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素问 卷第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1)

011. 素问 卷第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1)

00:00
04:15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心如止水_of6

    念得太好了,感谢

    听友96995048 回复 @心如止水_of6: 讲的都是字面意思,什么叫纲纪,什么叫天地之道

  • gowiththewind_8o

    太好了,听比自己看更能理解!

  • 听友94030236

    天籁之声,闻之心舒

  • 石门汤泉

    原文少个字,补上,“浊气在上,则生䐜(chen1)胀”😄感谢主播老师

  • 一缕阳光_lz4

    音乐之美朗读之悦耳,享受。感谢!

  • 貓鍋鍋_h8

    浊气在上,则生月-真(chen)胀

    石门汤泉 回复 @貓鍋鍋_h8: 䐜胀,chen1

  • 听友388876063

    能不能把音乐关掉!谢谢主播

  • 李某人_Ad

    真好!功德无量!

  • 北方艾草

    为什么阴阳印象大论没文稿,只有音频?

  • 岩松6

    大好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