的肢体自然不自然。


我们来说一下第二步——肢体表达法。如果想用身体为自己的公开讲话助力,手势要用好,身姿要挺拔,眼神要坚定,度不有讲究。这四方面的肢体表达来提升你肢体语言的表现力。


手势要用好,生活中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定会使用到手势。老虎老师现在在录制课程的时候,虽然我前面没有人,但是由于我自己讲的内容,我也会用手势的。这些行为手势的作用是干嘛呢?为了配合我们所要说的话,在台上讲话,在众人面前说话,这手势到底怎么用呢?核心方法是大胆出,幅度大,不分心。


老虎老师之前辅导过一位汽车行业公司的大boss,这家公司在北京国际车展上要向全球首发三款新车,需要老虎老师帮助。这位boss设计一个肢体语言,比如说他走出来之后应该站在车的前部,是左前车门还是右后门,是手搭在车门上,还是把手放在什么地方。在我辅导之前,这位boss的动作幅度比较小,整个展示呢肢体语言都比较局促,就是不大方。于是老虎老师上台之后给他做了几个示范的动作,这其中最核心的方法其实就是大胆出手,而且动作幅度要大。


为什么要动作幅度大呢?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与人说话的时候都是近距离的,无论是出手的速度,还是动作的幅度都比较小。那么有些动作甚至还可以用其它的肢体行为来代替,比如说你召唤一个人过来,你可以用手召唤他,你可以用眼神,给他使眼神他也会来的,那么公开场合的表达如果还用生活当中的手势就显得极其不适合了。因为手势的幅度要大一些,在大场合你和观众或者是听众之间隔着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动作幅度小的话,人家根本就看不见,那个手势就好像粘在了你的身上,根本就不发挥作用。


在这里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其实手势不能分散观众对你所讲内容的注意力,你讲的内容是核心,手势是辅助。但是如果你手势过多又乱的话,完了对方光看你的手了,光看手语了,就不听你嘴巴里说的是什么了。不要因为是在舞台上讲话就使劲挥手,更不要把手自动拧在一起做麻花状。其实越是在意自己的手怎么用,你的手就不是你的手了。


接着,说完了手势,接下来说一下身体要挺拔。生活中,有的人走路容易驼背,有的女孩子走路容易送胯,还有的人站在那,你感觉马上这个人要塌掉。


身姿不挺拔的人在众人面前,你还没张嘴说话,形象就已经输掉一大半了。记得有一次在短训班上有个小伙子来上课,坐在那人就比较塌。那时候我其实就提醒他,我说那个你坐好了,当时他还有点不不以为然。结果上镜课的时候,老虎老师让他按照自己最初的设计讲了五分钟,演示结束之后,我把他叫过来在显示器里看回放,刚看不到30秒,他就大声喊起来“怎么会这样!”。他站在那演示的时候就感觉像一个括号。知道自己怎么样的生理状态是身体挺拔的状态,这个你要有一个肌肉记忆。


其实除了要找到身体挺拔的状态之外,你更重要的是一直保持这个状态。毕竟平时不正确的站姿已经习惯了,就正确的站姿一定会让你不舒服,对吧?你一定会觉得好累,站着站着你就又回到自己的舒适区去了。你要知道自己正确的站姿,而且要能够可以长时间的保持,这个很重要。


说完了手势、站姿,接下来眼神要坚定。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播音员、主持人的眼睛都好有戏,他们的眼睛会说话,在镜头前、话筒前他们的眼神都很有力,一位主持人如果眼神不会传情,那他的传播力就失去了一大半。


我的好朋友,央视的新闻主播文静在播报新闻的时候会让观众觉得她的大眼睛也在播报信息,其实这就是她眼神的力量,无论是愤怒,或者是喜悦还是思考,你都可以从她的眼睛里解读出来。


那么眼神中要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笃定的神情。公开讲话的时候,你说的都是实打实的事,如果你眼神飘离,漂浮不定,谁会相信你说的是真是呢?


那么怎么来练习眼神呢?用镜子来练习,镜子中看自己,你不是瞪眼睛看,你那不是说服人,你那是吓唬人去了。睁眼睛不是瞪眼睛,老虎老师今年新收的研究生,最近我们在上上镜课,就这个眼神的训练也是让几位虎崽大喊好难的,如何让眼睛有神,如何不出现眼神飘,这个问题具体又琐碎。


其实关于眼神的使用,然后老师经常说的就是什么,不要桃花潭水深千尺。一般主持人来说,一些戏精主播容易眼神过度表达,会出现演的情况。


可是对于一般人来说,不会是演示眼神,送不出来是主要的问题。这时候需要一些心法,你需要在内心给自己一个作用力,给自己一个具体的一个意念。其实,真实的情感是眼神最好的源泉,你心里特别想跟交流对象说的话,通常来说眼神一定是到位的。


最后一个是什么呢?是踱步有讲究。自从乔布斯在苹果新品发布会上来回溜溜哒哒的演讲之后,很多中国老板也开始溜达了。有的boss事先排演好了,上台之后你感觉他是一个AI在走路。还有的一只小手揣在牛仔裤里边,在舞台上来回晃悠。20分钟,微信步数一定超3000。


舞台上的公开讲话,你的定位要找好,你是以舞台左侧为主,还是以舞台右侧为主,不是说你不能往对面去,而是要有一个中心的核心区,这个是要明确的。一般来说一开始打招呼最好在舞台的中央,开始播放PPT的时候,你需要站在舞台的一侧。


好了,既然想溜达,咱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停呢?这要看你的PPT内容了。因为你在舞台上来回走,你是一个动态元素,PPT是一个静态元素,观众的注意力会自然的跟着动态元素走。


那如果PPT展示重要的内容,你在核心区来回溜达,就会妨碍观众看清楚看明白你的PPT。那么如果PPT展示的内容属于背景性质的,比如说一张大照片,这个大照片其实就仅仅是一个公司的大楼,或者是一个场景,那这时候你可以把PPT作为你的背景来使用,你去溜达也就没有关系了。


其实一边说一边加动作,说和做都要做的好,说话人的注意力分配其实是蛮关键的。对于一般人来说,公开讲话希望自己的肢体动作更洒脱一些,必须照着镜子录制视频来练习,否则你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最后,老虎老师有两句小提醒,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众人面前想要落落大方,这不是老虎老师今天跟你说,你需要得体大方你就可以做得到的对吧,这模特想要走出好看的猫步,也是一天800遍的走路练习出来的。所以如果事情可以演练的话,请同事帮忙拍摄,你最少需要20遍来训练自己上台下台以及公开讲话时的肢体呈现。


第二个小提醒是什么呢?排练预演只是为了熟悉动作,切忌僵化,肢体动作的演练是需要灵活的。如果你想把自己的手势演练成为一个程式化的舞蹈动作,那就太机械、太僵化了,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演练的目的是不生疏,万不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机械化地演出出来。


好啦,梳理一下老虎老师今天的内容。第一,不在心理上克服孤独感和“晾晒感”。那么肢体表达法这个核心环节当中,手势要用好,身姿要挺拔,眼神要坚定踱步要讲究,这四方面的肢体表现力很重要。


本节课的作业是,自己做一个五分钟的月工作总结,请用手机录制下来,对照老虎老师今天讲授的内容,看看自己的肢体语言会说话不。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主播国洋

    战胜恐惧的有效方法:行动。学到了。

    老虎老师宋晓阳 回复 @主播国洋: 越怕越要做

  • 安迪000

  • 猴子0212

    老虎老师,我的眼神有点飘,日常也不自信。对照镜子练习,一天要多久,坚持多久可以改善。

    老虎老师宋晓阳 回复 @猴子0212: 这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是效果的问题,更是心理状态调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