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录﹉真实的亮剑精神!数千官兵面对优势敌军,不足百人不肯退

风云录﹉真实的亮剑精神!数千官兵面对优势敌军,不足百人不肯退

00:00
10:50

主播€/光影无忌
作者: 明德穷理
素以冷静沉稳著称的林彪,下了一道极为情绪化的命令
近年,网络上黑东北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东北是一个极为陌生的地域,但不妨碍他们黑东北。有一点被很多人忽略,那就是东北确实是一个相对独立,与传统中国核心区域隔绝的区域。
大兴安岭西南的山脉将东北与内地分割
仅有一条窄窄的辽西走廊与内地相连
笔者在上学时从来不需要抢假期回家的票,因为我要先到锦州,而从北京天津到锦州的火车基本上随时都有。有人这样形容锦州,锦州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华北,一头挑着东北。三大战役最先开打的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第一枪便是锦州战役。
对于锦州战役来说,胜负关键不仅在于锦州,还在于锦州西方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塔山。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国共两军在塔山打了一场无比惨烈的战役,胜负直接影响不远处锦州战役的走向,进而影响着辽沈战役,甚至会影响全国解放战争的进度。可以说,塔山这个小村庄,当时决定着中国的命运
一个小村庄为何如此重要
如果说锦州是挑着华北与东北的扁担,那么塔山就是这根扁担上最脆弱的一个点。在意识到解放军将要攻打锦州时,国民党军集结了11个师从葫芦岛出发增援锦州。他们面前有3条路,一是北上经过虹螺山区,但山区极为适合阻击;二是从打渔山岛沿海岸崎岖小路北上,这条路极为难走,大部队根本伸展不开;第三条路便是从塔山方向沿铁路公路直达锦州,这条路地势平坦,利于大部队开进。国民党军最终选择的就是走塔山。
东北野战军司令林彪也断定敌人一定会走塔山,塔山据锦州不过30里,一旦塔山被突破,与锦州城内10万敌人里应外合,攻锦大军势必损失惨重,只能丢弃所有重武器与给养撤退到北满。
这对东北野战军来说,意味着3年的积累化为乌有,关外的国民党军可以趁机撤到关内。而一旦东北的国民党军撤到关内,这支国民党最强大的兵力势必讲给关内的解放军带来大麻烦, 3月份制定的5年内胜利的目标恐难实现。
开局便是下风,胜负似乎并无悬念
塔山可能是最名不副实的地名,这里无塔无山地势平坦,从白台山、北山到海边的防御正面有12公里长,而这已经是葫芦岛与锦州间最窄一处。前沿阵地距离国民党军阵地不过一两公里,敌人在塔山南边的制高点上可以一览我军阵地。
让林彪为难的是,手下并没有足够的兵力,他手下的11个纵队加一大堆独立师看起来很庞大。然而12纵与10个独立师在看着长春的敌人,10纵加一个师阻击来自沈阳的敌人,主力5个纵队则在锦州外围准备攻城,1纵作为总预备队,用于塔山阻击战的兵力只有4纵、11纵与两个独立师。
其中吴克华的4纵承担最重要的正面阻击,11纵在4纵西侧掩护,两个独立师负责牵制敌人。塔山离锦州太近了,所以不能打解放军最擅长运动战,只能死守,这是最难打的仗,正所谓“宁攻三个山头,不守一个山头”。
林彪对塔山阻击部队的要求是:不应以本身伤亡与缴获多少计算胜利,而应以完成整个战役任务来看待胜利。4纵司令吴克华对部队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到底。敌人打到营部,营部就是1线,打到团部,团部就是1线…打到纵队部,纵队部就是1线…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口气也要完成任务。
但形势不容乐观,敌人集结了11个师,天上有飞机,海上有军舰,而且这其中不乏国民党战斗力强的部队。唯一能让解放军欣慰的是,虽然老蒋下了死命令,但负责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心不齐,并不都想去救援。
没有铺垫没有试探,上来就是决一死战
10月10日早上,阙汉骞指挥国民党军暂编62师、第八师、151师向解放军阵地扑来,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下,一线防御的34、36两个团巍然不动,死死的钉在阵地上,国民党军在付出1400余人的伤亡后停止了攻击。
侯镜如在10月11日到达塔山,与他一同来的还有国民党独立95师、92军21师、62军、39军。其中95师号称赵子龙师,老蒋派来督战的罗奇见其他人作战积极性都不高,便为95师揽下了主攻的任务。
10月13日,这一天被称为“对塔山存亡有决定意义的惊天动地的一天”,95师打法很简单,就是成营的排着队冲锋,前面死了后面顶上,一直顶到敌人阵地里。95师一度摸到了4纵的阵地中,但很快被打了回去。然而95师的顽强超乎解放军想象,打回去一波又上来一波,这些人似乎完全感受不到生死。双方一度在阵地里展开白刃战,一线阻击阵地的连队几乎全部阵亡。这一天,95师与4纵均付出上千人伤亡的代价,而塔山依旧在解放军手里。
14日,国民党军再次发动潮水一般的攻击,疲惫不堪的4纵一度被突破多处阵地,然而各怀鬼胎的国民党军互相缺乏支援,4纵组织多次反击,将失去的阵地夺回。15日,侯镜如决定休战一天,等第二天装甲部队到达再发动攻击。16日一名国民党军副团长从锦州逃到葫芦岛,告诉侯镜如锦州已经被攻克,范汉杰作了解放军的俘虏。此时攻打塔山已无意义,塔山阻击战以我军的胜利而结束。
《大决战·辽沈战役》中,当林彪接到了塔山危急,伤亡惨重的电话时,他说了句“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林总是个护犊子的人,十分珍惜战士生命,作战尽量避免大量伤亡。然而此时此刻,林彪却下了一个极富情绪化的命令,不是因为他失去了理智,而是塔山太重要了。
12师34团战后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称号,35团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团”称号,10师28团被授予“塔山守备英雄团”称号,4纵炮兵团被授予“威震敌胆炮团”称号。这几支部队的光荣称号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34团在阻击战后仅剩21人,35团也不足百人。一场战斗让一个纵队的4个团级单位获得荣誉称号,这在解放军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足以证明塔山阻击战意义的重大。
虽然伤亡主要来自4纵,但也不能否定11纵等部队的价值。没有他们的掩护,国民党军便可绕道4纵背后直接突击锦州。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就在于永远是集体荣誉在先,个人荣誉在后,团结一心去争取胜利。
回首塔山阻击战,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决定战场走向的战役中,起决定性因素的往往不是指挥官战前的精细布置、临场指挥的灵关一闪,或者异军突起的某个个人。而是一支军队最基本的素质,日复一日在训练场上的磨练,不厌其烦的思想教育。战士们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无比的强大。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前线的战士们已经无法接收上级的命令,甚至一线的连排级指挥官们也大部分阵亡了。战士们已经不是靠身体而是靠意志在战斗,一名叫宁吉高的战士双目失明,一名叫冯兆生的战士断了一条腿,两个残疾人一个压子弹一个射击,直到战死。
塔山阻击战间接帮助攻锦部队顺利拿下锦州,此后不到两个月时间了,国民党在东北的五十几万精锐灰飞烟灭。东北野战军入关时已是120万雄兵,从平津到海南岛一路横扫中国,原定于5年完成的目标一年就完成了。而这一切的结点就在于塔山,一个到现在仍然不起眼的小村庄,却推动历史向前跨了一大步。
塔山阻击战残酷的让人颤栗,甚至觉得毫无人性,可战争就是这样,我们不能用和平年代的生死观去衡量战争中的死亡。打内战是让人遗憾的,可我们应该感到幸运,中国人在每个时代都有无数愿意牺牲自己去追求民族未来的人。
正如基辛格所说:中国人一直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保护的很好。
——转载自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