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这么努力,为什么晋升的不是我?

明明这么努力,为什么晋升的不是我?

00:00
15:06

前些日子收到一个咨询:

我在一家甲方公司做运营,说是文案,其实什么都干。但干了这么久,依然看不到升迁的希望。想问一下老师,如果我想尽快得到升职,我该如何提高我在文案业务上面的能力?


我告诉他:做不到的,你的方向错了。


为什么呢?


很多人会有一种误解:在一个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把所有任务都完美执行到位,慢慢的,老板就会发现自己的才干,然后得到拔擢、升迁,从普通职员,到主管,再到部门经理,总监……


现实呢?很可能是这样的:


你把所有本职工作做到位,老板会想:喔,是不是工作不饱和?然后给你分配更多的工作。于是你加班加点完成,再给你分配更多工作……直到超出你的负载为止。


但为什么有人就能够不断晋升,甚至,年纪轻轻成为部门主管、经理,但有些在基层待了好几年的员工,依然只能做着最基本的工作呢?


在职场金字塔中,塔尖的人,和底部的人,他们的差距究竟在哪儿?


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的技能,点错了方向。


老听友一定知道,我非常重视「知识体系」。


其实,不止知识有体系,职业能力发展,也是有体系的。


很多人 —— 尤其是刚入行的职场新人,会把关注点放在具体的职业技能上,比如 PPT,文案写作,Excel,软件操作,等等。


很多相关的职业培训课程,也会开设相关的内容:职场写作,文案课程,PPT设计,Excel技巧……他们会言之凿凿地告诉你:写作是一生的功课;学好文案,你就掌握了沟通的利器;作出一份精美的PPT,是职场制胜的不二法宝;学会高效利用Excel,你就将走上升职加薪之路……


他们所勾勒出来的前景,看似都十分美好。


但是,不妨思考一下,那些开设这些课程的人,他们自己在职业发展上,取得与之相对应的成就了吗?


其实,就我自己所看到的,多数开设这些职业技能的讲师,本身大多是工作两三年的新人,凭着聪明、勤奋和一点点机遇,在工具和技巧的应用上,走在其他新人的前面,于是,回过头来把这些技巧,教给「比他们更新」的人。


我并不反对这种行为,因为这些技能,确确实实是有用处的。我反对的,是将它们过度包装,吹捧,用「学会它们,你就可以实现月入十万」这样的噱头去营销的人。


说句不好听的,这是在耽误别人的前程。


为什么我身边那些优秀的职场人,资深顾问,市场总监,不会去教别人如何写作、如何创作文案、如何设计PPT?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没有太大作用。


有用的是什么呢?是将它们进行整合,用于输出,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的技能。


我把一个人需要建立的职场技能,做了这么一个图谱:


最底层,是「底层思维」,也就是一个人想要在职场上站稳脚跟,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思维能力。包括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事物,如何「正确地思维」,等等。


往上一层,是「工具技能」。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办公软件操作和应用。包括文案、设计、程序开发,等等。


再往上一层,是「整合技能」。这是职业技能的核心,也是真正决定一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东西。


什么是整合技能?就是将底层思维和工具技能整合起来,构成一个系统,去为公司创造价值、实现产出的能力。


它跟工具技能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子集。任何一项工具技能,往往只是「整合技能」里面非常末端的一个环节,也是可替代性很高的一个环节。


整合技能位于商业项目链条的上游(或者就是链条本身),囊括规划、执行、控制、管理,是一个复杂、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举个例子,一个好的策划人员,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绝不仅仅是只懂做PPT、写文案,他还要懂商业基础,懂客户,懂消费者,懂市场,有敏锐的市场嗅觉。


同样,一个好的产品经理,绝不仅限于会用 Asure 画原型,写需求文档,做项目分析 —— 这些都是最最基本的「工具技能」。他还必须具备的,是逻辑思维,用户体验思维,用户洞察,市场判断能力,等等。


这也就是我经常提到的,「项目」和「任务」的区别。


很多人会对这些「软技能」嗤之以鼻,认为只有工具实操技能,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实际上,真正决定两个人职业发展路径,决定两个人之间差异的,往往是「软技能」,而不是「硬技能」。


非常简单的道理,一个高级产品经理,需要自己画每一个交互和流程图吗?一个资深策划,需要自己手动写每一句文案吗?


大多数时候,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搭建框架,做好决策。而框架上面的细节,则由其他的基层执行人员去填补完成。


你 PPT 做得再好,也就是商业大厦上面的一块砖瓦,你可能得到的成果,就是分配给你更多、更重要的 PPT。别人对你的定位,也就是「这个人 PPT 做得很漂亮」,完了。


如果你想突破瓶颈,你要做的是什么呢?是抓住老板给你的每一次机会,创造一些令他意想不到的东西,创造一些突破,告诉他:你除了 PPT,你还能做分析,还能做策划。你做出来的方案,逻辑严密,数据齐全,可行性高 —— 而不是在于你的 PPT 有多么简洁、专业、好看。


这才是真正面向客户,跟营收挂钩的事情。


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想挣更多的钱,就要去离钱更近的行业。想拿更多的薪水,就要去离营收更近的部门。


在这里也是成立的:想获得升职加薪,就要去实现能直接转化为营收的产出。


定义你社会价值的,永远是你的产出。


你能够创造多少价值,也就决定了,你在别人眼中,有多少价值。


这就是很多人的问题所在。


很多人看待工作和事物的眼光,都是「散」的。他们看到了一项项任务,一个个工具,但他们缺乏一种思维:我如何将这些「散」的节点整合在一起,发展成我的工作能力体系,提高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


你每天都在复制、粘贴、清洗数据,这就是最低价值的工作,因为没有任何不可替代性,你的产出也没有太大意义,不过是在加工原材料。


但是,如果你能告诉上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可以从什么途径获得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怎么用,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尝试进行什么样的行动 —— 至少在这个部门里面,你的地位就是难以撼动的。因为你的这项产出,也许可以节省数十、数百万的开支,或者可以带来数十万的增长。


你学习再多的单项技能,是一件好事。但最关键的是,如何将这些单项技能整合到一起,纳入你的能力体系?


「体系」,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当你的思维和目光停留在一个个节点的时候,你能够实现的,就是这些节点能够输出的产物。但当你将它们连接起来,构成一张网,它们彼此之间不同的组合方式,就会实现不同的效果。你能够用这张网撑起来的,也许是十倍、百倍的成果。


举几个例子吧。


我毕业半年的时候,开始带团队,服务公司最大的客户。当时的团队虽然很小,但每个人都比我资深。我能够成为团队的管理者,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我的创意和文案比每个人都强吗?


不是的。


是因为当他们陷入争论,莫衷一是,讨论跑偏的时候,我能够告诉他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此时此刻应该做什么,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是因为当他们把大量时间、精力集中在细枝末节的时候,我能够告诉他们:为了让整个项目更有效地完成,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放弃什么,如何优化流程。


这就是「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思维,也是「领导技能」层级的能力。


同样,我有位朋友,是个资深咨询总监。她刚入职没几年,就接连搞定一个又一个的客户,没多久就升到总监的位置。这是因为她的 PPT 做得特别好吗?


不是的。是因为她能够了解客户背后的需求,知道客户想说什么,想要什么,并且高效地给予客户想要的方案,说服客户接受。


这一套下来,才是真正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获得营收的「整合技能」。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为什么许多人在本职岗位上,做了非常久,依然停留在相同职位?为什么有些人,工作五六年,还在跟新入行的新人,做着相同的工作,领着差不多的薪水?


原因就是,他们对于工作,都是「被动」的。他们的能力局限在工作所要求的「工具技能」上,没有实现突破,也因为缺乏底层思维的缘故,难以将技能往其他方面延伸、扩展。简而言之,他们不适合做别的,只能做这个职位。


这就导致一种情况:原来的领导调走了,老板一看,感觉没有一个人适合,怎么办呢?从别的地方空降一个过来吧。


这种情况下,除了熬年限、熬资历,凭借资历获得一些升迁之外,基本就没有太大的空间了。


所以,不要觉得每天只是完成手上的工作就够了。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往下钻研,提高底层思维能力;如何往上进发,掌握整合技能和领导技能,并创造机会展示出来,才是你所应该考虑的事情。


这也是一切职场快速成长所必经的途径。


那么,如何将自己的能力图谱进行拓展,提高晋升的机会呢?


1. 提高底层思维能力


我们的高等教育,非常欠缺的一点,就是缺乏了这个环节的学习:教会你如何去理解事物,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学习新领域 —— 也就是「关于思维的思维」和「关于学习的学习」。


这导致什么呢?导致许多人在工作中,懵懵懂懂,老板说什么就做什么,只能完成一些被动和配合的工作。


实际上,每个职场新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一种思维:不是工作使我成就事业,而是我自己成就了事业。


只会被动地去应对手上的工作,是难以出头的。一定要转换思维,将自己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去思考:

我想做什么?想达到什么?需要做什么?如何去做?


然后,主动地、积极地,去展示你的主动性。



2. 从项目的高度看任务


前面讲过,整合技能和工具技能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项目」,后者是「任务」。


任务是什么?就是别人告诉你,去做什么,怎么做,你照办。结果也是两种,要么成功了,要么失败。


项目是什么?就是,公司挣钱的业务是什么?这些业务分别是什么样的流程?你在这些流程之中处于什么位置?你能做些什么,来提高整个流程的产出?诸如此类。


不要局限于「听话」,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对公司和市场烂熟于心,了解整个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主动地去承担超出自己职责范围的工作。


3. 创造机会给老板惊喜


老板分配工作给你,对你总会有一些期望。很多人觉得,完成期望工作就可以了,拿一分钱出一分力,无谓被公司所「剥削」。


这样想,是不会有晋升的机会的。


如何能在团队里脱颖而出?你必须不断地给老板惊喜和刺激,告诉他:你的能力不止于这个层次,你完全可以去做一些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


这样,才能找到机会,去承担更重要的工作,并作出切实的产出。


记住,只有你的产出,能够定义你的价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87556123

    不知道会不会有回复,但是还是想问!目前公司之前公司任职销售总监,觉得很累,所以现在的公司自己定位自己为亚马逊业务员,而不想做主管!原本业务能力很强,倒也受老板重视!但是前两月公司来了一个做欧洲站的女孩,暂时做国际站!她很主动,表现出一副很厉害的样子,实际上谁也不知道,成为上个季度目标冠军,但是我认为那是目标低的原因,因为她的目标只是我的六分之一!然而,老板很看中她,具体我就不说了,她有种要取代我的感觉,所以心里很不舒服,不服气!

    Doris叮当 回复 @听友187556123: 管理岗位需要的不仅仅是业务能力,借力也能帮你很好的完成工作。亲力亲为是管理的大忌,但是却是一种拉人缘的好品行

  • 听友207690144

    听完感觉说的就是我,我是一个善于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人,当遇到问题时善于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为企业带直接的产出,创造价值,有效的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但是我还是得不得领导的认可,而领导拿着我方案和建议给到老板变成他的成果

  • 贺恒义

    精彩!

  • 听友226886386

    主播美女。您好。您可以把篇的内容说的再具体一些吗

  • nimawudi

    有文字版吗

  • 李健丽

    猴子和老虎感觉都是在说我

  • 俊杰_fd7

    我也有同感

  • 小赵什么都可以

    学习了!

  • 1390200vzbc

    任何一个职场都是这样。尤其是目前的所在的公司更是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 要美丽1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