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游记(译文纪实)| 张震演播
 61.89万
VIP

东北游记(译文纪实)| 张震演播

译文有声译文有声

已经播放61.89万次

你乘坐的火车可能行驶在以沙皇命名的铁路上;你漫步而过的建筑不是佛教古寺,而是洋葱圆顶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你走过的大道两旁种着日本赤松;树木掩映之下,是殖民时期各国政府的办公楼,散发着浓浓的旧时代气息;你还可以去参观溥仪的“傀儡皇宫”,看看二战时期日本关押盟军战俘的地方;你站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飞行员俯冲轰炸过的大桥上,就是站在中朝边境上,跨越了鸭绿江。

17世纪早期,东北,开始比较频繁地出现在有记载的古代历史中。当时在世界的另一边,莎士比亚正在创作经典戏剧,英格兰的清教徒登陆普利茅斯岩,开始创建美国。

也许你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样的过往。而在我眼里,这些恰恰就是历史的印记,记录了东北的兴衰荣辱,也浓缩了现代中国的起落沉浮。

1993年,美国的人口普查不再把农民的数量算在统计范围内,只有不到2%的美国人居住在农村。但中国,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大概七亿人,还住在荒地这样的乡村。不过,这个数字正在直线下降:2000年以来,中国有四分之一的乡村已经悄然消失。

我很清楚,在东北,能够对中国的过去一探究竟。但没有料到,在荒地,我能一瞥这个国家的未来。

节目(64)

切换顺序
东北游记_01_冬至(1)东北游记_02_冬至(2)东北游记_03_冬至(3)东北游记_04_你来我往(1)东北游记_05_你来我往(2)东北游记_06_你来我往(3)东北游记_07_你来我往(4)东北游记_08_血浓于水(1)东北游记_09_血浓于水(2)东北游记_10_血浓于水(3)东北游记_11_血浓于水(4)东北游记_12_去日留痕(1)东北游记_13_去日留痕(2)东北游记_14_去日留痕(3)东北游记_15_去日留痕(4)东北游记_16_惊蛰(1)东北游记_17_惊蛰(2)东北游记_18_惊蛰(3)东北游记_19_谷雨(1)东北游记_20_谷雨(2)东北游记_21_谷雨(3)东北游记_22_朝圣之路(1)东北游记_23_朝圣之路(2)东北游记_24_朝圣之路(3)东北游记_25_火车开往满洲站(1)东北游记_26_火车开往满洲站(2)东北游记_27_火车开往满洲站(3)东北游记_28_火车开往满洲站(4)东北游记_29_火车开往满洲站(5)东北游记_30_火车开往满洲站(6)东北游记_31_隧道与岔路上的旧时空(1)东北游记_32_隧道与岔路上的旧时空(2)东北游记_33_隧道与岔路上的旧时空(3)东北游记_34_隧道与岔路上的旧时空(4)东北游记_35_夏至东北游记_36_三姨的歌谣(1)东北游记_37_三姨的歌谣(2)东北游记_38_三姨的歌谣(3)东北游记_39_傀儡(1)东北游记_40_傀儡(2)东北游记_41_傀儡(3)东北游记_42_傀儡(4)东北游记_43_占后余波(1)东北游记_44_占后余波(2)东北游记_45_占后余波(3)东北游记_46_占后余波(4)东北游记_47_占后余波(5)东北游记_48_占后余波(6)东北游记_49_大暑(1)东北游记_50_大暑(2)东北游记_51_大暑(3)东北游记_52_通往工人村的断桥(1)东北游记_53_通往工人村的断桥(2)东北游记_54_通往工人村的断桥(3)东北游记_55_立秋(1)东北游记_56_立秋(2)东北游记_57_立秋(3)东北游记_58_大连的展示柜(1)东北游记_59_大连的展示柜(2)东北游记_60_霜降(1)东北游记_61_霜降(2)东北游记_62_霜降(3)东北游记_63_大雪(1)东北游记_64_大雪(2)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