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缘政治论》张文木著
 32.70万

《中国的地缘政治论》张文木著

岁月如歌zjc岁月如歌zjc

已经播放32.70万次

内容简介:
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所有教训和成就均离不开中国的地理版 图。中国版图既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 必须依托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民 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奋斗的结果。张文木编著的《中 国地缘政治论》 结合中国历史,论述中国地缘政治自身 的特点和规律。
全书分三部分: 部分从中国的地 理形势出发,对中 陆地缘政治分区域 进行了比较研究,论述了中国地缘政治的 优点和特点;第二部分论述中国与周边国 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互动规律和特点;第 三部分把目光转向中国西域,从西域地缘 政治角度论述丝绸之路与中国西域安全。
中国的地缘政治及其与周边 和地 区的互动,既是中国自身地缘政治自然演 变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自觉奋斗过程的 反映。整体地而不是局部地把握和认识这 些过程,研究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当 前中国 政治学建设及与此相关的 安全战略的研究,是有益的。
作者简介:
张文木,1957年生于陕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锻炼,自1979年起,相继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 公派赴印度尼赫鲁大学 政治系做访问学者,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著有《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 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修订版,2012年)、《印度 发展潜力及其评估——与中国比较》(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年)、《 视野中的中国 安全战略》(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2014年)、《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09年、2010年、2014年)、《 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2013年)。

节目(48)

切换顺序
结束语: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三、(五)东海是当前中国安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三、(四)4. 中国“大满贯”式的海外贸易赢利已近极限三、(四)3. 警惕“铁路路权论”的历史回潮三、(三) 回判断与预警三、(三)4. 兰州:西域咽喉在此间3. 从20世纪末开始,新疆恐怖分裂活动再次向喀什一线集结三、(三) 2. 喀什:影响中国西域安全的关键地区三、(三)喀什——兰州:稳定西北的战略线 1.历史经验三、(二)中国西域地缘政治特点及其稳定的关节点三、丝绸之路与中国西域安全二、(五)几点结论二、(四)人民:地缘政治中最能动的因素二、(三)中国与周边地缘政治互动棋谱中的“支抽国家”二、(二)10. 印度和伊朗——缅甸二、(二)10. 印度和伊朗——伊朗二、(二) 10. 印度和伊朗——印度二、(一) 9. 东南亚、西南亚二、(一) 8. 台湾地区(2)二、(一) 8. 台湾地区(1)二、(一) 7.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二、(一) 6. 黄海、东海和南海二、(一) 5. 日本二、(一) 3. 东北亚 4. 朝鲜半岛二、(一)1. 蒙古(一)中国的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互动的特点 1. 俄罗斯二、中国的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互动规律和特点 (一)一、(四)国都的功能及其变迁规律一、(三)4. 南方山地一、(三)3. 长江流域——大别山一、(三)3. 长江流域——襄阳一、(三)3. 长江流域——湖北地区一、(三)3. 长江流域——长江一、(三)3. 长江流域 ——东南江浙地区一、(三)3. 长江流域 ——四川盆地(5)一、(三)4. 长江流域 ——四川盆地(4)一、(三)3. 长江流域 ——四川盆地(3)一、(三)3. 长江流域 ——四川盆地(2)一、(三)3.长江流域 ——四川盆地(1)一、(三)2. 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一、(三)2. 淮河流域一、(三、)1. 黄河流域(3)一、(三)1. 黄河流域(2)一、(三)中国的内陆地缘政治的区域比较 1. 黄河流域(1)一、(二) 中国的地缘政治的优点和特点一、(一)中国的地理形势——与欧美比较一、中国的地缘政治及其持点书有生命——自序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