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讲: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十三讲:北魏孝文帝改革

00:00
11:40

【课程正文】

北魏孝文帝改革


大家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是一个政权比较更迭,学起来也比较复杂的历史阶段。大家在学习过程不仅仅要掌握政权是如何更迭的,也要看一下各个政权之间的时间表。这样方便大家了解南北朝当时同期在的主要是什么政权,方便了解我们整个政治格局。当南方在经过东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政权更迭的时候,北方有一个政权叫做北魏,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个政权结束了十六国混乱的局面,在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主体在黄河流域)。北魏政权建立的时候,在南方就是南朝的第一个政权宋统治时期,历史在北魏的建立下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那么本节课我们重点要讲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这个时期而北方最重要的政治改革活动。我们今天讲这节内容,主体还是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淝水之战与前秦的灭亡;第二个重点说说北魏的政治,也就是北魏的孝文帝改革以及带来的影响。


首先,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是因为这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以少胜多的战争总是被我们记住。战争的双方分别是前秦与东晋。在十六国纷争的时候,前秦是一个非常实力强大的政权,在当时前秦的领土疆域最大,可以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地区。前秦的领土,东边到达东海、渤海地区,西边到达新疆所在的地区,北边到沙漠地区;所以实力很强劲。前秦当时的统治者苻坚因为有这样大的版图,他内心也是自信满满,想要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全国。苻坚组织了一支八十多万人的军队,浩浩荡荡信心满满准备向东晋进发。而应对的东边的东晋军队,只有八万名士兵前来迎战。最终却是东晋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那么东晋是如何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呢?主体上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当时前秦军队虽然有八十多万,但是这批人南下,不是一次性达到的,战线很难,力量实际也分散,到达前线的时候,其实只有30多万士兵。而且当时,隔着淝水这条河流,苻坚他们望着对岸的山,望着对岸的草木,以为都是东晋的士兵,内心也多少有些小惶恐。大家有听过一个成语叫做草木皆兵,这个成语就是来自于这里。这其实也说明,当时前秦对于东晋的军事实力并不了解,《孙子兵法》里面说,打仗要胜利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百战不殆的意思,就是打了很多场也不失败。前秦不了解东晋的军事情况,本身就很危险,加上把淝水岸边的草木误认作是士兵,前秦将领心目中稍微也有了一些不自信。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在两支军队正面交锋的时候,东晋将领提出来说,我们两支军队都在岸边,很难做战,这样,前秦军队能不能退后一些,然后东晋军队过河来跟大家一决高下。苻坚当时心里想,可以趁着东晋军队过河的时候,发动袭击,就能够将他们打败,所以认为好,就下令军队往后撤退。可是往后撤退,导致了一个问题,后面的士兵当时开始以为前面的军队往后撤,是不是前秦的士兵在前面被东晋的军队给打了。所以整个军队就手忙脚乱起来,发生一些踩踏行为,一经溃败就不可收拾了。晋军乘机就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打败了前秦军队。


这一场战争之后,前秦以失败告终。前秦的统治很快就分崩离析,北方再次回到混乱的局面中去。直到公元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格局。当时在北方,其实民族融合已经悄悄在潜移默化,各个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区别在慢慢减少,但是呢,鲜卑族因为内迁的时候比较晚,所以融合得还比较慢,不够了解汉族以及其他民族,在治理整个统治区域,就显得较为困难辛苦。所以当时北魏的太皇太后冯氏开始着手进行改革,冯氏去世后,孝文帝继续推动整体改革,取得了一些列民族融合的成效。那么具体孝文帝做了些什么类型的改革,我们需要一起看下。主体来说归结起来就是全面汉化。


孝文帝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迁都。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迁到了洛阳。这一次的搬迁,实际上促进了鲜卑族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这一次历史上记载大概动迁了108万的人口,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大规模的动迁了。当然,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很痛苦的,108万人就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去往新的地方,他们会怀念故乡的食物、怀念故乡的风景、怀念故乡的山水、还念故乡的小哥哥小姐姐。很多人都很思乡、都舍不得离开。所以孝文帝当时也考虑到这一点,他规定一些大臣呢,可以冬天居住在南边,夏天回到北方去,但其实这个政策很难实行,因为有大半年在皇帝身边工作,回了北方怎么能更好地工作呢?所以很多人就在南方落户了,孝文帝还规定一件事情是大臣去世了,不能归葬北边,只能在洛阳城归葬,所以慢慢的整个鲜卑族就融入偏南地方的汉族。


孝文帝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全面汉化政策的推行,他规定大家,不要讲鲜卑族的语言,要讲汉语;不要穿鲜卑族特色的衣服,要穿汉服;不要用鲜卑族的姓氏,而应该用汉姓(比如当时要求把姓步六孤改姓为陆,独孤改姓为刘等等,所以同学们要是有姓陆或者姓刘的同学,可能你们的祖先就是鲜卑族人);鲜卑族人应该要多跟汉族人结婚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下去,极大促进了北方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让民族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少了,民族之间的差异少了,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慢慢趋于和缓了。在北魏这个阶段,出现了各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不过历史上所有的改革都伴随着一些症痛,这个等你们学习到晚清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革命家谭嗣同的时候,谭嗣同说过,凡是革命都有流血,那么就先从我开始吧,也就是说所有的革命改革都是这样,孝文帝的改革也是如此。孝文帝如此推崇汉族,在鲜卑族的内部也还是有一批反对分子,所以北魏政权的通知期间一直有一些不愉快的阴谋以及政治活动在进行。北魏政权维持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后,在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


【课后作业】

1.魏孝文帝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影响力比较大的一次改革,其中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所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的哪一项改革措施

A. 采用汉姓

B. 改穿汉服

C. 与汉人通婚

D. 使用汉语


2、某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材料二: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


(2) 材料二所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3) 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4)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你哪些启示?




【上期课程作业答案】

1、C

2、(1)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原因: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④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加油alg

    师叔既然是专修历史,那么古文,通假字要读准哦~

  • 小瓶_lj

    更新太慢了!!!

  • 曹总牛皮

    应该是87万,

  • 梦落凌濛

    平城是今天大同,不是太原!要严谨啊,不能误导孩子

    复旦师叔林奇涵 回复 @梦落凌濛: 抱歉,确实口误说错,感谢批评,我们马上改正!

  • 云_e00

    刘姓有误,从汉开始,刘姓就是汉族主姓,怎么能说是少数民族后裔

    复旦师叔林奇涵 回复 @云_e00: 只是一部分人改姓刘了,所以说有可能

  • 在世界屋脊品康蒙郦林

    更新慢,八年级历史都讲到中国近代史了。

  • aedifier

    太不专业了,龟兹的龟读qiu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