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的小儿歌

祭灶的祭灶内容
1个回答2024-02-24 08:28

送灶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祭灶。

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中国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风习,故祭灶仅限男子。

祭灶糖、祭灶汤

河南人祭灶历来由,民间传说,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但安阳等地,也有家庭主妇主祭者。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条、白菜、海带等作成“祭灶汤),老灶爷牌位前,再供上用糖糊或麦糖饴制成的芝麻酥,“祭灶糖”。

“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于祀时以糖饼粘神口使勿言”。还烙制十八个火烧,并用公鸡一只,夹其两翼,放在灶神前,将一些草、豆放在一边以“秣神马”。

主祭者先将酒洒在鸡冠上,燃香、烛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口念祷词,内容多种多样,为求助祈福之语。将灶神像从墙上揭下,用灶糖轻轻在其嘴上抹一下,于纸马上焚烧,高呼“送灶爷骑马升天”,祭祀便告结束。

祭灶的日期,所祭何人,有关的传说故事
1个回答2024-02-19 13:23
【祭灶时间】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又称:小年
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
祭灶的时间各地不一,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民间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祭灶啥意思
4个回答2023-03-23 17:05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祭灶节来历啊
1个回答2024-02-25 11:35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祭灶节,民间常称它为“交年”、“小年下”、“小年”。每家每户在这天的晚上都会举行“祭灶神”的仪式,也就是送灶王升天。

祭灶神为商周时代五祀之一,初为夏祭,后改为腊祭。古称“炎帝于火而死为灶”。古祭灶日期,有“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鳖祭六”之说。祭灶神是地处东南海隅的闽东南地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关灶王的传说,早期先是有炎帝、祝融的故事,后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例如道教的《经说》一书,就把灶王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说她“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

在我国不同的地区,灶王夫妇是由不同的人选来做,民间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传说,称谓也有诸多不同,如灶神,灶君,灶王爷、灶神菩萨等。

现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是民间祭祀灶王爷的日子。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例如《论语》中记载“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之前,祭灶是五祀之一。是哪五祀?即祀灶、祀门、祀井、祀户和祀雷。祭灶要设灶王牌位,古代用丰盛的酒菜作为祭品,比如陈列上鼎俎,设置笾豆之类。

祭灶 由来
1个回答2024-02-28 16:41
祭社,客家人叫担社,这是一种民间祭祀习俗活动,乡民们认为通过担社,祈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个社王也有其‘地域管辖区以及分工责任制’;一般数个自然村设一个社坛,不分姓氏均可祭祀。新版《辞海》中曰:“古代帝皇、诸侯所祭土神叫社皇,因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立社,为天下求福报功”。客家人担社日子没有严格规定,各有差异,一般为农历二月初二日,三月十三日,七月初二日等。担社供品以全猪、鸡、鱼、鹅、鸭等,这叫‘三生’或‘五生’
潮阳民俗“祭社”活动,是民间为纪念南宋末年与元兵血战殁于小北山麓的文天祥部属将士而举办的大型社祭。每年活动期间,盛典隆仪,侨梓咸动,民间文艺活动异彩纷呈,形成当地传统的乡风民俗。
归纳起来,潮阳祭社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地域文化特色:
英雄崇拜,寄托强烈的民族情感。
潮汕是古代闽越人与南越人的聚居之所。潮人另一主干为“福老”和直接迁自河东(即山西)以及河南的“河老”。
祭灶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3 09:07

故事

相传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天,朱元璋的母亲正在做饭,突然有一只喜鹊闯进来,叫道:“朱家天下万万年!朱家天下万万年!”朱母生气道:“什么万万年,不要开我们的玩笑。我看哪,有个二百七十六年就不错了。”朱母一边说,一边生气地用勺子敲打灶台,以赶走喜鹊。这时,被朱母敲得鼻青脸肿的灶神现身了。他无奈地对朱母说:“朱老妈呀,老天爷让你们朱家天下万万年就是万万年了嘛,你干吗还生气呀?现在好了,你说二百七十六年就只有二百七十六年了咯。” 后来,明朝果然只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

为什么过小年要祭灶?
1个回答2024-03-08 23:27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我国民间祭灶的日子,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的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等。

祭灶,是我国民间一项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在我国古代,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

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神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

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由于一般人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了,面目也黢黑。

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因此要敬供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的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

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

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在祭灶以后,我国古人还喜欢选择吃饺子的习俗,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在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的儿歌
1个回答2024-03-04 20:00
〔新年来到〕旧时北京人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必用关东糖(麦芽糖)供奉灶神。从市面上买回来的关东糖,都做成甜瓜形状,因此又叫做“糖瓜”。祭灶以后,春节就在眼前。小姑娘要一种红色的绒花戴在头上来打扮自己,男孩子们个个忙着置办鞭炮。年节的气氛一下子浓烈起来。



童谣-- 糖瓜祭灶, 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 小子要炮。

“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祭灶
1个回答2024-03-06 23:46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祭祀灶神,简称“祭灶”。祭灶的习俗主要是拂尘、送灶。拂尘就是祭灶这天要打扫房屋院落,洗涤用具,尤其是厨房,从灶台到锅碗瓢盆、桌椅门窗,都要擦拭得干干净净。卫生搞完后,黄昏时分,便开始送灶。此时各家各户陈列供品,点烧香烛,燃放鞭炮,以送灶神上天。所谓送灶神上天,是把灶台上方贴的旧灶神像揭下来,连同从街上买来的画有靴帽衣甲、刀、箭和马匹的“甲马”一起烧掉,意为备好行装坐骑,送灶君上天述职,希望灶神能“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在福建,供灶神的祭品,除鸡、鸭、鱼肉等佳肴外,其中必不可少的是饴糖或糖饼。据说糖可以黏住灶神的嘴,以防他在玉帝面前说坏话,而是从口甜到心,好话连篇。台湾祭灶习俗与福建基本相同,但没有献饴糖粘灶神口的习俗。
“祭灶”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3 01:53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的传说

廿三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故《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中国古代就有祭祀灶神的。魏晋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神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