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自卑与超越》(下)我们应该如何战胜自卑,找到生命的补偿?

08《自卑与超越》(下)我们应该如何战胜自卑,找到生命的补偿?

00:00
13:07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你好,我是包妈。



今天,我来继续和大家一起分享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心理学著作《自卑与超越》。

 

上一期,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了阿德勒和他的“个体心理学”,并且通过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述了这本书中关于“自卑情节”形成原因的主要观点,这一次,我们来重点了解一下关于自卑情节的不同表现形式,并且深入探讨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战胜自卑。

 

二、千人千面的自卑情节

 

关于自卑情节的不同表现,书里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一个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去动物园看狮子,在狮子笼前面,三个孩子的反应完全不同:第一个孩子吓得又哭又闹,吵着要走,第二个孩子屏气凝神、故作镇定,但是吓得小脸煞白,两手发斗,第三个孩子则瞪大眼睛,一边对狮子怒目而视,一边问妈妈:我可以对着它吐口水吗?

 

虽然反应截然不同,但这三种反应,其实都是自卑的表现,因为三个孩子在狮子面前,都感受到了自己的弱小,并且都在试图通过一些行为,在狮子、妈妈和别的孩子面前,表现出一些“优越感”。

 

阿德勒认为,当一个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却认定自己应该能够解决、并且因此陷入“不确定”状态时,自卑情绪会变现得尤其明显。这些情绪有可能是恐惧、紧张、胆怯,也有可能是愤怒、傲慢或者亢奋,但无论怎样,这些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些复杂的“优越感”,寻求优越感,就是一种对自卑情节的补偿,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

 

在狮子面前,第一个孩子认为他通过大喊大闹、可以让妈妈立即带着自己离开,表达的是一种权利上的优越感,第二个孩子故作镇定,表现的是情绪管理上的优越感,第三个孩子想要对狮子吐口水,是一种通过攻击行为表现勇气的优越感。

 

通过表现优越感补偿自卑的行为,如果说的再通俗一些,可以理解为:别看我这方面不行、但我在另一个方面行,总之我还是很了不起!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需要一些优越感来补偿自卑情节,但是如果这种补偿机制被用过了头儿,就有可能被这些“优越感”控制、产生各种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依赖心理,进而变得盲目、脆弱,甚至性格上出现各种坏毛病。

 

说到这一点,许多家长其实都深有体会,比如,有的孩子就是会将家长对自己的“有求必应”,当做是一种优越感,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马上退缩了,他们的内在逻辑就是:虽然我做不成这件事,但是我爸妈会帮我做。还有不少孩子,特别擅于用“小大人儿”似的口吻,为自己的一些不当行为辩解,他们的优越感来自于:我是一个早熟、早慧的孩子,只要我向大人展示出这一点,我就不用去受某些管束了。

 

孩子是这样,大人更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只要别人稍微指责两句,他就立即开始推脱责任、给自己的错误找客观原因,或者干脆以傲慢的态度表示:“我不屑于干这样的事情”、“这种技能不值得我去花时间学习”、“我这件事做得不好是因为我的长项在别的地方”,实际上,这种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都是自卑补偿。

 

如果说,通过自身某项优势进行自卑补偿还比较容易理解,那么,一些通过凸显自己劣势来实现自卑补偿的做法,危害就更大了。

 

通过“劣势”补偿自卑,就是通过强调自己的缺点给自己找借口。

 

比如:“我身体不好,所以我不能长时间的工作。”、“我从小成长经历很不幸,所以我不懂得怎么对别人好”、“我有某种病,所以我就是会乱发脾气。”这类自卑补偿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往往是渴求特别关注或某些特殊待遇,面对这样的自卑情节,如果我们不能找出它背后的真正目的,那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战胜它。

 

为解释这种逻辑,阿德勒讲这么一个例子:假如一个教授搬着梯子走进教室,然后爬到梯子顶端给同学们讲课,学生一定会认为:这个教授疯了,大家会劝教授赶快下来,苦口婆心的告诉他这样做很危险、很不体面,然后再把梯子藏起来,但是,这样做也未必能阻止这个教授下次继续“发疯”,因为如果这个教授的目的,就是要在更高的位置俯视别人,那他下次还会做出更疯狂的事,说不定会攀着房梁进入教室。

 

关于这样的现实事例,书里也讲了很多,比如,一个人经常头疼,并且总是以此为理由不去工作,等医生帮他治好了头疼,过不了多久他又会胃疼、牙疼或者患上其它莫名其妙的病,实际上,只要他不消除对工作的抵触情绪,他就会不停的患各种病、永远做一个体弱多病的人。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自卑情节产生的原因,以及自卑对一个人不良影响的大小,主要还是在于我们自身的主观意识、在于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还是我在上一集讲过的那个道理:自卑并不是直接由客观的“缺点”或“弱小”造成的,“无意义感”才是自卑之母。

 

其实,我们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中,永远都会遇到令我们感到弱小、无助、迷惘、无能为力的事情,我们的自卑情节会源源不断的产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类不断努力进步、挑战未知、寻求答案、改变世界的原动力,也正是来自于此。

 

没错,无论对于人类族群、还是我们个人,自卑起到的作用都不是完全是负面,一个人如果能通过自卑正确的理解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并且以改善这些关系为动力不断的做出努力、积极的为生命赋予意义,他就能过做到“超越自卑”,实现自我价值。

 

记得海明威就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命运能够给予他的最珍贵的礼物,莫过于一个不幸的童年。在这本书中,阿德勒也认为:人在成长中所受的挫折和困难,往往就是帮他进步的驱动力,但是,一个人能否超越自卑,关键不在于他能力和意志的强弱,而在于他如何与他人合作。

 

三、超越自卑的关键:合作、付出、奉献——做一个有用之人

 

在这本书中,有一句阿德勒广为流传的名言,那就是:我们生存于与他人的联系中,如果我们选择孤独,便等于选择了死亡。

 

这句话,其实就是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在“自卑”面前,其实没有人是无动于衷的,我们每个人都在通过各种方式与自卑做着抗争,只是方法有对有错。一些错误的方法,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能使人获得力量感与掌控感,但根本不能消除自卑感,甚至会让人脱离社会、误入歧途。

 

比如,犯罪就是一种能够给人“超越自我”的假象的行为。

 

一些自幼成长经历坎坷的“问题少年”,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感觉好像能在于犯罪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一些与众不同的“意义”,但这些意义是虚妄的,因为犯罪提供的一切,除了满足于个人追求刺激、获得力量的快感以外,对社会并没有价值和意义,人如果不能做出对他人有益的事情,被别人需要,就无法与社会产生深层联结,获得真正的价值感。

 

因此,阿德勒认为:所有的罪犯都是懦夫,他们的精神都是被自卑感深深困扰的,一切犯罪是对英雄主义的懦弱模仿。 提到这一点,我想起自己之前接触过的一些问题少年,提到自己的经历,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只是不想被人看不起,只是想当个厉害的人,让别人怕自己。

 

实际上,不只是犯罪问题,我发现在很多内部矛盾重重的公司里、家庭中,问题一般都产生于那些想通过凸显权威、制造恐惧来控制他人的人。

 

这本书里反复强调,人与人之间最稳固的关系是合作,每一种人际关系的本质都是合作。

 

工作中的协同关系是合作,婚姻是两性之间的合作、维系家庭要靠父母子女之间的合作,即便母亲要抱起摇篮的孩子,都需要和孩子的身体形成一种默契的合作。然而,单方面“控制”与“屈从”,其实是在破坏“合作”。

 

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胜负心都很强,不认为人与人之间能真正坦诚的合作,他们只关注个人得失、认为自己只有成为赢的一方,才有价值、有尊严,如果你与这样的人深入交往过,一定会发现,他们不仅活的特别累、而且心里的自卑情节一般都非常强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上支撑他们生命意义的支柱,只有他们自己,一旦自己遭遇了挫折、成为了失败者,没有别人能做他的精神支柱,因为他长期以来在生活中体现的价值,都是个人的,而在社会中,纯粹的个人价值是非常脆弱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能否超越自卑,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与他人合作、与社会联结的程度,一个人越是懂得合作、越是对他人有付出、有贡献,他的价值就越大,感受到的生活意义越清晰。

 

回到在家庭中来看,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将自己的一部分价值,建立在对其它家庭成员的关爱中。特别是孩子,他们从小应该明白: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要天经地义的享受宠爱的,他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像父母关爱、照顾自己那样,对父母和兄弟姐妹倾注感情、帮助他们共同应对、解决一些问题,这样,等到他走上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他才会在合作中的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感与使命感,才能不断的克服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超越自卑,实现自我。

 

好了,讲到这里,这本《自卑与超越》的主要内容,就讲的差不多了,希望你永远不要被一种自卑或是童年早期的自卑所捆死,我们需要试着突破它,找到生命的补偿,这种补偿将给予我们面对下一个问题的勇气和信念。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课程下方留言,我们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只企鹅宝宝

    找到生命的补偿,这种补偿将给予我们面对下一个问题的勇气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