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的孩子阅读答案
风筝 阅读答案1个回答2024-03-03 13:42
①第一、二段:“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出现于远处天空中一二风筝的浮动,使“我”似乎看到“久经诀别的故乡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在“我”与读者的面前展示出了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天空,抬眼看见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耳边听见的是沙沙的风轮声;地上,杨柳已经吐芽,山桃也多吐蕾,这早春二月的景象正和天上的点缀相照应。作者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往事回忆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作品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风筝 阅读答案1个回答2024-03-04 03:52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1)“我”跟“小兄弟”对待风筝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
2)从小兄弟自己制作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
1)“我”跟“小兄弟”对待风筝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
答: 在我的眼中,风筝是一个没出息孩子的玩意。而在小兄弟眼中,风筝是一件他十分喜欢的玩具、游戏用品,可以满足他的娱乐心、儿童的心。这些,可以从“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可以看出。
《风筝》阅读题答案1个回答2024-03-06 18:05
1.引起作者忏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1 读了书,意识到风筝对于幼小的弟弟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封建制度的觉醒和反抗
2 我们在这里意识到,小兄弟的命运代表了中国人的普遍生存困境,具有鲜明的悲剧色彩。而“我”的处境却具有荒诞的意味,任何选择都是“虚空”与“绝望”。如果小兄弟和气地宽容了我甚至愤怒地训斥我一顿,那倒是我愿意接受的。但我得到是“全然忘却”和“毫无怨恨”,我彻底绝望了。作者看到的是人的麻木与可怕的遗忘,对自己和对别人的生命价值的漠视,甚至是摧残。小兄弟明明是受害者,却全然不知,反倒觉得那是应该的。可见,《风筝》这篇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正是这种人的生存困境和这种困境不能改变的痛苦和绝望。
风筝的阅读答案1个回答2024-03-05 15:04
风筝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3、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5、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风筝的阅读答案1个回答2024-03-07 20:40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霸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归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羽______( ) 争______( )
3.缩句。
在天空中飞着的风筝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为我们描写了____种风筝,在这些风筝中,最棒的要数_______________,最土的是___________,最美的是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画线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
参考答案
1.做事专横。
指一同走向死亡或毁灭。(意思对即可)
2.栩,栩栩如生;筝,风筝(答案不唯一)
3.风筝是翅膀啊!
4.7 根子的 芳芳的 小薇薇的
5.有理想就要紧紧把握。(意思对即可)
6.“略”
《风筝》阅读答案1个回答2025-06-29 20:32
1.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悲哀
2.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我”不准小兄弟放风筝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后,认为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3、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此段有何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严冬肃杀的气氛,烘托“我”悲哀的心情。
开篇点题,引出回忆,定下感情基调
4.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惊异”什么?“悲哀”什么?为什么说“就在这空中荡漾了”?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
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心头不禁悲哀。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5.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跟“惩罚”一词联系起来就明白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6.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这一幕,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7.为什么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8. 为什么20年来毫不忆及?
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小兄弟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
9. 为什么说心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
因为“我”知道还有补过的方法
10.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
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11.“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说明什么?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12. 为什么“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为什么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文章是不是局限在风筝事件上,有没有更加深广的含义?
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13.末段的语句怎样理解?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追赶风筝的孩子》阅读答案1个回答2024-01-29 02:09
(1)填空。
①“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______。
②“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______。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
(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参考答案:
(1)①莱特兄弟;②两个孩子猛追着一只断线风筝。
(2)“飞”向天空。
(3)发明了螺旋桨飞机。
追赶风筝的孩子阅读答案1个回答2024-01-30 03:39
读了文章后,我明白了:世界上没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去坚持、去努力。就像啊莱特兄弟一样,他们的幻想是飞上天上,在外人听来,这是多么可笑,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可他们却做到了,因为他们懂得去努力、去坚持。我一直坚信,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在于你有没有这个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