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作文美文

《一棵开花的树》原文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6-19 17:16

《一棵开花的树》作者: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诗的开头写“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这一句说明“我”对他是一见倾心。为此,“我”幻想这是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的结果。可以想象“我”是多么地虔诚,遇到自己喜欢的人,那颗跳动的心又是多么地不安啊!第一段读完,我们可以想象出这个怀春少女的期盼、渴求的心情。

第二段,由于我的虔诚感动了佛,佛于是把我化作一颗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这说明“我”的生活已经不能没有他,甘愿化作一棵树,一棵不能动的树,默默地等着、等着。为了吸引“我”喜欢的人,特意在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希望引起他的注意。那美丽的花啊!朵朵都是主人公前世的盼望,这时的“我”虽然承受着暗恋的痛苦,但却是饱含希望的,希望有那一天,你能走近“我”,靠近“我”。

第三段一开始便写他走近“我”了,他终于走近“我”了,啊!“我”的心一定在颤抖,不信,你看那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主人公此刻一定是紧张吧!读到此,我们也捏了一把汗,默默祝福她,希望她能如愿以偿。但是接下来的一个“而”字将“我”的希望击得粉碎,你终于无视地走了,原来你的走近只是因为“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你终于无视地走了。也许你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在意“我”,而此刻的“我”一定是失落之极吧!犹如从天上掉到地上一般,心如死灰,那朵朵盼望的花都已凋零。最后一句作者将花瓣比作凋零的心,真是恰到好处,是诗的收尾,亦是一段单相思恋情的结局。那凋零的心,一定还在滴血吧!




急需几则国外趣闻(最好中英文互译)
1个回答2024-06-19 17:16
以雨计时的城市 在巴西的巴拉拉城,居民们是以下雨的次数来计算时间的。因为在那里,每天下雨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所以人们计时,总是说上午的第几场雨或下午的第几场雨。

同时就寝的城市 每天晚上,英国古城里彭市的中心广场,有专人吹响号角,命令市民立即停止交往、娱乐、买卖商品以及读书学习等活动,各自回家就寝休息。这一传统始于1099年。在过去漫长年月中仅有一夜违例,这是因为当时有个盗贼将号角窃卖给了一家旧货店,不过次日号角就“物归原主”了。

必须微笑的城市 美国爱达荷州的波卡特洛市,在1948年通过了一项法令,规定全市居民均不得愁眉苦脸,违者要到“笑容检查站”学习微笑。这条法令旨在鼓励市民以乐观的态度面对逆境。现在该市自称是美国的“微笑之都”,并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微笑节”。
元朝时期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6-19 17:15
一、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监国托雷第四子,宪宗蒙哥之弟,蒙古尊号“薛禅汗”。忽必烈在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后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定都大都。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忽必烈在大都病逝终年80岁,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二、铁木真:

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
随心所欲的英文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6-19 17:14
随心所欲[suí xīn suǒ yù]
arbitrarily; follow one's bent [inclinations]; ...
as one pleases; at one's [one's own] sweet will; at one's pleasure
求美食的图片,并简要说出做法。
1个回答2024-06-19 17:13

红枣鸡蛋发糕

鸡蛋打入盆,直接加入清水、酵母粉、白砂糖,用蛋抽搅拌3分钟左右(耐心好的话,也可以一样一样加,先加白糖,打匀后再加溶化了发酵粉的水,搅拌均匀)

2.加入面粉,搅拌均匀,加入1/3的红枣肉拌匀,到入耐高温的碗中(碗中铺一层油纸,不铺的话刷层色拉油也可以)

3.盖上一张保鲜膜,放30几度的温度中发酵50分钟(现在是夏天,发酵刚刚好,我做的时候那天大概室温38,大概45分钟发好了)

4.看到发酵到1倍高度的时候,就撒上剩下的2/3红枣肉,入蒸锅,中大火蒸40分钟,中途不要开盖子

5.蒸好后焖个5分钟就可以出锅的,蒸的时间不够的话容易夹生发粘,蒸好的发糕中间是略突起的,如果是凹的话,那是发酵过头了,可能会略酸,但也能吃的

商汤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6-19 17:12
  1、人物简介
  商汤(生卒年不详),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商丘人,汤是契的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部落首领。
  2、人物生平
  商汤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联盟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方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南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建号为商,建立奴隶制国家,商汤成为商朝开国君主。
  3、个人著作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
明朝第一批进士?
1个回答2024-06-19 17:11

永乐十六年(1418年)

戊戌科殿试金榜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

李 骐- 刘 江 - 邓 珍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75名

周 叙 - 董 璘 - 杨 珙 - 褚思敬 - 尹凤岐 - 秦 初 - 陈 询 - 罗坤泰 - 邬 逊 - 谢 泽

徐 律 - 周懋昭 - 邹 凤 - 王 宪 - 董 和 - 朱 瑛 - 严 贞 - 周 礼 - 舒本谦 - 胡文善

陈 善 - 王 暹 - 刘 英 - 习嘉言 - 刘 仪 - 万韫辉 - 黄 裳 - 吴 源 - 刘礼让 - 程 钫

方 辂 - 陈 蓁 - 黄 门 - 周得琳 - 龚 璧 - 蔡 穟 - 郭 廉 - 陈 纪 - 朱孟得 - 林 柰

沈 理 - 邓 敬 - 倪 鼎 - 幸 实 - 袁 方 - 张 震 - 冯 敬 - 梁广成 - 陆 坦 - 易 ?

张 聚 - 王 宾- 刘 永 - 陈 祚- 甄 譓 - 刘 善 - 莫绍贤 - 栾 瑄 - 曾 泉 - 葛 昂

邹 祥 - 何 善 - 张 政 - 曾 济 - 范宗渊 - 郑 宪 - 金 诚 - 刘 性 - 李子恢 - 郑 源

夏 时 - 李居正 - 王 琎 - 王 靖 - 徐 智 - ---

小说男主性格。。。
1个回答2024-06-19 17:11
很多啊 比如说小白 单纯 阳光 给人以温暖
或者是至死不渝的守护 比如我看过一句话 王子的使命是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骑士的使命 就是为了守护这份幸福 战死沙场
也可以是 比较暴躁 别扭 爱脸红 霸道 不懂表达自己感情的那种
其实男主不能只有这一种单一的性格 比如说看似无情实则最重情 看似多情实则专一
或者很可爱 又很霸道 然后还爱脸红 有时还很单纯
都可以啦 最重要的是 你想怎样写
请问顾姓有什么渊源啊?
1个回答2024-06-19 17:10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己姓昆吾氏。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子叫吴回为祝融黎之弟,也为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生了六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今河南许昌东),后代便是昆吾氏。夏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称顾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国之一。夏末顾国被商汤攻灭,散居各地的顾伯子孙便以国为氏,称顾氏。 2、出自越王勾践的后裔。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后人以国名命氏,称为越氏。春秋末年,越国常与吴国交战,公元前494年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后终于公元前473年攻灭吴国,并向北扩展,成为霸主。战国时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经秦至汉,传至勾践的7世孙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闽越族首领,因助刘邦灭项羽有功,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俗号东瓯王。后来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会稽,其支庶子孙以其封号的第一字为氏,称顾氏。史称顾姓正宗。 二、迁徙分布 今江苏省有顾山,地当无锡、江阴、常熟交界处,很可能因顾国移民迁居而得名。据宋人所载,顾氏"初居会稽,汉有顾翱者,事母孝,母喜食雕胡(即菰米,长于池沼),徙居太湖(跨江苏、浙江二省)。湖中自生雕胡,得以养母。"。三国时顾徽居盐官(今浙江海宁)。顾徽的12世孙顾胤,仕唐,封余杭公。唐代还有虞部郎中顾云,为池州人(今安徽贵池)。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唐以后,由于官职调迁等原因,顾氏不断向南北各地播迁,至明代,不仅分布于今山东、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陕西、山西、河北、内蒙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但是,综观顾氏家族顾姓历史名人大多出自南方,尤其是江苏。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三绝堂":唐朝顾恺之,才绝、画绝、痴绝(痴是专心画画,好象呆子),时人称他有三绝。 顾姓又以"会稽"为其堂号。 【郡望】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分及福建全省。顺治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武陵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相当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 四、历史名人 顾炎武:大思想家、学者。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等,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为我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学者之一。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 顾恺之:东晋画家。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他和师法他的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他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顾宪成:明代人,人称东林先生。曾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和赵南星、邹元标号为三君。他们议论朝政人物,并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形成一个集团,就是历史上的东林党。 顾野王:南朝梁陈时,训诂学家、史学家。著龟占侯,虫篆奇字,无所不通。有《玉篇》三十卷。 顾 璘:明代文学家、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风调胜,与同里陈沂、王韦号为"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 顾祖禹:清代历史地理学家。他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一书,记叙了历朝疆域、政区的演变,是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名著。 顾 况:唐朝诗人。善画山水,其诗同情人民,针砭时弊,后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