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诗词-【江南】-遇见江南,感受美好
 4.56万

游诗词-【江南】-遇见江南,感受美好

00:00
07:18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疑:好像。 
举头:抬头。

【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
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用户评论
  • 瓦萨几

    真感动,听着差点掉眼泪

    熊爸爸为什么 回复 @瓦萨几:

  • 杨春花_

    熊爸爸,李白很爱喝酒吗?

    熊爸爸为什么 回复 @杨春花_: 是的,诗仙李白

  • 大啊不错的

    孩子爱听

  • Nancy_pfw

    声音好好听,故事也比较生动,好理解,很赞

    熊爸爸为什么 回复 @Nancy_pfw: 谢谢认可

  • 小雨02

    熊爸爸游诗词太好听了

  • 孟凡熙marie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听友261909840

    《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chlo0

    什么东西很感动啊?🤔🤔🤔

  • 孟凡熙marie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

  • 听友187869294

    是朵朵鲜花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