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药

桂枝茯苓丸和当归芍药散能共服吗
1个回答2022-12-22 13:10
可以,
桂枝茯苓丸可治子宫肌瘤,痛经。当归芍药散调经补血,两者共服效果更强,对症块尤佳
芍药什么时候剪枝?
1个回答2023-01-03 12:18
芍药剪枝可以在芍药败花之后,这时候剪枝不能剪太多,主要剪掉枯枝黄页;另外可以在秋末冬初修剪芍药,这时候可以大范围的修剪,保持好芍药主枝干就可以。
白芍和芍药是一种药吗
1个回答2024-02-11 03:42
病情分析:白芍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芍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记有“主邪气 白芍 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意见建议: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鲜脆多汁,入药,赤芍、白芍是加工方法不同。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芍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白芍与芍药是一种药么.?
1个回答2024-02-07 04:49
白芍是芍药的一种,

芍药始载于《本经》中品。陶弘景始分赤、白二种,云:"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开宝本草》载:"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二色。"《本草图经》载:"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又载:"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本草别说》载:"《本经》芍药生丘陵川谷,今世所用者多是人家种植。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因利以为药。"由此可知,宋代已采用栽培的芍药入药,且已分色白多脂肉者和色紫瘦多脉者二种。这和当前以家种经加工而成白芍和以野生细瘦多筋未加工者为赤芍有相似之处。但《纲目》曾云:"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在《品汇精要》中又确实有白芍开白花,赤芍开红花的彩色图。这说明了明代以前确实也有用这样的标准来分辨赤、白芍。花之赤白有时会影响根皮的色泽,但不一定能作为区别芍药种类的依据。现在国内所用多为芍药 Paconia lactifloraPall.及其变种毛果芍药P.lactiflora Pallvar. trichocarpe(Bunge)Stern栽培品的根经水煮后晒干而得。主产区多栽培单瓣芍药入药,这和《植物名实图考》中所说:"今入药用单瓣者"相一致,而赤芍尚有多种野生种类。
白芍与芍药是一种药吗?
1个回答2024-02-09 10:40

芍药抄是所有芍药花的统称,芍药分白芍药和赤芍药,两种药功效不一样的。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别名别离草、花中宰相,属五桠果目,芍药科芍药属芍药组多年生草本。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粗0.6~3.5cm。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花期5~6月,花一般着生于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原种花白色,花瓣5~13枚。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果实呈纺锤形,种子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

白芍:是毛茛科白芍属植物,是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芍药花语是什么芍药花有什么传说?
1个回答2024-03-02 03:56

芍药花的花语——情有所钟,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真诚不变。芍药代表的是一种很美好的爱情,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芍药花的象征意义:蕴藏着害羞,寓意着思念,是富贵和美丽的象征。 芍药自古就是中国的爱情之花,现在也被誉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西方的玫瑰是带刺的,中国的情花芍药不仅美丽,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闪着中华民族如玉如芍药一样的品德和性格,勤劳、务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粉红色的芍药如天边的彩霞,亦如相恋中羞涩的少女,浪漫、含蓄的芍药映红着春天的面庞。上巳节的习俗和“赠之以勺药”的情歌,从诗经的吟唱一直沿袭到汉唐明清。古老的中国,芍药一直是爱情的旋律,浪漫的山歌

白芍与芍药是一种药么.?
1个回答2024-02-09 07:33
白芍是芍药的一种,

芍药始载于《本经》中品。陶弘景始分赤、白二种,云:"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开宝本草》载:"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二色。"《本草图经》载:"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又载:"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本草别说》载:"《本经》芍药生丘陵川谷,今世所用者多是人家种植。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因利以为药。"由此可知,宋代已采用栽培的芍药入药,且已分色白多脂肉者和色紫瘦多脉者二种。这和当前以家种经加工而成白芍和以野生细瘦多筋未加工者为赤芍有相似之处。但《纲目》曾云:"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在《品汇精要》中又确实有白芍开白花,赤芍开红花的彩色图。这说明了明代以前确实也有用这样的标准来分辨赤、白芍。花之赤白有时会影响根皮的色泽,但不一定能作为区别芍药种类的依据。现在国内所用多为芍药 Paconia lactifloraPall.及其变种毛果芍药P.lactiflora Pallvar. trichocarpe(Bunge)Stern栽培品的根经水煮后晒干而得。主产区多栽培单瓣芍药入药,这和《植物名实图考》中所说:"今入药用单瓣者"相一致,而赤芍尚有多种野生种类。
jt叔叔经方本草--笔记7(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
1个回答2023-12-23 09:46

消炎药、退烧剂、打点滴、抗生素都属于下法,会让身体虚寒,邪气侵入更深的经脉,种下不好的病根。如果邪气入了厥阴,体质就会受到改变。

【6.21】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阳气跑掉了,抓不回来叫“亡阳”,一个人表面阳气没有了,通常会汗流不止。如果水的能量太稀薄,身体视其为异类,就会汗流不止。

(汗是从营分到卫分再通过汽化排出来的,所以出汗会损伤到心阳。)

大量出汗,全身水分不够——身体从血里夺水分,然后血干干的——血虚易抽筋,手脚有绷紧感,难以屈伸。

此条的重点在于: 恶风、汗不止 。


“主治风寒咳逆邪气”:受风寒邪气可以用附子。

“寒湿痿痹,拘挛膝痛”:由于寒湿造成脚抽筋。

“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附子可以破阴实;刀伤要防破伤风,附子可以把风邪逼出去(脓疮是用黄芪)。

附子跟乌头、天雄是一家的。乌头是母株,旁边牵丝一坨圆圆的东西是附子,很像胎元之气,很补先天。

附子可以决定将来是当乌头还是天雄,所以还没有决定这个情况就是未分化的特质。

当附子长大后不变成乌头,而是一条往下长,不再分出能量去长下一代,把能量都锁住,这个就是天雄,可以固精。3年为附子,4年为乌头,5年为天雄。

    生附子——破阴实

    熟附子——补阳气

用姜汁炮制,补阳气效果不会受损,毒性也最低。

用甘草炮制,毒性降低了,但是补阳气效果也降低了。(黄颜色的附子片就是甘草炮制的)

吃附子一开始会发燥,吃到嘴里更有口水了,就表示命门火已经可以把水运化到头顶下来,这是比较健康的征兆。

附子通行十二经,桂枝汤里加附子,附子的阳气会随着桂枝汤的路径走一遍,从营分通到卫分,表阳够了就不流汗了。如果脉浮不紧,非常怕冷,有汗,就是桂枝加附子汤。

“下之后”:经常打点滴、吃消炎药、退烧药,身体里的元气就虚了,感冒会随着元气向下坠。于是卫分的邪气会往里拉,太阳病本来是在体表的战场会向里。

“脉促”:跳的比平时快,但会偶尔停一下。(数脉是单纯跳的快,注意区分)

“胸满”:元气内泄,气压胸口,胸口感到闷。

芍药是将药性勾勒在只能用在某个轮廓里,所以去掉芍药,解除封印,把邪气撑出去,重新做回桂枝汤要做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脉促、胸闷又怕冷,可以加附子补阳气。

郝万山说过,一般冠心病半夜因为天气寒冷发作心绞痛,有胸闷或憋气的感觉,可以用桂枝去芍药汤,输出心阳、打通营卫。

黄芪汤加生姜(小阴旦汤):黄芪+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芍药把肠子松开,黄芪消炎,生姜排水——治热性肠炎下痢

(与桂枝汤小阳旦汤程式不同)

桂枝 去芍 加苓术汤——苓 桂 术甘汤:(脾胃区块)

    茯苓——清通心脏区块水气,让肠胃的水渗掉,增加小肠的吸水机能——间接补心药

    白术——让脾胃机能旺盛,把水从脾胃吸走

    桂枝——通心阳,化痰饮,气就通了

(看似太阴病,实则并在太阳)

桂枝 去桂 加苓术汤——苓 芍 术甘汤:(泌尿结构)

    芍药——抽水泵功能,把水放到膀胱,利尿

(看似太阳病,实则病在太阴)

【结论】

1.芍桂的张合,可以决定这个是作用于太阴还是太阳,是作用在脾胃还是营卫。

2.注意伤寒论的陷阱题。

一个人脾胃虚,没有办法把喝的水吸到脾里(脾阳虚,心阳虚不能运化水)。而命门火要借这个水汽引导运化,现在这个水下不来,命门火干烧,没有水汽上去,头就会僵硬,人会燥热,汗肯定也没有。

“心下”指的胃部,胃有一团水在,就会胀满闷痛。水不通,小便肯定也不利。

∴此条为假的桂枝汤证,注意鉴别。

加了白术或茯苓,会让小肠吸水力增强。芍药会让脾区块(胃+小肠)松开,把水引下来。

(甘遂半夏汤证也是用到了这个程式)


太阴病脉沉,但一个人脉浮、把起来不通畅,表示里面主要的不是太阴病,而是有内泄到脾胃的太阳病。需要桂枝去芍药加苓术汤,还给太阳病解决。这是一个假扮太阴的太阳病。

芍药花语是什么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1个回答2024-02-10 18:59

一、芍药花语是什么

1、情有独寄

芍药花蕴含着腼腆,寄意着想念,是高贵和漂亮的标志。以前的人描述漂亮的女子还有“立如芍药,坐如牡丹”的美句。所以,美女这样漂亮,大家就有一种情有独寄的感觉。

芍药花怎么养,芍药花图片
1个回答2024-03-13 17:14
一、养护方法

1、温度:芍药适合在温暖的地方生长,不能在过于寒冷的地方生长,不然可能会因为受冻而死掉。养护它的时候,建议将它周围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在冬季的时候,则要保证温度处于10℃以上。

2、阳光:它是喜光的花,在有足量光照的地方更容易开花。所以在养护的时候,应尽量将它放在光照好的地方,多让它接受光照。它不是很怕晒,所以除了夏季的中午以外,一般不需要遮光。

3、浇水:它喜湿,养护的时候需要适时浇水,提供给它水分,它才能够正常生长。若是长时间不浇水,它就会因为供水不足而代谢异常,从而出现黄叶的问题。所以养护时,应及时浇水,让它的花土始终保有一定的湿度。

4、施肥:在它处于生长季的时候,要及时为它追施花肥,帮助它枝叶伸展。而在它开花以前,则要增施磷、钾元素含量较多的花肥,以促使它开出更多更新艳的花儿。在冬季,它代谢速度很慢,可以不用施肥。

二、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