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童谣儿歌腊八简短

有关民间风俗的童谣
1个回答2024-02-08 13:11

1、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解释:旧时生活贫困,进了腊月喝上腊八粥,意味着离年就不远了,孩子们就会期盼。接下来的时间里,大人们会买新衣,打扫卫生,还要准备过年要吃的食品。大年初漏埋配一、初二家家户户的人们都要出去拜年,歌谣描述就是这一系列的场景。

2、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解释:祭灶是过年时的旧俗,一祭液肢完灶,离年就更近了。这时候,孩子们不仅可以吃到关东糖,戴上喜欢的花绳,还可以上街去买各种各样的鞭炮。老人们也要在新年到来的时候为自己添置新衣,去迎接崭新一年的到来。

3、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解释:过年的时候孩子们都变得很乖,一个挨一个地给老人们磕头。老人们则笑容满面地看著自己的孙子、孙女,每个要发给一个小红包,以求孩子们平安吉祥,有些孩子脸小,没有要到压岁钱还会使小性子,转身就离开不再答理你。

4、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灯,看花炮。小娃娃,长一岁,走路不用妈妈抱。

解释:新年到来,手里拿着花灯,看着外面鞭炮齐鸣,小孩子又长了一岁,不再用妈妈抱着自己就能行走了。

5、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方饺;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扫;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冬至到,冬至到,返指这一夜,最长了;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腊月到一月的民俗和节日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4-26 09:49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 祭灶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短一些民谣童谣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1 12:33
花儿笑
天上星星一颗颗
地上花儿一朵朵
星星眨眼花儿笑
笑得花儿弯下腰

小鸭子
小鸭子,嘎嘎嘎
黄黄嘴巴扁脚丫
小鸭嘎嘎找妈妈
我把小鸭带回家

折纸船
折纸船,折纸船
折只纸船进水湾
放上几粒红豆豆
漂到岸边卸下船
民俗童谣有什么!!
1个回答2023-10-26 22:09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简弊,外婆买条鱼来烧。
头勿熟,尾巴焦,盛在碗里吱吱叫,吃拉肚里豁虎跳。
跳啊跳,一跳跳到卖鱼桥,宝宝乐得哈哈笑。
在一个没有一做咐漏丝光线的正方形屋子里,4个人一人站在一个屋子纯烂里的墙角。一个人顺着墙壁往前走,摸到那个墙角的人后站着不懂,被摸到的人顺着灵异面墙去摸下一个人,摸到后站着不动,被摸到的人往前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0 19:06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民间习俗有:祭灶、大扫除、沐浴理发、贴窗花、吃糖瓜等。

一、祭灶

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二、扫尘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

三、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四、贴窗花

窗花贴在打扫过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五、吃糖瓜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的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扩展资料:

过小年的地方禁忌:

1、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

2、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3、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在农历12月25日这一天,台湾是忌讨债的。

4、小年后的几天,农村都会蒸馒头准备过年,但是不宜施舍给他人,因为这些馒头是要先用来祭祖祭天的。



民歌童谣短一些四句最好?
1个回答2024-04-28 13:06

1、小耗子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吱吱叫奶奶,奶奶不肯来,叽里咕噜滚下来。2、娶了媳妇忘了娘。小麻喳,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烙油饼,卷砂糖,媳妇媳妇你先尝。3、小松鼠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找不着,找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4、大骆驼骆驼骆驼志气大,风吹日晒都不怕。走沙漠,运盐巴,再苦再累不讲话。5、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6、大蜻蜓大蜻蜓,绿眼睛,一对眼睛亮晶晶,飞一飞,停一停,飞来飞去捉蚊蝇。7、小鸭子小鸭子,一身黄,扁扁嘴巴红脚掌。嘎嘎嘎嘎高声唱,一摇一摆下池塘。8、庆六一儿童节,是六一,小朋友们真欢喜。又唱歌来又跳舞,高高兴兴庆六一。9、花猫照镜子小花猫,喵喵叫,不洗脸,把镜照,左边照,右边照,埋怨镜子脏,气得胡子翘。10、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呱,水里游,岸上爬,吃害虫,保庄稼,人人都要保护它。11、花儿好看我不摘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人人都说我真乖。12、红绿灯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红灯亮,停一停,绿灯亮,往前行。13、老虎学爬树小松鼠,教老虎,学什么?学爬树。记得教上树,忘了教下树,害得老虎下不了树,抱紧树干大声哭。14、扁担长板凳宽扁担长,板凳宽,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偏要绑在板凳上。也不知扁担绑在了板凳上,还是板凳绑在了扁担上。15、凤凰山上凤凰台凤凰山上凤花香,凤凰台上落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黄凤凰。

短一些民谣童谣有哪些
1个回答2023-10-27 04:47
花儿笑
天上星星一颗颗
地上花儿一朵朵
星星眨眼花儿笑岁哪
笑得花儿弯下腰

小鸭子
小鸭子,嘎嘎嘎
黄黄嘴巴扁脚丫
小鸭嘎嘎找妈妈脊清
我把小鸭带回家

折纸船
折纸船,折纸船
折只纸船进水湾
放上几粒红豆豆
漂到岸边卸下樱雀前船
短一些民谣童谣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0-13 13:30
花儿笑
天上星星一颗颗
地上花儿一朵朵
星星眨眼花儿笑
笑得花儿弯下腰
小鸭子
小鸭子,嘎嘎嘎
黄黄嘴巴扁脚丫
小鸭嘎嘎找妈妈
我把小鸭带回家
折纸船
折纸船,折纸船
折只纸船进水湾
放上几粒红豆豆
漂到岸边卸下船
过年民俗的歌谣
1个回答2023-02-03 01:25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傻闺女请女婿,小外孙也跟去。笑呀笑,唱呀唱,闹呀闹,跳呀跳,新年要来到。闺女要花戴,男孩要放炮,小闺女吓一跳,快快逃,炮伤人不得了。老奶奶说:女孩可爱手头巧,男孩上房爱爬高,老爷爷过年要戴皮毡帽,老奶奶过年要穿花棉袄,小闺女过年戴红花好,小男孩手扬香火去放炮。过年平安要走顺道,老
瑞安童谣、民歌,方言、谚语,俗语
1个回答2024-03-08 07:48
邮递员进门——带信的来了

卤煮鸭子——肉烂嘴不烂

吹鼓手吃饭——顾吃不顾吹

吹鼓手掉进井里——想(响)着想(响)着下去了

吹鼓手坐宴席——顾吃不顾吹

吹口哨过坟场——自己给自己壮胆(比喻本来心虚,有所畏惧,却设法使自己镇静,以增加自己

的勇气和胆量)

吹鼓手赶集——没事找事(比喻自找麻烦,自寻烦恼)

吹喇叭扬脖——起高调(比喻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

吹胡子瞪眼——气到极点

吹起来的肥皂泡——不攻自破

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春天的竹笋——节节向上

春天的石榴花——心红

此地无银三百两——泄露了天机

锤砸铁砧——响当当(比喻本事过硬,远近闻名,很有影响)

春天的蜜蜂——闲不住(比喻热爱劳动)

从小没娘——说来话长(比喻有很多话要说)

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比喻眼光狭窄,认识人不全面)

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0:0)

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矮子坐高凳——上下两难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接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

接着脑袋往火炕里钻——憋气窝火

接着龙头喝水——勉强不得(比喻不能强迫人去做不愿做的事)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矮子爬坡——贪便宜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安禄山起兵——反了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

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