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舍生取义的意思

孟子语录中的舍生取义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0-28 03:34

舍生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注释:

①舍:舍弃;

②生:生命;

③取:求取;

④义:正义。

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示例:舍生取义兮捐微躯,谁云女妇兮夫弗如?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孟子二章舍生取义
2个回答2022-09-07 06:45
我~~~~~~~~~~~不能!
取舍是什么。 怎么取舍?
3个回答2023-08-14 20:15
失之桑榆,收之桑榆,取之重。舍之轻,取至爱,舍无爱
《孟子》中舍生取义的道理的名言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1-21 05:43
他的原话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舍我其谁
1个回答2023-03-11 01:19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十三》里的一句话,译为: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②”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老师似乎有些不愉快的样子。以前我听您说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注释]
①充虞:孟子弟子。
②此句是孔子之语,见《论语·宪问》。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老师似乎有些不愉快的样子。以前我听您说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孟子说:“那是一个时候,现在是一个时候。每五百年必定会有圣王出现,这期间也必定会有闻名于世的贤才。从周以来,已经七百多年了。按年数说,已经超过了;按时势来考察,该出现圣君贤臣了。上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罢了,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我为什么不愉快呢?
说说为什么老舍给自己取名为老舍?
1个回答2024-01-26 16:33

中主人公骆驼祥子名字由来的理解针对老舍作品《骆驼祥子》中主人公骆驼祥子名字由来的理解比如你觉得祥子得到这个名字冤不冤,冤在哪。反应了什么社会风气

说说为什么老舍给自己取名为老舍
1个回答2024-02-09 14:22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专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这两个字又有讲,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又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上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他正式署名“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他正式署名“老舍”是192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成语到底是舍我其谁还是舍我取谁
1个回答2024-02-23 17:17
” [结构] 复句式是舍我其谁 shě wǒ qí shuí [释义] 舍?形容人敢于担当;作谓语。 [语出] 《孟子·公孙丑下》:除了,当今之世。除了我还有哪一个,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分句:“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也
如何理解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
1个回答2022-09-17 11:55
1.孟子提出性善说,就是善分为仁,义,礼,智四个方面.
仁指恻隐之心.
义指善恶之心.
礼指恭敬之心.
智指是非之心.
孟子认为生命虽然是人人都想要拥有的,但人们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死亡虽然是人人所厌恶的,但人们所厌恶的还有比这更厉害的东西.所以做人不会苟且偷生,遇到祸患也不会躲避.这就是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
2.我认为有现实意义.
3.生命虽然可贵,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决不仅仅停留于"活着".当面临生死抉择时,应牢记心中的"义",让生命绽放出光芒.
如何理解孟子的舍身取义思想
3个回答2022-10-16 00:29

孟子提出性善说,就是善分为仁,义,礼,智四个方面. 仁指恻隐之心. 义指善恶之心. 礼指恭敬之心. 智指是非之心. 孟子认为生命虽然是人人都想要拥有的,但人们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死亡虽然是人人所厌恶的,但人们所厌恶的还有比这更厉害的东西.所以做人不会苟且偷生,遇到祸患也不会躲避.这就是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

.生命虽然可贵,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决不仅仅停留于"活着".当面临生死抉择时,应牢记心中的"义",让生命绽放出光芒.

孟子在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就是我们今天的常用成语“嗟来之食”。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檀弓》:“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