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组成分解儿歌

幼儿园中班小组长的作用
1个回答2024-03-09 21:06
小组长
最基本的作用是
收发作业
做好小组管理工作
幼儿园大班的十以内数字的分解和组成怎么教,小孩才能懂呢?
1个回答2024-02-18 06:51

用糖果,卡片来代替数字吸引孩子,再挨个分成两份,在下定义既可以分成几和几。

具体方法:

1、学习之前,要教会孩子数数,教孩子从1到10,然后从11数到20,以此类推,一直数到100。

2、接着教会孩子从100到1倒数,先从10倒数到1,再从20倒数到11,以此类推,一直到可以从100倒数到1为止。

3、由于孩子年纪较小,喜欢游戏,可让孩子寓学于乐,在学习中慢慢掌握数字的分解。

4、也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教育孩子,比如家中来客人后,可让孩子摆放筷子,孩子会一遍摆筷子一遍数数,然后问孩子还差几双筷子,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学会分解。

幼儿园中大班学的反义词组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4 05:43

幼儿大班反义词 :
1.黑-白

2.长-短

3. 宽-窄 

4.大-小 

5.高-低 

6.关-开 

7.动-静  

8.冷-热  

9.上车-下车 

10.入-出

11. 升-降 

12.斜-正 

13.轻-重 

14.深-浅

15. 粗-细 

16.好-坏 

17.新-旧 

18. 美-丑 

19. 哭-笑

20. 输-赢

21. 咸-淡  

如何组织中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个回答2024-01-19 02:19
徐婧:游戏时间短,幼儿玩的时间不充足。二、符春燕老师小结2、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地正确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不要打断幼儿的创新游戏亮点。4、根据各班情况结束角色游戏,例如:“下班了,我们收摊啦1三、收集资料,总结归纳。(一)引出游...
2
中班幼儿可以分组讨论吗
1个回答2024-01-24 00:54
不可以。
在活动中中班孩子一般不可以分组讨论,因为中班的孩子对于分组概念不强,有什么事儿通常情况下他们立刻会跟身边的同伴讨论,或是直接在下面就说出来。
还有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有待提升,往往有什么问题老师提出来,知道的就会抢着答,不懂的问题也是直接问出来,所以中班活动课上大多以自由解答为主,老师总结讲解为铺。
幼儿园中班组教研记录及内容
1个回答2024-01-26 03:43

情况分析:

(一)人员分析:

本学期,我们中班级组由3个班级组成,教师6名,其中幼儿园一级教师1名、二级教师4名,还有一名是从外区新转入我园教师,未评职称,一名是非编教师。从学历上看,6名教师都是本科。从组员的业务能力上看,有1名青年男教师,2名是具有10年以纯灶者上工作经验的教师,3名是具有5年以上教龄青年教师。

优势:

1、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已经形成友好的工作氛围,大家都能平等互助,为今后有效开展级组教研以及各类级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教研活动中,级组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教研意识,教研态度端正,教师有专业能力提高的愿望,在教研活动中能表述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参与理论学习及实践活动的研讨。

弱势:

1、有两名刚加入我园的新老师,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需要级组老师共同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我园的工作。

2、教研组中以年轻教师为主,缺乏工作经验,在班级管理、正确把握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现状分析:

上学期我们通过大教研活动的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的展示,我们从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核心经验出发,研讨小班室内运动中环境创设和器械材料使用如何与幼儿动作发展特征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科学创设室内运动环境的能力以及投做薯放运动材料的能力。

1、在创设小班的运动材料与幼儿的动作发展进行有效结合,我们在教研辩尺互动中梳理经验,努力提升小班室内运动材料投放与环境创设的能力

2、梳理小班《生活活动》教参中,交流“生活活动”教参中“适应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文明的行为举止”、“保护自己”生活养成的内容。

幼儿园中班学字组词造句教案(二)
1个回答2024-02-20 01:55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学生属于少数民族壮族的小朋友,由于方言的原因,语言表达能力相对于其他的小朋更加差一些。针对这一情况,我觉得有必要多锻炼孩子的普通话表达能力,故设计了这一堂课。
 活动目标
 1、认识生字“运”、“挑”、“站”、“跳”,并组成词语。
 2、 读熟句子。
 3、 说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生字,组词。
 2、 难点:读句子,说句子。
 活动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红花贴纸。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本课课题。
 2、用生动的苹果形生字卡片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识。
 3、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简述幼儿园班级分组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1个回答2024-02-04 03:53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按能力分组,即教师根据幼儿学习速度、学习水平等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层次,并分成相应的组。如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存在的能力水平将幼儿分成两组。处于抽象数字计算水平和数物结合计算水平的幼儿为一组,处于实物计算水平的幼儿为一组。

二、按兴趣或幼儿不同关注点分组,即教师将幼儿按照他们的不同兴趣点或关注点分成不同的组,分别施以教学。可以将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分为图画组、橡皮泥制作组、剪纸组、表演组等。

三、按性别分组,即教师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

四、随机分组,即教师不考虑幼儿之间的特点和个别差异,将幼儿随机分成几个组,它的特点是分组简单、方便,教师易于掌握。

分组教学的目的:

分组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对幼儿的差异进行测查。研究发现,多数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去测查和研究幼儿的差异,在这方面幼儿园也缺少以教师的要求和规范,教师对幼儿往往认识不全面,也不清楚他们有什么特殊需要。

分组往往是根据教师的主观判断来进行,通过以往对幼儿的观察来“大概”将幼儿分成不同的组,很少使用观察量表或进行测验来对幼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

中班幼儿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9 02:19
一、 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
积累生活经验是游戏开展的基础。不管是哪个年龄,只要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知识经验越多,他们的游戏内容就会越充实、新颖,越具有创造性。而中班幼儿欠缺的就是生活经纤梁野验。为此,作为老师除了在平时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外,还要经常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如: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和幼儿一起来回忆:在家里,爸爸妈妈都做些什么事情?你星期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看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同时要积极赢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菜场、车站,引导孩子观察各行各业的劳动内容等。只有我们充实了幼儿的生活,使他们获得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幼儿才能较顺利地开展游戏。
二、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我们的区域设置在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确定下,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择,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具体设置了以毁喊下区域:“电脑学习区”:用鼠标玩一些简单的游戏,例如:连连看,对对碰等;“聪明屋”:用各种卡纸做成各种平面物体进行装饰,然后把每张卡片剪成2—4份让幼儿来拼等;“小舞台”:用树叶、包装带、袋子等做成各种服饰进行表演;“巧手坊”:用各种即时贴装饰废旧的碟片渣中、用种子粘成各种物品、用火柴棒粘成各种物体形状、制作小陀螺、用细铁丝做成眼镜,自行车等;“找秘密”里提供树叶变色、物体沉浮、用品弹性、放大镜等;“生活区”:里面提供豆荚、花生、橘子等物体让幼儿去剥;“一心书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图书,还有小朋友自己做的各种各样的书等等。
中班组阅读区幼儿年龄特点
1个回答2024-02-24 15:35
中班阶段的幼儿思维形象具体,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但过分关注细节;有意注意开始增强,观察力和理解力有一定提高,有序性增强;想象力丰富,但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常常用想象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指导教学策略:相比于小班幼儿来说,中班幼儿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经过小班一年阅读经验的积累,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多,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观察的有序性提高了,能意识到单页图画内的联系,但整体上中班幼儿的信息整合能力还比较弱,对读本前后页面内容之间的联系还不能很好把握。小班阶段幼儿年龄较小,各方面能力也比较弱,阅读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中班阶段,幼儿思维有了一定发展,这一阶段提倡师幼共同来讨论进行分享式的阅读,阅读形式不仅仅限于老师讲幼儿听的形式,同时也可以要求幼儿尝试提问题老师来回答或者幼儿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这一时期强调老师和幼儿之间的共同建构来达到对于一个读本内容的理解。
幼儿理解读本借助的主要线索,是图画信息及其承载的故事情节。一般来说,只有在观察图画信息、联系前后情节依然读不懂时,他们才会求助于文字。仅仅依靠文字来理解读本的老师,也就难以充分理解“孩子会怎样读这本书、会怎样读懂这本书”,难以充分理解教师指导手册中的提问方式,最终也就无法给予孩子恰当而有效的支持。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