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5189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董董悦读董董悦读

已经播放5189次

很多父母常说,我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未曾真正的感受过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菲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的研究发现: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但却并未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的回应,孩子就会迷失,也会疏远与父母的关系,而这使得父母更无从看见孩子。

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内心不断积累的缺失感,最终变成影响成年后的原生家庭问题。

因此,作者提出父母需要真正去看见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积极回应和主动看见的环境中,孩子内心得到全然的满足,才能在成年时形成一个健全的自我,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

节目(77)

切换顺序
第17章扭曲的数字革命~孩子为什么会有空洞感第17章 扭曲了的数字革命~我们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消息第16章:改变不了孩子,就尝试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第16章:自然管教的七条原则~要正面引导,不要错误示范第16章:鼓励孩子感受复杂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制止冲动行为第16章:自然管教的七条原则:积极的意愿比好的行为更宝贵第16章自然管教的七条原则~鼓励孩子倾诉,不是急于让他汲取教训第16章:自然管教的七条原则~出现问题,处理关系,而不是问题第16章:自然管教的七条原则~联系法,而不是分离法第16章:唤醒父母的教养直觉~父母更需要“被管教”第15章:让孩子知道自已被看见~不要强行亲近孩子第15章:让孩子知道自已被看见~培养别人无法取代的亲密感第15章:让孩子知道自已被看见~不给别人取代自已的机会第15章:让孩子知道自已被看见~先修复关系,再纠正行为第15章:让孩子知道自已被看见~无条件接纳孩子的需求第14章:让孩子归巢~给孩子一些可以抓住的东西第14章:让孩子归巢~友好地与孩子拉近关系第13章:孩子的社交问题~依恋竞争第13章:孩子的社交问题~同伴不能替代兄弟姐妹第13章:孩子的社交问题~和同伴交流无法提升孩子的自尊第13章:孩子的社交问题~同伴无法消除孩子的无聊感第13章:孩子的社交问题~孩子更需要依恋而不是朋友第13章:孩子的社交问题~多跟孩子玩并不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第13章:孩子的社交问题~害羞到底是不是缺陷第12章:成绩不佳~打开学习大门,先赢得孩子的心第12章:成绩不佳~依恋,最后的学习动力第12章:成绩不佳~逃避脆弱,就失去了试错的机会第12章:成绩不佳~综合能力,不成熟孩子欠缺的特质第12章:成绩不佳~依恋关系稳固,孩子才有勇气探索未知世界第12章:成绩不佳 ~父母应该看见第11章:扭曲的性意识第10章:欺凌问题~坚硬外壳下的脆弱生物第10章:欺凌问题~欺凌让孩子更不被看见第10章:欺凌问题~父母的角色越缺位,孩子越容易被伤害第10章 欺凌问题~欺凌是为了满足依恋的饥渴第10章 欺凌问题~得不到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变成欺凌者第10章 欺凌问题~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面临欺凌问题第9章 沮丧感和攻击性~亲子关系缺激发了孩子的攻击性第9章沮丧感与攻击性~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产生攻击性第9章 沮丧感与攻击性身为父母,应该看见第8章超龄儿童的学龄前综合征~孩子看不到父母,父母看不到孩子第8章超龄儿童的学龄前综合征~人格上要独立,情感上要先依赖第8章超龄儿童的学龄前综合征~成熟:分裂与凝聚的协奏曲第8章 超龄儿童的“学龄前综合征”~身为父母,应该看见第7章逃避感受~同伴关系本身,就是不安全的第7章逃避感受~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被同伴伤害第7章 逃避感受~与父母关系疏远的孩子,失去了天生的抗压保护第7章逃避感受~感知不到脆弱,也是一种心理创伤第6章 逆反心理~助力还是压力第6章 逆反心理~示威和屈服第6章逆反心理~虚假的独立第6章 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双重作用第6章 逆反心理~亲子关系减弱,逆反心理增强第5章 让关系得以归位~让孩子愿意为了父母努力第5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让父母成为孩子多引导者第5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第5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让孩子跟父母更亲近第5章 依恋,让关系归位~让孩子愿意听父母说话第5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支撑父母心甘情愿的原动力第5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第4章教养是一种权利关系~一边忽视孩子,一边给孩子贴标签第4章教养,是一种权利关系~关系赋予教养权利第4章 教养,是一种权利关系~天生教养权威的丧失第3章 原生关系、依念关系和替代关系~建立原生依念关系第3章:原生关系、派生关系和替代关系~情感出“外遇”第3章 原生关系、派生关系和替代关系~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第2章:依念关系,一切社交关系的基础~亲近和疏远第2章:依念关系,一切社交关系的基础~表面是背叛,内心是冲突第2章 依念关系,一切关系的基础~孩子需要在关系中找到方向第2章 依念关系,一切社交关系的基础~依念:关系中的地心引力第2章:依念关系,一切社交关系的基础~身为父母应该看见第1章: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孩子不说,不代表不需要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角色缺位,导向错位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行为问题的背后是关系问题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身为父母,应该看见推荐序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