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征文红岩

岩石的特征
1个回答2022-09-15 14:50
岩浆岩:花岗岩
沉积岩:石灰岩、砂岩
变质岩:大理岩
变质岩有哪些,变质岩特征
3个回答2023-01-24 15:10
变质岩的特征,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岩石重结晶明显,二是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别是在一定压力下矿物重结晶形成的片理构造。变质岩和火成岩相比,一般讲二者虽都具结晶结构,但前者往往具有典型的变质矿物,且有些具有片理构造,而后者则无。变质岩和沉积岩相比,其区别更加明显,后者具层理构造,常含有生物化石,而前者则无。同时,在沉积岩中除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外,一般不具结晶粒状结构,而变质岩则大部分是重结晶的岩石,只是结晶程度有所不同。
混合岩的特征
1个回答2023-03-16 16:18

混合岩的矿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定向排列。混合岩中含有不同比例的基本未变或变化较小的原岩组分或“古成体”和新生组分或“新成体”。原岩组分活动性一般较差,而新生组分多属活动组分。在原岩组分中除不同成分的长石或一定的石英外,常含较多的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铁镁矿物。新生组分一般主要由长英质或花岗质,有时由含钾、钠等的流体交代原岩组分而生成。其中有的来源于附近的花岗质侵入体,有的可能来自更远或更深的地方。有时这种新生组分主要是原岩经变质分异或经部分熔(溶)融形成的硅酸盐流体相的产物。
显微镜下特征 混合岩的矿物粒度都比原岩的增大。主要由交代作用形成的混合岩中,长石(钾长石、奥长石或钠长石)含量比原岩中明显增多,长石和石英具缝合线结构、蠕英石结构、交代条纹和反条纹结构、交代棋盘结构、净边结构、交代斑晶等。主要由熔融作用形成的,则显示一定的矿物结晶顺序,如钾长石和石英的他形充填现象等;此外,斜长石有重熔“净边”,但其钙长石含量较内部稍高。

变质岩有哪些 变质岩的特征 变质岩的形成
1个回答2022-10-24 14:25
习惯上先按变质作用类型和成因,把变质岩分为下列岩类:
①区域变质岩类,由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
②热接触变质岩类,由热接触变质作用所形成,如斑点板岩等。
③接触交代变质岩类,由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所形成,如各种。
④动力变质岩类,由动力变质作用所形成,如压碎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等。
⑤气液变质岩类,由气液变质作用形成,如云英岩、次生石英岩、蛇纹岩等。
⑥冲击变质岩类,由冲击变质作用所形成。

以变质作用产物的特征(变质岩的矿物组成、含量和结构构造)对变质岩进行分类,将成为今后的主要趋势。主要岩石类型可分为以下16类:
1、板岩类。属低级变质产物,如碳质板岩、钙质板岩、黑色板岩等。
2、千枚岩类。变质程度较板岩相对较高,如绢云母千枚岩、绿泥石千枚岩等。
3、片岩类。属低至中高级变质产物,如云母片岩、阳起石片岩、绿泥石片岩等。
4、片麻岩类。属低一高级变质产物,如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等。
5、长英质粒岩类。可形成于不同的变质条件下,如变粒岩、浅粒岩等。
6、石英岩类。主要由石英组成(石英含量大于75%),如纯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磁铁石英岩等。
7、斜长角闪岩类。形成于高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的变质条件,如石榴子石角闪岩、透辉石角闪岩等。
8、麻粒岩类。属高温条件下形成的区域变质岩,如暗色麻粒岩、浅色麻粒岩等。
9、铁镁质暗色岩类(主要由辉石类、角闪石类、云母类、绿泥石类等组成)。如透辉石岩,石榴子石角闪石岩等。
10、榴辉岩类(主要由绿辉石和富镁的石榴子石组成)。如镁质榴辉岩、铁质榴辉岩等。
11、大理岩类(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如白云质大理岩、硅灰石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等。
12、矽卡岩类。主要由接触交代作用形成,如钙质矽卡岩、镁质矽卡岩等。
13、角岩类。属热接触变质作用产物,如云母角岩、长英质角岩等。
14、动力变质岩类。属各种岩石受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如构造角砾岩、压碎角砾岩、糜棱岩等。
15、气-液变质岩类。由气液变质作用形成,如蛇纹岩、青磐岩、云英岩等。
16、混合岩类。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如混合变质岩类、混合岩类和混合花岗岩类等。
基底岩性特征
1个回答2023-04-08 14:15

本次对柴达木盆地基底的解释主要在对该区深部地质结构解释的基础上依据重磁电资料进行的:我们认为柴达木盆地基底具有古生界褶皱基底和元古宇结晶基底的双重基底结构,基底顶面分布有志留纪、泥盆纪浅变质岩、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中浅变质岩、元古宙中深变质岩和火成岩体。根据其分布特征可将柴达木盆地基底分为四大区块:柴西北区、柴西南区、柴北缘西区和柴北缘东部斜坡地区。

1)柴西北区:典型的双重基底结构,其基底为古生界褶皱基底(主要指志留系—泥盆系)上覆在元古宇结晶基底之上,刚性程度较弱,性质相对单一,各类异常图件上表现为较平静的异常特征。该区基底顶面主要分布志留系—泥盆系浅变质地层,局部地区发育磁性特征较强的早古生代中浅变质地层,阿尔金山前牛鼻子梁一带有火成岩体发育。以上特征说明该区基底所经受的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较弱,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

2)柴西南区:存在双重基底,即前石炭系褶皱基底与中、新元古界结晶基底,基底刚性程度相对较强,但早期(古生代)曾经受过强烈的构造运动的改造,发育多条东西向延伸、近等间距排列的深大断裂,基底岩体的分布严格受东西向断裂的控制。结合钻井、电法、重力等其他资料,认为柴西南区基底岩性主要为海西期花岗岩、前石炭系中浅变质岩系及元古宇中深变质岩系,而花岗岩的分布又受控于东西向大断裂,与南侧的昆仑山有着极其相似的岩性分布特征,正是这种特殊的结构造成西部南区基底刚性程度增强,在随后(中、新生代)的各期构造运动中,基本都沿东西向深大断裂做断块升降运动以释放应力,进而影响到柴西南区甚至整个柴西地区的沉积、构造特征以及油气赋存规律。

3)柴北缘西区:基底岩性划分为3种,分别为前石炭系褶皱基底、元古宇结晶基底和花岗岩;前石炭系褶皱基底主要分布在测区北部赛什腾山前和东部地区,花岗岩基底主要分布在北部赛什腾山前,为一些小岩株或岩脉,比较多,但很零碎,东部南区存在块状分布的花岗岩;元古宇结晶基底主要分布在北缘西区西南。

4)柴北缘东部斜坡区:位于乌图美仁—鱼卡北东向断裂以东,该区基底主要由元古代中深变质岩系、前石炭纪中浅变质岩系和花岗岩侵入体组成,其中,元古宙中深变质岩基底主要分布在乌图美仁—鱼卡—格尔木这一三角区域,布格重力异常表现为重力高,航磁表现为高磁异常。另一元古宇基岩分布区在北部欧龙布鲁克与阿木尼克山之间,向东形成剪刀状分支,北支伸向德令哈凹陷东部,南支向阿木尼克山倾没端延伸。南部昆仑山前侵入体发育,主要为花岗岩,其他广大地区为古生界中浅变质岩基底。

东部区域勘探程度较低,对基底岩性的解释建立在1∶50万或更小比例尺的区域重力和航磁资料上,精度和可靠程度都比较低。

这种基底结构特征对于柴达木盆地特别是柴西和柴北缘地区的隆坳格局、断裂展布及局部构造特征都有严格的控制作用。

红岩讲的是长征的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04 17:18

不是的,红岩讲的是1948到1949年间重庆地下党的工作斗争故事和在中美合作所被关押的地下党人的斗争故事。

燕山期岩浆岩密度统计特征
1个回答2022-12-25 16:17

华北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潜火山岩岩石亚类的密度统计结果见表5-7。主体岩石中,潜火山岩与深成岩中的花岗岩密度较小,一般小于2.6×103kg/m3,闪长岩与辉长岩的密度较大,一般大于2.6×103kg/m3。同一种岩石其密度具有变化范围,同时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如燕山期花岗岩(图5-14),反映其成因的非单一性。根据表5-3,I型花岗岩比S型花岗岩具有更高的密度。由此看,岩浆岩岩石密度的大小反映的是岩石的酸、中、基性程度,同时同类岩石密度的差异也可能是岩石成因类型不同的反映。

表5-7 华北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含潜火山岩)岩石亚类密度统计表

燕山期岩浆岩岩石物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1个回答2022-12-28 14:49

1.喷出火山岩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冀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密度的空间分布见图5-1。

整体上,密度呈规律性分布。以密度2.55×103kg/m3为界线,高密度块体主要分布在唐山-平泉-丰宁-崇礼一线的南侧,低密度块体则主要分布在唐山-平泉-丰宁-崇礼一线的北侧。总体上,中生代火山岩的低密度块体以围绕着北京门头沟为核心的高密度块体分布,呈半圆弧状。另一个半圆弧状,推测位于唐山-北京-涿州一线以南的华北平原第四系覆盖区下。

根据冀北地区火山岩岩石密度的统计特征(表5-1),密度高于2.5×103kg/m3 的岩石主要是偏基性的火山岩。这样,推断高密度块体中的岩石主要是偏基性的火山岩,而低密度块体则是偏酸性的火山岩。因此,冀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岩性的分布具有空间结构,即以南部的偏基性火山岩为核心,北部的偏酸性火山岩围绕该核心呈环状分布。

图5-1 冀北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密度等值线图(单位:103kg·m-3

2.侵入岩浆岩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冀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岩石密度分布见图5-2。高于2.6×103kg/m3的呈块状分布,主要有涿州西部高密度块体、崇礼-丰宁-隆化-平泉高密度块体、承德南部高密度块体,三者的轴部连线呈半圆弧状,该连线的北侧,密度相对较低,一般低于2.55×103kg/m3。这样,与火山岩相似,侵入岩岩石密度的分布也呈半环状结构。

根据冀北地区侵入岩岩石密度的统计特征(表5-1),密度高于2.6×103kg/m3的岩石主要是偏基性的侵入岩,如斜长岩、闪长岩、辉长岩等。这样,推断高密度块体中的岩石主要是偏基性的侵入岩,而低密度块体则是偏酸性的侵入岩。因此,冀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岩性的分布也具有空间结构,南部以偏基性侵入岩为主,北部则以偏酸性侵入岩围绕南部的偏基性岩分布为主,呈环状分布。

岩石矿石磁性特征
1个回答2023-02-03 20:30

1)在区域上超基性岩具强磁性,磁化率的常见值为5 000×10-6 4πSI,剩磁强度变化较大;基性岩的磁化率常见值可达10 000×10-6 4πSI,可产生明显的磁异常。玄武岩的磁性变化较大,一般磁化率为(4 300~5 000)×10-6 4πSI,磁场为跳跃多变的锯齿状。中酸性侵入岩、喷出岩一般无磁或弱磁,磁化率<1 000×10-64πSI,而沉积岩在无蚀变、无矿化时,基本上为无磁性。

2)在矿区内,矿体的围岩(砂岩、泥岩)磁性极弱,磁化率κ值几乎全为零,剩磁Jr也表现为微磁或无磁性;铜矿石的磁性也很弱,且剩磁远大于感磁,这可能是由于矿体形成期晚于围岩,剩余磁性保留较多(表6-1、表6-2)。

岩羊和巧克力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22 03:36
这个故事的寓意和象征是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岩羊因为贪婪,品尝了巧克力,背负着沉重的巧克力,跳跃困难,才明白了贪婪会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物质享受是人之常情,但要懂得适度,不要被贪婪冲昏头脑,要珍惜身边的幸福与自由,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