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自我剖析:如何把“没办法”变成“有办法”

03 自我剖析:如何把“没办法”变成“有办法”

00:00
14:53

有人写信给我提问:

和同事朋友亲戚相处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没话可说,常常话题到我这里就结束了。有时候想到关心的话,不知道怎么开口。


没有非常亲近的朋友,联系得比较少。在众人眼里都没什么存在感。


常常觉得很孤单,心里有很多话,没有人可以说。

这样的问题,我几乎每天都可以收到。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看上去很容易。比如他说:「有时候想到关心的话,不知道怎么开口」。作为外人你会觉得:「直接开口啊,这有什么难的!」他说:「没有朋友,找不到人说话。」你觉得:「你真想找人说话,去找啊,约出来吃饭啊!」你替他着急。但是对他来讲真的很难,他说:「你不懂,我真的就是没办法开口。」


你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些关于「做不到」的想法,比如:工作中每次有一些新的挑战,总觉得自己肯定不行,往后退,看着身边能够积极进取的人,很羡慕。可是到我身上,我就会说:我做不到。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那么,挡在「做不到」和「能做到」之间的那堵墙到底在哪呢?它真的是能力的问题或者天赋的问题吗?不是,这堵墙,其实就在我们的头脑里。为了推倒这堵墙,你需要掌握一个思维工具。这个工具是一句六字真言,叫做:想法只是想法。


概念

我们上一期提到了认知三角。我们说,头脑中的想法对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其中,最常见的想法叫做自动化思维。


自动化思维,其实就是头脑中随时随地会产生的想法。有时候它是声音,有时候它是画面。当你听到这里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到底什么意思啊?我还是不太理解。」——哎,你头脑里的这个声音,就是这一刻你的自动化思维。


为什么叫自动化思维呢?自动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是说它很快,是自动触发的,另一层意思是说,它是一个不自觉的判断,跳过了大脑的有意识的过程,做出来的判断。


心理学家卡尼曼把人的思维系统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叫快系统,一个叫慢系统。你在晚上看到一条弯弯的东西,你的第一反应是:是一条蛇吗?这个反应很快,它属于快系统。你第一时间就要躲开。紧接着你才开始观察它,会不会动?具体长什么样子?然后你才发现,它不是蛇,是一段绳子。这个反应是后面出来的,它是一个理性判断的过程,属于慢系统。两种系统有各自的用处,快系统很快,但不准确。慢系统更准确,但是要花时间。当我们遇到危险时,我们优先会使用快系统,帮助我们迅速反应,这是重要的求生本能。如果遇到什么东西都要慢慢看慢慢想,判断对了再做反应,这样的人早就被狮子老虎吃掉了。


那么自动化思维,是属于快系统还是慢系统呢?

你一定猜到了,它属于快系统,速度快,但不准确。


但其实在我们头脑当中,这么一个不准确的判断,经常变成我们的决策依据。你可能会想,我需要做出更理性的决策,我是不是就需要更准确的决策依据呢?是的,那就需要依靠慢系统,但是它太慢了,容易受到自动化思维的干扰。设想一下,在你的大脑里有一个负责决策的办公室,里面有一个很聪明,但是慢性子的老人家,总在慢吞吞地思考。在他身边还有一个急性子的年轻人。每一刻都忍不住跑来跑去,去打听四周发生了什么。时不时地他就说:「报告!外面发生了事情!」「紧急状况!」「快点!我们现在就要处理!」


但是他太着急了,看到的很多事情都不是真的。


如果这个老人家被年轻人催着走,立刻去做决策,他就可能会犯错误。如果他有经验的话,就会说:「慢一点,你给我的只是一个信息,不一定是真的,先冷静一下,再做反应。」这时候他们就可能拿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技能。——有一些不紧急的事,我们要学会对自动化思维说:「慢一点!你给我的只是一个想法,不一定是真的。」


阐释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前面的问题。有人说:「我找不到朋友说话。」你说:「那你去找啊,约个人出来吃个饭,有什么难的。」你知道他会怎么说吗?他会说:「唉大家都很忙,我找了,人家也不会答应。就算答应了,他也会觉得很奇怪,因为我跟他没有那么熟。」


之类的吧。


注意,这就是自动化思维。相当于那个急性子的年轻人快速得出了结论,「报告!这条路走不通,这里全是问题!」正常情况下,应该有人说:「是吗?我们看一下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但这个年轻人特别厉害,他不停地喊:「有问题!有问题!有问题!」像个报警器一样。所以决策办公室说:「好吧,看来是有问题。那我们就不要再走这条路了。」


所以,这个写信的人,就放弃了主动联系别人的动作。


但是别忘了,你是为什么放弃的。当你听到报警声的时候,它只是一个尖叫的声音而已。


我们因为这样的一个声音就放弃了。我们会不会值得再多想一想?


我曾经参加过卡巴金老师的正念工作坊,有一天,他带我们做了一个拉伸肌肉的瑜伽姿势。让我们维持了一段时间,很快我们就感觉到酸痛,没力气。


卡巴金老师问:「如何?是不是坚持不下去了?」


大家都点头。卡巴金老师说:「这只是你头脑当中的一个想法。」


「你头脑当中的想法是:不行了。如果再不改变,我的身体就要到极限了。——但这不等于说事实上你就不行了,别忘了,这只是你头脑当中的一个声音。」


「你的头脑里随时会有各种声音。它只是其中之一,会在头脑中持续一段时间而已,有时候会很强烈。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你有两种选择:相信这个声音,或者不理会这个声音。」


我还记得那一刻我的感受。我突然意识到,掌握了一些很不得了的东西。


对啊,可以不理会这个声音。就维持现在的样子,坚持一秒,然后再坚持一秒,再一秒。也许头脑里的声音会越来越暴躁,说「不行了,真的撑不住了」,那又怎么样,只要不理它。然后它说:「要死了!」没事,你知道不会死。


就是不去理会那个自动化思维,或者快系统的声音。让它随便怎么鬼吼,你就是不理。最后你会发现这个东西很弱的,除了会鬼吼之外什么也做不了。这时候,你就开始用慢系统工作了。就可以多用一点时间,对那个被否定的方向再想一想,做出理性的判断。你一边听着「不行了,坚持不住了」这样的声音,一边说:「嗯,我听到了,这是一个想法」。


有研究发现,通过这种练习,很多人坚持一个动作的时间可以延长一倍以上。


试着不理会你快系统的声音,而是用慢系统重新想一想,这就叫做,想法只是想法。而我们要去探索的,是更接近于事实真相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原来认为不可能的事,现在也可以变得有迹可循。


练习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上自动化思维的当。


能多想一想的,就还是多想一想。我不是说,所有自动化思维都应该忽略。如果是遇到危险,需要尽快尽早地做出反应,哪怕有时候是错误的判断,也没关系,这时候没有理性判断的时间,就应该跟着快系统走。


但很多时候,对于那些不紧急不危险的事,我们就不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了,最好给慢系统一点时间。尤其是那些「不行」,「不可以」,「我做不到」。它们会让我们放弃很多尝试。我知道,它们是一些很逼真的想法。但再逼真的想法,也只是想法而已。


这一课,我们要做的练习是:与自动化思维的声音共处。


第一步,想象一下你最近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去想最困难的那一个点。


一个非常聚焦的点。它是什么呢,是你头脑里面的一个声音。


例如:我做不到,我开不了口,我真的没办法了。这项工作我胜任不了。


第二步,把这个声音写下来。它很真实,没错,但它只是一个看上去像事实一样的想法。


第三步,试着对自己反复重复这句话,我做不到,我做不到,我做不到。每重复一次,都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声音。不管你有多相信它是事实,都没关系。只管重复。


好,到这里就可以了。下一次你再做类似的事情,头脑里还会响起这个声音:「我做不到!」这时候你就会有一个基本的觉察,你知道这个想法又来了。但是你不会那么容易被它带跑了,你知道它就是一个声音,很有感染力。但它也就这样吧,你听一听就好,它也做不了别的怪。你想做什么,想说什么,你还是可以做,还是可以说,它不会真的扯住你的手,堵住你的喉咙。


你就带着脑海里的声音,让它像一个背景音乐一样,然后去做你想做的。


你就打电话,约朋友出来吃饭。然后那个声音声嘶力竭地说:「不可以,他一定会拒绝!一定会看不起你!」没关系啊,你打你的电话,让它在那里吼。吼着吼着,它就弱下去了。


那时候你会很庆幸,还好,没有被这么个声音牵着鼻子走。真的,因为在生活当中,我们有很多时候意识不到,是被它给吓倒了。


结语

很多事我们立刻都可以做到,唯一的障碍就是我们的想法。

准确地说,是我们还没有学会不理会那些想法。

当我们学会「想法只是想法」这个六字真言的时候,也许我们头脑中的限制会减少很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乐观其成AS

    我内心经常有个声音跟我说,我不行。这个总让我很崩溃。现在尝试这个练习,我不行,这只是一个声音。希望可以和自动化思维好好相处

  • 铛档

    李松蔚老师,你这样讲不怕一些偏执的人,变的更偏执吗?

    _白白的张飞 回复 @铛档: 李老师说的应该是往想法的反方向思考,偏执在我看来是只关注自己的想法不动摇~

  • 听友444694233

    这是什么音乐

  • 1805185afac

    贵的一匹

  • 鹥风

    好一个知识付费

  • 13478992sut

    如果有的人抱有我行我什么都行,我会发大财,会越来越好,这种是否也只是一种想法,是不是我们要慢下来,那什么才是事实呢?并不是好的自我信息就都要相信,很多人因此被骗去钱财感情,我们该如何避免呢?

  • 觉者ing

    警惕系统一的惯性反应 让系统二作主 最佳方式是通过刻意练习 把系统二变成系统一

  • 万籁俱寂_Af

    想法只是想法而以

  • 刘丽_tc

    温和平静的声音,可以给人安慰,给人力量,李老师的娓娓道来听起来让人充满希望,很喜欢这门认知课程。温故知新,可以再听很多次,每一次都进步一点点,不着急,知道了,慢慢练,总能做得到,加油💪

  • 刘丽_tc

    《思考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