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春秋的纷争关系

第六讲:春秋的纷争关系

00:00
12:09

【课程正文】

春秋的纷争关系

大家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到洛邑,西周正式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代。东周的前期我们称作春秋时期。可是你有没有好奇,为什么称作春秋时期呢?因为后来的历史时期大都是以朝代命名,但是这个时期,为什么东周的名称不流行,而称作春秋?

      当时鲁国的史官把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照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记录,为了简单,就把这样的报导汇编称作了春秋。而我们后来的老夫子孔子就依据鲁国史官的汇总,加以整理修订,沿用了春秋这个名字,汇编成史书《春秋》,之后《春秋》成了儒家经典,所以后来的历史学家就把“春秋”这个书名用作了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那么一般认为春秋时期主要指的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就是春秋名字的由来。  

       不过讲到孔子与《春秋》,我在这里还是要跟大家拓展两个小知识点。一个是《春秋》这本书后来有三个非常有名的人给春秋做注释,我们又叫做春秋三传,传是传记的传,古代就算是解释的意思,我们经常讲春秋有三传,就是有三个非常有名的人给《春秋》作了注释,分别是《左传》、《公羊传》与《榖梁传》,请大家记住这春秋三传;另一个要给大家拓展的知识点叫做“春秋笔法”,什么叫做春秋笔法呢?春秋笔法一般认为是孔子发明的一种写作方法,整部《春秋》里面很多地方用了“春秋笔法”,那么具体什么是春秋笔法呢?春秋笔法指的是在写文章过程中不通过议论直接表达观点与看法,而是用过记叙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隐含在其中。我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春秋》里面记载了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只写了五个字叫做“崔杼弑其君”,春秋里面也就只有短短五个字,但仅有这短短五个字已经表明观点了,因为弑是以下犯上,就是这个崔杼做了很不好的事情。当然这个故事背后其实很复杂,春秋左传里面把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都做了解释。原来是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庄公,喜欢了崔杼的老婆,还跑到崔杼的家里去找他老婆,崔杼非常生气,在自己家里的后花园杀了齐庄公,当时的史官知道了这事情,就写下了:崔杼弑其君这五个字,崔杼知道了非常生气,你这样一写,我就会遗臭万年,把这个史官就给杀死了,崔杼也真是暴脾气,可是这个史官死了,史官的弟弟出现了,史官的弟弟也很耿直,又记下来五个字,崔杼弑其君,希望把崔杼的事情在历史上给定个性,把他放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就是一个不好的事情;崔杼又是很生气,把史官的弟弟杀掉了;这时候又出现了史官的弟弟的弟弟,又出来写了五个字:崔杼弑其君;这回崔杼没办法,心里想算了,史官的兄弟们敬佩你们是英雄好汉,我不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服你们了!最后我们后代的人看到了崔杼弑其君五个字。当然要感谢耿直的史官,和史官的弟弟,以及史官的弟弟的弟弟,我们才知道了崔杼弑其君这个故事!你现在了解什么是春秋笔法了吧就是在简短的故事里面隐含了对人物和故事的褒贬。

       好了,那我们言归正题,继续回到我们课本的内容。为什么不把东周时期叫做东周,而叫做春秋,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当时东周的势力已经非常薄弱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越发弱小,因为分封制体制下,当各个地方的诸侯势力越强大,他们就对中央的越不顺从,不再听从周王的命令,各自为政,也不纳贡了,周王的地位就不断下降,原本的分封制在逐渐瓦解了,诸侯呢开始竞相称霸,当周王不是中心的时候,东周这个名字,也就慢慢的被淡化了。

       当时最早是齐国的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开始对其他的诸侯发起战争,成为当时的第一个霸主,最终经过长时间的斗争,春秋时期形成了几个诸侯,大体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样春秋五霸的局面。

       这样的局面最终在公元前476年结束,各个小的诸侯国不断被兼并,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齐国的七个大国的战国时代开启!

       从春秋开始的公元前770年到结束的公元前476年,经历了将近300年的时间,这三百年间是动荡的历史时期,是战争不断的时期,大家的生活也一定不开心。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当这么大的规模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当时有相当一部分青壮年从事军事工作而不从事生产工作的时候,说明当时的社会生产以及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才可以使很多人不从事生菜劳动,而去从事军事工作。

       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提的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两个特点:

       一是铁制农具的发明,一是牛耕的使用

      我们知道往前的农业生产,远古时期的刀耕火种,是依靠火把土地弄松软,到了新石器时代用一些石头制作的或者骨头制作的农具翻土;到现在用铁制的、牛耕农作的方式,说明春秋时期农业生产能力倒是大幅的提升!

       经济的发展支撑了战争发生的可能性,而战争的发生某种程度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不过,当时的战争还起到了一个被动的积极作用,那就是当时处在中原的诸华、诸夏两个民族与周边的民族开始频繁往来,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流,促进了当时各民族的融合虽然说战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积极作用都是很被动的。

       不过,怎么说,战斗都是反人性的,都是对于人类社会有害的。

春秋时期的动乱,可以想象的是人们的生活一定存在很多的颠沛流离存在很多的生离死别。

       多了解历史上动乱的生活,也一定会让我们更加珍惜与爱护现在平静的日子。

       所以今天这段课程我想用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书《笑忘录》一段话作为结束,让我来为你朗读一下说明战争与平常日子直接的关系。:  

有一天夜里,周边大国的坦克侵入了他们的国家。这事情是如此地令人震惊、令人恐慌,以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能够去想其他的事情。是八月份,他们园里的梨子熟了。一个星期前,妈妈邀请药剂师来摘梨子。但是,药剂师没有来,也没有道歉说为什么没来。妈妈不能够原谅他,这让卡莱尔和马尔凯塔很恼火。他们指责她说,大家想的都是坦克,而你,你想的是梨子。后来,他们搬走了,在他们带走的记忆中,妈妈心胸狭窄。

可是,坦克真的比梨子更重要吗?随着时间的流逝,卡莱尔领悟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并不像他一向以为的那样显而易见,他开始暗自对妈妈的视野有了某种好感。在妈妈的视野中,前景是一个大梨子,背景上稍远的地方,是一辆比瓢虫大不了多少的坦克,随时可以飞走并且消失到视线之外。哦,是的!实际上妈妈是对的:坦克是易朽的,而梨子是永恒的。

实际上说的就是,战争是易朽的,而我们平常的日子是永恒的。



【课后作业】

1、春秋五霸是哪五霸?


2、“春秋三传”是指什么?



【上期课程作业答案】

1、A

2、 指事:是用一个符号表示某一个事物或者概念,比如“上、下”;

       象形:一定是一个名词;且一定是个独体字,比如“日、月”;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联合起来,从而成的一个新的字,比如“从、林” 

      形声:也是合体字,两个字组合,不过一个表声音,一个表示类别,比如:“柄”

       假借:本来没有这个字,但是找了别的字来代替,比如“我”

       转注:两个字彼此是彼此的解释,暂时只见两个,“考与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与人为善换位思考

    战争是易朽的,生活是永恒的。对这段话比较有共鸣。谢谢老师的分享!

  • 1376978xfgk

    老师能根据书本展开,清晰有趣。我很喜欢!

    复旦师叔林奇涵 回复 @1376978xfgk: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更多优质的内容呈现给大家。

  • 林中月_wm

    老师讲的非常好,值得收听

  • zakuzaku

    讲得很好,希望能继续做下去。

  • 吕健安

    希望更新快点

  • 13480837gks

    希望老师更新快些,我们学到隋唐了,想同步学习。

  • 江致和

    大家好( ゚∀ ゚)

  • 小傻子精神病

    林师叔

  • 听友192800080

    儿子很喜欢这种方式听阅。

  • 1369535lqiw

    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