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故事】孟子的一生(四):王霸之辩

第4讲:【故事】孟子的一生(四):王霸之辩

00:00
13:20

我们接着讲孟子一生的故事。



上回说到,孟子53岁,离开滕国,前往魏国。魏国当时是个大国,不过正在迅速衰落之中。《孟子》一书,第一篇,梁惠王上,说的就是孟子第一次见到魏国国君梁惠王时的事儿。


魏国的国君,应该叫魏惠王啊,怎么叫梁惠王呢?正跟魏国的衰落有关。

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从原来的晋国分出来,成为三个独立的国家,史称“三家分晋”,《资治通鉴》把这件事作为战国时代的开始,整部《资治通鉴》也正是从这个事件开始叙述的。


魏国开国国君,叫魏文侯。孔子的弟子子夏后来在河西地区讲学,魏文侯就曾做过他的学生。开国之君往往都是很有作为的,魏文侯任用了法家李悝、大将吴起、贤士李可、能臣西门豹等精英,大行改革,发展经济,强化军事,南征北战,在战国前期,居于七雄之首。


魏文侯之后,国君之位传给儿子魏武侯,又传给孙子魏瑩(yíng),也就是后来的梁惠王。他本来是叫魏惠王的,但一即位,魏国在他手上就走下坡路了。当然,也是因为齐国、秦国也大兴改革,后来居上,在国力和军力上压倒了魏国。


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大概是孟子出生前后,在位时间还很长,长达50年,但他在位后接连遭受败绩,接班5年,被秦国败于石门,斩首6万;接班7年,再被秦国败于少梁,宰相被活捉;接班16年,齐国围魏救赵,大败魏国于桂陵;迁都后17年,商鞅率领秦国军队,攻到了魏国首都,大败魏军,魏惠王的儿子,太子卬(áng)也被俘虏了。


这事儿,把魏惠王肠子都悔青了。商鞅,原本叫公孙鞅,当初先是来魏国找工作,魏惠王没瞧上他,宰相劝他,你如果不能用公孙鞅,就把他杀掉,不然会成为魏国的祸患。他呢,根本不听,任由公孙鞅到秦国去了。结果,这个愚蠢的决定改写了历史。


公孙鞅到了秦国,大兴变法,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公孙鞅还亲自率秦军杀过来,夺了魏国几百里土地,公孙鞅也因为这次战争,被秦国封在商这个地方,后来才被称为商鞅。


西边土地丢得太多了,都城都暴露在秦国火力之下,再挨揍,不堪设想,干脆,迁都吧。魏惠王就把都城从西边的安邑,今天山西一带,迁到了东边的大梁,今天的河南开封。因为都城改为大梁了,魏国自此以后也被称为梁国,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了。


可是,迁都了,名儿改了,挨揍的命运没有改变。迁都后第5年,第6年,第7年,魏国又接连被秦国攻击,只好主动割地,以求苟安。


孟子,就是在这之后,大概公元前320年,来到了魏国首都大梁。这时孟子已经名声很大了,梁惠王立即召见了他,和他进了内容广泛的多次交谈。谈的内容是什么呢?核心,是义利之辨。孟子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要哭着喊着去追求利益,财富啊,土地啊,人口啊,得不到呢就抢,动手打,这样不好。


这样的话,先不说你抢不抢得来,你自己国家内部就会乱起来,当官的说,我跟你国君干,对我有什么好处啊?没好处?要么我贪,要么你我干掉你,取而代之。下面的人也是一样,人人都先问,干这事儿对我有什么好处,只顾私利,没有人从事情本身的是非对错、国家利益,国家安危角度考虑问题,那国家就要完蛋了。


对一个国家来说,什么是最大的利益啊?提倡仁义的精神,每个人做事都发自良心,都遵从道义,干该干的事儿,而不是只干对我个人有利的事情,国家才会好啊。仁义的风气怎么提倡呢?就要从你国君自身做起。你行仁义,做事都站到理上,站到人民的一边,政策制定自然合理,政权自然稳固,自然会天下归心,人人愿意移民到你这个国家来,这是就仁者无敌啊。


孟子的主张,正是孔子内仁外礼,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儒家思想,在治国方面的发展,就是仁政和王道思想。前面说过,战国时那么多突出的问题,核心在哪里?孟子认为就在于大家都想行霸道,搞军国主义,武力征服,而不施仁政,行王道。而仁政和王道,正是孟子开出的药方。


孔子之后,儒家思想有没落的趋势,孔门分裂为八派,影响力大不如前。当时的社会上,最主流的显学,一是杨朱的道家学派,一是墨子的墨家,天下不归杨,则归墨,后来又兴起了法家。孟子的出现,他提出的主张,使得儒家思想再次重振起来,在功利至上的时代,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可这时,梁惠王已经在位第50个年头了,魏国一再挨揍,他的雄心壮志尽失,年纪又大了,80多岁了,能享乐一天算一天吧,什么仁政王道,都不重要了。因此,梁惠王虽然对孟子也算礼遇,但终究不可能给他机会,让他有所作为。


而且,孟子到魏国之后的第二年,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继位。孟子之前对梁惠王印象就不好,说他是不仁之君,根本不知道仁义值几毛钱;现在对梁襄王评价更差,说他,“望之不似人君”,打眼一看,一点儿一国之君的样子都没有。自然,孟子对魏国的局势看得更暗淡,他决定离开魏国,再去别的国家看看。


去哪儿呢?正好,上一年,齐国的齐威王也死去了,儿子齐宣王继位。齐宣王比孟子小20多岁,这是正30出头,年富力强。他见秦国靠招揽人才而迅速崛起,一接班,马上复兴稷下学宫,广招天下名士。


于是,孟子还是决定,再回齐国去。这回,孟子可不是当年稷下学宫中没什么影响的年轻学者了,他在各国的声望已经很高,思想非常成熟,学生越来越多,也算是国际学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齐宣王对孟子的到来予以热烈欢迎,一开始,还对孟子充满好奇心,派人去偷窥孟子,看看这个整天谈论尧舜的人,究竟长什么样,是不是和普通人不同。孟子的回应是,即使是尧舜,看起来和我们平常人也没什么不同,只要愿意去努力,人人可以成为尧舜。


齐宣王把孟子再次迎入稷下学宫,给以很高的礼遇。《盐铁论》中说:“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这回孟子直接被封为上大夫,省部级的待遇,和稷下学宫的老校长淳于髡平起平坐了,虽然没有政府职务,但是可以直接就国家政策发表意见。孟子的弟子们一看这个态势,都非常高兴,认为老师终于可以像当年的管仲、晏婴一样,大展拳脚了。


可实际情况如何呢?齐宣王有没有真正按照孟子的思想治国?孟子后来为何不舍地再次离开齐国?他晚年的岁月是怎么度过的?我们下一讲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6661eidm

    0连读听了几讲,受益匪浅,大鱼老师太有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