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1.23万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顺其自然王丽顺其自然王丽

已经播放1.23万次

关于本书首先回顾了依恋的文献,着重强调早期经验对于成人的心理健康和关系的影响。Wallin将依恋的关键原则与神经科学、创伤研究、关系(取向)的心理治疗以及有关觉察的心理学整合起来,进一步发展出一个通过关系促进转化的治疗模型。他说明了如何对干预进行”量体裁衣“,以贴合患者的依恋需求,帮助他们建立早期关系未曾提供的内化的安全基地。生动的临床材料帮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并治疗一系列被带入治疗中的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关系问题以及自杀等。本书通过展现聚焦于非言语互动的临床应用,描述了针对患者的情绪反应以及身体体验而工作的强有力的技术。同时本书还探索了治疗师如何利用自己的主观性体验、对活现的觉知以及对身体的关注,来呈现患者无法言说的以及解离的体验。

节目(94)

切换顺序
1.关于本书2.中文版作者序3.第一章-依恋和变化4.第一部-第二章.依恋理论的基础(1)5.第一部-第二章.依恋的理论基础(2)6.第一部-第三章.Mary Main心理表征元认知和依恋访谈(1)7.第一部-第三章.Mary Main:心理表征元认知和成人依恋访谈(2)8.第一部第三章Mary Main:心理表征、元认知和成人依恋访谈(3)9.第一部-第四章.Fobagy和前锋(1)10.第一部-第四章.Fobagy和前锋(2)11.第一部-第四章.Fobagy和前锋(3)12.第二部.依恋关系和自我的发展13.第五章.自我的多元维度(1)14.第五章.自我的多元维度(3)15.第五章.自我的多元维度(3)16.第五章.自我的多元维度(4)17.第六章.依恋体验的多样性(1)18.第六章.依恋体验的多样性(2)19.第六章.依恋体验的多样性(3)20.第六章.依恋体验的多样性(4)21.第七章.依恋关系如何塑造自我(1)22.依恋关系如何塑造自我(2)23.第七章.依恋关系如何塑造自我(3)24.第三部.从依恋理论到临床实践25.第八章非言语体验和未经思考的已知—进入自我的情绪核心(1)26第八章.非言语体验和未经思考的已知—进入自我的情绪核心(2)27.第八章非言语体验和未经思考的已知—进入自我的情绪核心(3)28.第八章非言语体验和未经思考的已知—进入自我的情绪核心(4)29.第九章.自我对于体验的姿态:嵌入、心智化和觉察(1)30.第九章.自我对于体验的姿态:嵌入、心智化和觉察(2)31.第九章.自我对于体验的姿态:嵌入、心智化和觉察(3)32第九章.自我对于体验的姿态:嵌入、心智化和觉察(4)33.第九章.自我对于体验的姿态:嵌入、心智化和觉察(5)34.第九章.自我对于体验的姿态:嵌入、心智化和觉察(6)35.第九章.自我对于体验的姿态:嵌入、心智化和觉察(7)36.第九章.自我对于体验的姿态:嵌入、心智化和觉察(8)37.第九章.自我对于体验的姿态:嵌入、心智化和觉察(9)38第十章.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1)39第十章.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2)40.第十章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3)41第十章.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4)42.第十章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5)43.第十章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6)44.第十章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7)45.第十章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8)46.第四部:心理治疗中的依恋模式47.第十一章.打造发展的熔炉(1)48.第十一章打造发展的熔炉(2)49.第十一章打造发展的熔炉(3)50.第十一章打造发展的熔炉(4)51.第十一章打造发展的熔炉(5)52.第十一章打造发展的熔炉(6)53.第十二章冷漠型患者:从隔离走向亲密(1)54.第十二章冷漠型患者:从隔离走向亲密(2)55.冷漠型患者:从隔离走向亲密(3)56.第十二章冷漠型患者:从隔离到亲密(56)57.第十三章迷恋型患者:为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1)58.第十三章迷恋型患者:为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2)59.第十三章迷恋型患者:为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3)60.第十三章迷恋型患者:我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4)61.第十三章迷恋型患者:为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5)62.第十三章迷恋型患者:我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6)62.第十三章迷恋型患者:为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6)63.第十三章迷恋型患者:为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7)64.第十四章未解决型患者:治愈创伤和丧失的患者(1)65.第十四章未解决型患者:治愈创伤和丧失的伤害(2)66.第十四章未解决型患者:治愈创伤和丧失的伤害(3)67.第十四章未解决型患者:治愈创伤和丧失的伤害(4)68.第十四章未解决型患者:治愈创伤和丧失的伤害(5)69.未解决型患者:治愈创伤和丧失的伤害(6)70.第五部 使临床焦点清晰化71.第十五章非言语领域(之一):针对唤起与活现而工作(1)72.第十五章非言语领域(之一):针对唤起与活现而工作(2)73.第十五章非言语领域(之一):针对唤起与活现而工作(3)75.第十五章 非言语领域(之一):针对唤起与活现而工作(5)74.第十五章非言语领域:针对唤起与活现而工作(4)76.第十五章非言语领域(之一):针对唤起与活现而工作(6)77.第十五章非言语领域(之一):针对唤起活现而工作(7)78.第十五章非言语领域:针对唤起与活现而工作(8)79.第十六章非言语领域(之二):针对身体而工作(1)80.第十六章非言语领域(之二):针对身体而工作(2)82.第十六章非言语领域(之二):针对身体而工作(3)82.第十六章非言语领域(之二):针对身体而工作(4)83.第十六章非言语领域(之二):针对身体而工作(5)84.第十七章心智化和觉察: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1)85.第十七章心智化和觉察: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2)86.第十七章心智化和觉察: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3)87.第十七章心智化和觉察: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4)88.第十七章心智化和觉察: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5)89.第十七章心智化和觉察: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6)90.第十七章心智化和觉察: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7)91.第十七章心智化和觉察: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8)92.第十七章心智化和觉察: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9)93.第十七章心智化和觉察: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10)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