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20课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20课故事两首
1个回答2024-02-26 19:1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三年级下册1至32课20个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10 22:10
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伍搭芦庶人,徙章武郡,腔带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枝宴直而行之耳。”

【结构】联合式。

【用法】可表示专心致志、或聚精会神;跟别人一条心、一门心思。一般作定语、状语。

【近义词】全心全意、真心实意、一心一意

【反义词】三心二意、心猿意马

【例句】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听到关于张素丽~地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五年级上册第20课预习内容
1个回答2024-03-08 13:39
1.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2.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3.找出原来你不懂的词语,在字典上找出意思。4.还要找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5.要说出主要内容。6.试着回答文中的小泡泡课后问题。7.最后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完课文后写出感受。
遗憾的意思是什么?(四年级下册20课花的勇气)
1个回答2024-02-15 02:02
遗憾的本意是令人惋惜。课文里是指离开维也纳前没看到花,感到可惜。
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请你也来当小诗人,接着二年级下册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往下写!
1个回答2024-01-28 13:41

写作思路:拟定大纲,再在写作过程中适当调整,大纲也就是你的思维框架,把写文章的思路先记录下来,不仅能让你了解文章结构并做适当调整,还能防止写文章的过程中因思路中断而产生遗漏的现象。

正文:

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不要慌张,小溪会为你指引方向。

今天,我在一个小林子里转悠,走着走着,突然掉进了一个坑里,我既紧张又害怕。生怕上不来,我左顾右盼。

自己走在哪?太阳高照,我看看能不能在太阳的身上找到“指南针”。太阳是从东边出来的,那对面一定是西,上面就是北,下面是南。

结果,我还真的找到了路,只不过第二条路又窄又小,我必须得爬着走,时间一分一秒的在流逝,我已是疲惫不堪,上气不接下气。

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不要慌张,太阳会为你指引方向。

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不要慌张,雨点会为你指引方向。

藤蔓,我紧紧地抓住它,心想:真是有惊无险啊,下次,我不能再大意了。刚说完,我就发现自己迷了路。我看来看去,都不知道就是南。小学学过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走第二条路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了一只蜥蜴,它的四肢很短,尾巴很长,嘴里还吐着舌头,ItisBrown。(它是棕色的)

今天,我在野外迷了路,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应该冷静下来,用你聪明的头脑来打败“它”。

六年级上册第20课鹿和狼的故事一文的预习
1个回答2023-10-31 17:40
狩猎:打猎。
六年级下册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奥地利医生
1个回答2024-03-06 21:34
能知道是否在做梦。做梦的长短与次数。
是否处于死亡状态
小学五年级课文20课 将相和
1个回答2024-02-17 11:25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枯凳局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没让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驿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渑池之会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粗闹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负荆请罪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