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原文朗读版
 2.43万

《黄帝内经素问》原文朗读版

伏羲岐黄之道伏羲岐黄之道

已经播放2.43万次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举凡养生气功之理论;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及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为主而又望闻问切全面论述之诊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等均有较详之论述。齐梁医家全元起曾对此书加以注释,其时第七卷已亡佚。唐王冰得先师张公秘本,补其所亡,广为次注,扩为24卷,因而流传。

节目(81)

切换顺序
51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高质量]52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高质量]53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高质量]54针解篇第五十四 [高质量]55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高质量]56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高质量]57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高质量]58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高质量]59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高质量]60骨空论篇第六十 [高质量]61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高质量]62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高质量]63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高质量]64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高质量]65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高质量]66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高质量]67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高质量]68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 [高质量]69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高质量]70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高质量]71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高质量]72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高质量]73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高质量]74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高质量]75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高质量]76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高质量]77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高质量]78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高质量]79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高质量]80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高质量]81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高质量]01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高质量]02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高质量]03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高质量]04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高质量]05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高质量]06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高质量]07阴阳别论第七 [高质量]08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高质量]09六节藏象论第九 [高质量]10五藏生成论第十 [高质量]11五藏别论第十一 [高质量]12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高质量]13移精变气论第十三 [高质量]14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高质量]15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高质量]16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高质量]17脉要精微论第十七 [高质量]18平山气象论篇第十八 [高质量]19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高质量]20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高质量]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高质量]22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高质量]23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高质量]24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高质量]25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高质量]26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高质量]27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高质量]28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高质量]29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高质量]30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高质量]31热论篇第三十一 [高质量]32刺热论篇第三十二 [高质量]33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高质量]34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高质量]35疟论篇第三十五 [高质量]36刺疟篇第三十六 [高质量]37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高质量]38咳论篇第三十八 [高质量]39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高质量]40腹中论篇第四十 [高质量]41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高质量]42风论篇第四十二 [高质量]43痹论篇第四十三 [高质量]44痿论篇第四十四 [高质量]45厥论篇第四十五 [高质量]46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高质量]47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高质量]48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高质量]49脉解论篇第四十九 [高质量]50刺要论篇第五十 [高质量]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