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简述中国科学技术史
 2.77万

人文历史|简述中国科学技术史

留白_Cy留白_Cy

已经播放2.77万次

节目(149)

切换顺序
001 中国科技史的开端002 原始社会时期的重大技术发明(1)003 原始社会时期的重大技术发明(2)004 原始社会的技术发明及技术中的科学005 寓于技术中的科学(1)006 原始自然观(1)007 原始自然观(2)008 奴隶制出现推动技术发展009 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010 脑力劳动者的分化是科学产生的直接条件011 夏商周的天文历法等知识012 夏商周医药知识及农业技术013 西周的农业生产技术014 商周时期的建筑015 商周的城堡建筑及车辆制造016 商周的酿酒及制陶技术017 天命观及阴阳学说018 阴阳五行说019 封建制促进生产力及科技发展020 百家争鸣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021 铁器的使用022 《考工记》与车辆制作023 《考工记》记载的手工业技术024 《吕氏春秋》中的四篇农学论著025 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026 邗沟鸿沟《山海经》027 《禹贡》《管子》中的地理学知识028 天文历法029 筹算及《墨经》关于数学与时空知识030 《墨经》关于力学和光学知识031 生物学知识及巫医对立032 《黄帝内经》脏腑经络说及阴阳五行说033 战国时期关于万物本原问题的探索034 关于宇宙结构及唯物自然观035 秦汉时期的科技03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037 早期的数学著作及《九章算术》038 刘徽《海岛算经》及祖冲之圆周率039 太初历和乾象历040 元始历、大明历及古代历法体系特点041 天文仪器042 宇宙无限论与天象记录043 张衡的科学成就044 地图的制作045 地理著作046 秦汉农书及《齐民要术》047 秦汉时的通航运河048 水利建设049 秦汉时期的医药学050 汉代名医张仲景、淳于意和华佗051 魏晋时期的医药学及炼丹术052 炼丹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053 冶炼技术054 制瓷技术055 漆器和西汉麻纸056 蔡伦造纸057 造纸技术及纺织技术058 古代纺织机械059 马钧的创造发明及秦汉的建筑060 石窟与道路061 陆路交通及船舶发展062 航海技术及与东方各国的交往063 与西方的交流及唯心主义自然观064 唯物主义自然观推动科技进步065 秦汉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发展066 隋唐到元代的社会状况及农业发展067 隋唐到元代手工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068 “算经十书”简介069 宋元数学四大家070 历法发展的高峰071 恒星位置的测量072 天文仪器的制作和改进073 一行和郭守敬的成就贡献074 隋唐宋元时期的地志地图075 域外地理著作及唐宋地学知识076 大运河及农田水利建设077 农业生产和技术的发展078 农学著作079 官办医药机构及著作080 隋唐著名医家及著作081 寒凉派“火热说”与攻下派“攻邪说”082 “脾胃说”、“养阴说”及外科手术的发展083 针灸术、法医学及炼丹术084 炼丹术与化学085 火药的发明086 火药火器的西传087 指南针及印刷术088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089 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外传090 纺织技术和机械091 制瓷技术的发展092 冶金技术的进步及隋建大兴城093 城市建设094 佛殿佛塔建筑095 《营造法式》及赵州桥096 泉州洛阳桥和造船业097 造船技术098 和朝鲜及日本的交往099 和印阿欧的交往及沈括简介100 沈括《梦溪笔谈》及数学和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101 沈括的地学物理学成就102 沈括在生物医药学及其他方面的贡献103 唐代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自然观104 宋代王安石和张载的唯物主义自然观105 隋唐宋元科技发展情况106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及阶级矛盾激化107 明清科技发展及传教士来华108 明清对西方传入科技知识的态度109 乾嘉学派及洋务运动110 洋务运动及变法革新111 学制改革及学会组织112 明代天文数学失传及珠算出现113 西方天文学和数学知识的传入114 清初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梅文鼎及王锡阐115 乾嘉年间的数学家116 清代数学及明代音律117 明清声学及物理学118 明清物理及化学119 晚清化学及明清地志120 徐霞客游记121 明清地图地学知识122 中国近代地学123 近代地质学和《救荒本草》124 《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125 本草学和温病学说126 人痘接种法和方剂学发展127 西医西药及生物学知识的传入128 明清农学129 《农政全书》及明清水利130 治理黄河及建南京城131 北京城、园林及长城132 造船及航海133 冶金采矿技术134 其他工艺技术135 铁路的兴建136 詹天佑的贡献137 宋应星《天工开物》138 《天工开物》139 宋应星的思想140 明代的元气本体论141 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142 清末的思想143 近代改良主义思想144 明清科技发展史145 中国古代科技在历史上大多时间里居领先地位146 中国古代科技在世代相继中发展147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148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受到的制约149 科技发展历史的辩证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