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未来的自己
 6611

给未来的自己

点点飞红雨点点飞红雨

已经播放6611次

节目(159)

切换顺序
2-幼儿园入园式时发生的事1-逝去的弟弟3-爸爸盖的大房子4-爸爸和妈妈,在松山相遇5-在篠山开齿科诊所6-继承了家业的伯父7-遗传了爸爸的性格8-男孩子,一样可以哭9-中学生,真了不起10-篠山这样一个宇宙13-微弱的抵抗12-撒了谎,无精打采11-拿手的科目是数学和语文15-与岩波文库相遇14-特别的照顾16-比起文学,更喜欢故事17-哥哥们的读书指导18-从电影看欧洲文化19-妈妈的《万叶》、《古今》争论20-中学时代的读书22-把雅雄哥哥的《德米安》给丢了21-神话和传说故事23-与西方音乐相遇24-青春时代的歌25-当了军医的二哥26-我怕死27-给爸爸的信,爸爸的决断28-没想到的结果29-中学时期的恋爱观31-矛盾的爱国少年30-又轮到爸爸出场了32-动员、空袭、原子弹33-战败时34-瞄准大学入学考试35-充满希望的时代到来了37-决定进京大数学系的理由36-工专时代的学友38-从自卑感起步40-雅雄哥哥,进京大动物学系39-办“河合学堂”买长笛41-别漏掉老师的自言自语43-下决心休学42-跟“女王”结婚是不可能的44-当高中老师的话,必定是超一流的45-京大交响乐团的花絮46-没人理你,反倒是好事48-河合流的电影讨论会47-宫泽贤治和电影49-休学后的一年50-高炉之火永不熄灭52-因质数“17”当选自治会委员51-难得的辉煌记忆53-体验到跟“学生运动”的偏离54-各自的发展方向55-学着心理学的教师生活56-一生中最好的时光57-比起出人头地,还是好好活着58-也教过可爱的初中学生60-向高桥雅春学习罗夏墨迹测试59-在实验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夹缝中61-测试前思考的效果62-痛感对人的理解和肤浅63-京都罗夏研究会64-当时的心理学的趋势65-总得有人来做67-京大也有了变化的征兆66-当了天理大学的讲师68-罗杰斯的“非指导咨询”69-先决条件是要了解人70-给布鲁诺·克洛普佛的信71-伯丁教授的课程72-为了留学猛练英语73-第二次挑战,终于取得了富尔布莱特奖学金75-越是身边的事情,越是搞不清楚74-河合隼雄是双胞胎?76-日本临床心理学的黎明期77-临床心理学会的气氛79-“一下下”四重奏乐队78-有关木偶戏和表演81-克洛普佛的课让人感动80-音乐会和乌冬面的比较82-读荣格的入门书83-接受斯皮格尔曼的分析84-1美元的分析费85-你到荣格研究所去吧86-学科的讲座和考试87-教师的力量88-成为克洛普佛的助手89-助手制度90-痛切地体验到自己是日本人93-阿帕支族的巫师91-日美思考的原理不同92-捡到匈牙利硬币的梦95-美术馆巡游94-跟洛杉矶交响乐团的人学长笛96-不管怎么说,做了不少事97-用英语学德语98-迅速决定99-不是近代科学,而是现象学的接近法100-自我强度101-克洛普佛发怒的威力102-用罗夏测验推算生存年数103-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共时性104-荣格派在美国属于少数派105-为了成为国际一流的人107-既然拿着奖学金106-60年代初期在瑞士留学的意义108-1法郎的书立110-至少三年的必修课程109-接待日本人111-没有入门教育的开始112-自己选择分析师113-各个领域的领头人来上课114-冯·弗兰茨学生的讲座116-心理学各种流派和平共处117-到精神病院实习118-实践孕育出理论115-可变的规则119-什么时候接受中期考试120-冯·弗兰茨和乌鸦的梦122-凄惨的宗教考试121-又一种共时性123-五个当事人剩下一个了124-占卜125-通过追求阿尼玛原型来确立男性形象126-跟日本人当事人的不合拍127-“日本灵魂到哪里去了?”128-当事人的自杀未遂129-做分析拿钱130-督导的难点132-从每一个人的做法中学到的东西131-督导的难点133-自己开辟道路134-在萨尔茨堡学德语135-梦领我走向日本神话136-脱口而出的“太阳的女神”137-写诗和叙事138-读《一片阴影》139-给尼金斯基夫人当日语教师140-与精神分裂的丈夫在一起141-到宾斯万格那里去142-和尼金斯基夫人之间印象深刻的谈话143-珂勒先生144-关于双语145-资格论文的题目146-尤兰德·雅可比147-如何理解荣格,面对面的论战149-是谁安排了这些?148-资格审查会议,还是激烈论战150-自己心中的“天照大神”151-进荣格研究所的必要条件152-说“不要资格”,其实还没脱离日本式153-家庭、朋友154-如何看“学派”155-与箱庭疗法的卡尔夫女士的相遇156-日本人对箱庭疗法的贡献157-荣格和东方158-最后159-后记(完)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