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正文
《<论语>十二章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沙发
1376000vpqg 回复 @梅雨细细: 挤一挤
你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可能还不如别人随便搞搞。
发音很标准
<论语>十二章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牛
听友249883198 回复 @牛X1: 👎你欺负人家等级低的
我在家了,你的孩子气了一下下就好想你的样子。我们的生活方式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的样子,你的人生是否有那么多人的生命力和好。我们都是在一起生活的感觉,
袁博是猪🐷
有没有好听点的声音
“正音”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事情?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是遗传的却可以受环境影响表现出来显性症状。自己的“乡音”受家庭环境影响很大的!有“乡音”?那家里一定是经常说方...
《学记》、《大学》都是《礼记》的其中篇章,泰勒吴老师以传统中国式讲解法,深得其中意味,常能给学习的人更多的启发和思考!泰勒吴老师坚持免费传统文化早课已七载,希望...
英语语音专家集多年英语新闻主播及纪录片英汉双语解说配音经验与技巧,帮你找到中国人矫正语音的秘密!四月份为泰戈尔散文《飞鸟集》,中译文由西学宗用精品英语提供。请...
《詩經》純誦讀。查找多種資料,加以確定字音。讀《詩經》,是一場美好的相遇。讀《詩經》,遇見美好的自己,遇見美好的你。“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可...
本课程由张晴副教授带领的LIP正音团队倾力打造,遵从“LIP教学法”——Listen(听)、Imitate(仿)、Practice(练),三阶逐级递进,全方位解...
心香淡远,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一甲。攀登老学员,有声书新手。在日常教学和学习有声书演播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普通话发音正音的方法,具体又实用。本专辑预计三个部...
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大师小女儿常如玉近花甲之年汇报专辑
世界级专业英汉双语播音员BobZong带您渐入英语学习的不二法门!说一口纯正、高雅、流利的英伦英语,锻炼口才,增加信心!欢迎加入“公益正音-西学宗用精品英语”微...
【课程正文 】 《(论语)十二章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