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叫的狗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它们对它说:
“你怎么不叫?”
“我不会······我是从外来的······”
“你这算什么回答啊。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
“干吗要叫?”
“狗会叫,因为它们是狗。它们对过路的陌生人叫,对惹人讨厌的猫叫,对着满月叫。它们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它们白天叫得多,但晚上也叫。”
“也许是这样,可我.....”
“可你是怎么啦?你这只狗可真特别,去,去!总有一天你会上新闻的。”
小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批评。它不会叫,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学会。
“你跟我学。”有一次,一只同情它的小公鸡对它说。那只小公鸡喔喔喔地叫了几声。
“我觉得很难。”小狗对小公鸡说道。
“不难,容易极了。你好好听着,看我的嘴,注意观察,学我的样子。”
小公鸡又喔喔喔地叫起来。
小狗试着照小公鸡的样子做,但嘴里只发出一种滑稽的“咯咯”声,吓得旁边的小母鸡都逃走了。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做就很不错了。你再试试,来。”小狗又试了一次,两次,三次,都没能成功。
从此,它天天都练习,从早到晚偷偷地练。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
一天早晨,当它正在树林里练习,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一只狐狸听到了,心里寻思着:公鸡终于来找我了。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狐狸真的去了,还没忘记带上刀叉和餐巾,因为对狐狸来说,没有比小公鸡更美味可口的午餐了。可以想见,当它看见啼叫的是一只狗而不是小公鸡时,该是多么失望啊!那只狗蹲坐着,一声又一声地喔喔叫着。
“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一个圈套?”
“当然啦。你让我以为,是一只公鸡在树林里迷路了,而你却设下圈套想抓我,幸好我发现得及时。”
“我向你担保,,我压根儿就没想抓你。我只是在这里练习。”
“练习?练习什么?”
“我在练习啼叫。现在差不多已经学会了,你听我叫得多好。”说完,它又洪亮地喔喔叫起来。
狐狸真想哈哈大笑。它在地上打着滚,捧着肚子,竭力忍着不笑出来。小狗感到受了委屈,低着头,含着泪花默默走开了。
附近有一只杜鹃看着小狗走过去,很同情它。
“你怎么啦?”
“没什么。”
“那你为什么这样伤心?”
“唉······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我不会叫。”
“要是就因为这个,那我可以教你。你听我怎么叫,尽可能模仿我:咕咕······咕咕······咕咕······你听明白了吗?”
“我觉得很容易。”
容易极了,我从小就会这样叫。你试试!咕咕······咕咕······”
“咕······”狗学着杜鹃叫,“咕······”
它那天试了,第二天、第三天又试了。一个星期过后,它已经学得相当不错了。小狗真高兴,心想:“我终于开始真的会叫了,现在别人再也不能取笑我了。”
就在那几天,人们开始打猎了。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一个枪法很准的猎手经过那里,他听见从树丛中传来咕咕的叫声,就举枪瞄准,“砰!砰!”连开了两枪。
幸好没打中。子弹擦过小狗的耳边,就像在连环画里画的那样,小狗拔腿就跑。它很诧异:“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
狗跑啊,跑啊······
第一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跑到了一片草地上,一头小母牛正在那里安详地吃草。
“你去哪儿呀?”
“我不知道。“
“那就别走了。这里的青草特别鲜嫩。”
“唉,青草不能医治我的病”
“你病啦?”
“可不是!我不会叫。”
“可是,这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你听我叫:哞······哞······哞······还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吗?”
······
第二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
······
第三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突然停住了。它听见一种奇怪的叫声。“汪汪,汪汪······”
“这叫声像在对我说什么,”狗想道,尽管我搞不清这是什么动物在叫。”
“汪,汪”
······
一、文章内容分析
1、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只不会叫的狗去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因为不会叫受到了许多小动物的批评。于是它就不断地学叫,在它学叫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
2、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狗学鸡叫,被狐狸嘲笑;小狗学杜鹃叫,结果被猎人追赶。这都是因为它没有找到自己的特点,也没有找到真正的老师。所以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学习到: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而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做真正的自己。
二、知识点
1、文章层次划分
这篇童话可以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自然段。第二个部分是10-24自然段,第三部分是25-37自然段;第四部分是最后的三种结局。
第一部分讲述了背景,一只不会叫的狗去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第二和第三部分讲述的是小狗学习不同的小动物的叫声。最后三种结局是这样的:第一种结局——小狗遇见了正在吃草的小母牛。第二种结局——小狗遇见了一个农民。第三种结局——小狗跑啊跑,听到了汪汪的叫声。
2、在这篇文章里,哪里可以看出小狗学叫是勤奋的呢?
文章里第15、16段:“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做就很不错了。你再试试,来。”小狗又试了一次,两次,三次,都没能成功。” “从此,它天天都练习,从早到晚偷偷地练。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 ”
文章的第34段:“它那天试了,第二天、第三天又试了。一个星期过后,它已经学得相当不错了。”
3、省略号
形式一般为“……”六个点。整段或诗行的省略,可用“…………”12个点。省略号用于表示引文的省略或列举的省略,也可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这篇文章结尾使用省略号则是为了表示意犹未尽,引发深思与遐想。
朱老师补充:这篇文章里,在小动物的叫声里运用省略,则是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结尾部分运用省略号则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自由去想象。
三、互动话题
在课文最后,作者给出了三种结局,每一种结局都用省略号省略了后续内容。那如小朋友们让你们选其中一个结局,续写这个故事,你们会怎么写呢?用纸和笔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发给朱老师和李蕾姐姐看看吧!
欢迎加小助手喜喜老师:xixilaoshi2019入社群,领取更多学习资料,更有机会和名师互动。
【内容简介】朕五岁死了爹,没关系,朕还有娘……朕的娘想太后变帝王,没关系,朕还有个亲姐姐可帮忙……什么?……朕的姐姐也想当女皇……朕去,朕双眼能看鬼,双耳听心声...
这是一个轰动日本的真实故事。大学教授上野先生收养了一只秋田犬,取名八,教授把小八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宠爱。每天早上小八都送教授到车站,傍晚再去车站迎接教授回家。...
这是一首KIM写给NICO的歌,也是陪我们的疗愈之歌──一样由Kim亲自填词,主要叙述着与老婆相识13年来的转变,从年轻时的吵闹,到一路的陪伴扶持所答应的承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以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角度去讲述抑郁症,展示我们眼中的世界。
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