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阅读

古代言情小说但愿人长久――麦子阅读
1个回答2023-01-25 13:52
但愿人长久免费全读
小说上架多久才能有人愿意订阅啊?
3个回答2023-04-29 09:27
一般之前免费追文的总会有一些愿意订阅的,一天之内就可以了吧。主要还是看你的文采怎样。
我身边的人为什么不愿意阅读现代小说名作
1个回答2024-06-19 17:01
很多人不喜欢看书
无论是不是名著
现代要么写实要么架空
我个人也偏好古风 玄幻 穿越
现代拘束太多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让学生愿意阅读
1个回答2024-02-14 13:40
动机源于需要,当阅读变成学生的需要时,学生对于阅读就有了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读书也就成了学生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手段。在马斯洛的学术思想中谈到每个人至少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生理需要已经被满足的足够好了,正如马斯洛所说,如果大家对学生的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看的与生理需要同等重要,我们的孩子就得救了。看来学生的需要往往不是生理需要,而是后面几种需要。
在激发学生阅读动机的要素中,除了爱与尊重之外,还有一个最为根本的要素,就是学生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让学生获得阅读动机最为有效的方法。要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前提是满足学生的其他需要,比如在你的课堂上他不会觉得饿,不会觉得你时刻刻都准备用问题去为难他,不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尊重他或者你不值得他尊重,最好的是让他觉得你是爱他的,至少要让他觉得你是值得爱的。当这些条件基本满足时,或者已经得到部分实现时,学生才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心灵中,都有自我实现的潜在需要,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尤其是通过读书与阅读来实现自我的机会。
要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首先得让学生觉得读书活动本身有内在的价值与乐趣,而不是为了满足外在的需要,实现外在的目的与利益。其次是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自我展现的机会。当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时,学生也就成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障碍,这时的教师已不可能是给予学生自我实现机会的人。再次,还得给学生表达自己阅读方法与能力的机会,当学生在阅读上取得了成绩,此时的归因对学生阅读动机的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认为自己阅读成绩的取得来自于外在的机会,那么他对下一阶段的阅读就不会有信心了;如果学生将阅读成绩的取得归因于自己的阅读方法与阅读能力,那么他就会因为上一阶段的阅读成绩而对下一阶段充满信息。最后,要善于用学生的阅读成绩激励学生,而不是用学生阅读成绩的排名打击学生。
你愿意等一个人多久
4个回答2022-12-25 14:30
一辈子。或许每个人这辈子不会跟自己最喜欢的人或者初恋在一起。但是在心里一直有他们的位置。他们一直都在心里从未离去。如果那个人值得的话。我可以等他一辈子。
《但愿人长久》讲的是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3-18 11:12
“爱情”这两字,大到传播媒介,小到情侣之间,上至文人墨客,下至芸芸众生,自古至今,大家都在乐此不疲地谈论着它、感受着它、为之困惑和幸福着,却从来没人可以给它一个确信的定义。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消费的年代,我们可以随处嗅到玫瑰的芬芳却难以感受到真爱的气息。爱情似乎已成为一种奢侈品,被快速生产,高速消费,然后,迅速消亡。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情愿躲在虚幻的言情片里,做一个爱情的梦想者。突然想起有首歌中曾经这样唱到: “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平淡的故事要用一生讲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恩爱缠绵、至死不渝的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虽然他们的爱情总是游走在聚散离合之间。

李清照18岁便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为连理。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诗词文章,共同研砥钟鼎碑石。经常会有新奇感悟和发现。虽然当时夫妻两人家境都较宽裕,但是为了搜集名唤早桐人书画和古董漆器,他们居然“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每逢初一和十五,夫妻两人总要到都城开封的相国寺一带的市场上去寻访金石书画,然后倾囊买回家里。如此几年,积少成多,睁弯他们的书斋“归来堂”,单是钟鼎碑碣之文书就有两千卷之多。

在赵明诚编纂《金石录》的时候,李清照给予丈夫全力支持,凭借广博的见识,出众的记忆力,每当丈夫对材料出处有所遗忘疑惑时,李清照总能很快说出出处。长此以往,夫妻之间就以谁说得准、说得快决胜负,确定饮茶先后,胜者往往举杯大笑,致使茶倾覆在衣衫上,反而喝不上。在那段日子里,他们相互鼓励,乐在其中。

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中秋佳节,赵明诚的好友陆德夫等人来访。陆德夫向李清照施过礼后,转身笑问赵明诚:“赵兄,近日又有几首佳作,能否拿出与大家共享?”赵明诚将夹有李清照填好词的十几篇近作递给好友们,大家传换阅读,吟咏品味。忽然,只听陆德夫拍案叫道:“好一首《醉花阴》,真可谓千古绝唱。”众人也都齐声叫好,纷纷评论说:“《醉花阴》果然是上乘之作,特别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更是绝妙之极。”赵明诚又是高兴,又是惭愧,只好承认这一阙实为夫人所作,并当着众人的面拜夫人为师。

在爱情的感召下,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至沓来,她的诗词创作进入成熟期,并形成了情景相生,形神俱似,体物超妙,绝尘去俗的独特风格。就这样,他们在互相激励与学习的日子里,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美好的时光总是不能长久,长期的离别之苦使得李清照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对丈夫的思念之中。

随着赵明诚离家日子的无限延伸,李清照相思之情日甚一日,由于情绪不好,睡眠不足,她的身体渐渐消瘦下来,任何花开花落,秋风春雨,四季更迭的情境都会激发多愁善感的她的创作灵感,用词来寄托和表达自己对爱人的绵绵相思之情成了李清照唯一排解苦闷的方式。

李清照在得到赵明诚卧病不起的消息时,当天就乘船东下,日夜兼程,与相濡以沫的丈夫见了最后一面。他们夫妇诀别的情景,在李清照所做的《金石录后序》中有十分感人的描述:“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此后,直至客死他乡,李清照对爱人的追忆始终没有消褪。

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往往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可是,肯定没有人愿意这样的爱情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所以,在我们感怀古人的爱情故事的同时,千和坦万别忘记疼惜我们身边的亲密爱人,毕竟,做到“我爱你”并不容易。
一年级每天阅读多久?
1个回答2024-03-05 08:58

一年级孩子毕竟识字量还是有限,读一些带拼音绘本图书,至少20分钟。一年级现在主要是养习惯,每天养成读书的习惯。

小学生阅读多久时间合理?
1个回答2024-03-11 16:45

每天可以陪孩子有一到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既增强了阅读能力也有更多的亲子时间

阅读诗歌小小的愿望。小孩子心中有着小小的愿望,是个什么愿望呢
1个回答2024-03-14 09:00

一闪一闪亮金金 满天都是小星星

但愿人长久?
3个回答2022-06-01 09:33
  但愿人长久:
  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