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山村咏怀

唐诗三百首山村咏怀
1个回答2024-02-12 16:53
《山村咏怀》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旦槐御。
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明罩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模岩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唐诗三百首山村咏怀?
1个回答2024-03-21 15:27

《唐诗三百首》,是清朝人孙洙编选的。孙诛,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他生性聪颖,家贫好学,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及第,做过知县,颇有政声。他遍览群书,精选出唐诗310首(道光年间注者增为313首)。为什么取名“三百首”呢?大概是效仿孔子删诗而成“诗三百”之义吧。

唐诗三百首山村咏怀
2个回答2023-08-06 11:01
《山村咏怀》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
("\(●-●)
\ / 0\ \
( )"
\__T__/
山村咏怀作者名字的读音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19:09

山村咏怀作者:邵雍(Shào Yōng)。

邵雍(1011年12月25日—1077年7月5日),字尧夫,谥康节,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随父徙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为学。出游河、汾、淮、汉,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山村咏怀》创作背景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山村咏怀》故事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

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山村咏怀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4-03-06 17:27
山村咏怀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山村咏怀几年级学的
1个回答2024-06-04 08:50
是小学一年唯历级学的,山村咏怀是型山段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卜誉
《山村咏怀》是什么诗
1个回答2024-02-18 12:18

乍看似五言绝句,很有韵味的数字诗!

也有传说是一首藏头诗,现在只传播着“一去二三里”的诗句,并没发现有下面诗成的信流传。


一 去 二 三 里 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封 在 老 年 程 台 中 季 月 中 中(抬) 十 十(坐) 月 岁 月 草 开

书 外 家 没 水 龙 也 来 初 二 午  头      老 家  在     十 孩 立 发 能

信 面 中 见 隔 口 有 往 五 老 眠  不      母 父  牙     五 儿 冬 芽 有

奉 身 多 你 山 有 人 书 端 盼 梦  见      常 心  床     讲 想 寒 春 几

夫 体 康 回 海 客 在 信 阳 你 见  在      叨 不  常     月 他 又 又 日

男 安 泰 还 路 船 外 传 节 还 你  哪      念 安  思     圆 父 寒 到 鲜


山中山村,咏怀这首诗?
1个回答2024-02-27 03:26

《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山村咏怀是一首什么诗?
1个回答2024-02-04 15:49
山村咏怀也叫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作者 邵康节
山村咏怀几个版本
1个回答2024-03-05 17:01
山村咏怀5个版本,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诗人、易学家、教育家。其祖籍为范阳(今河北涿州)西北10余里处的邵村,自幼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30岁后游历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其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其先天学的学说被后人演化为预测学。
此次小编选取的宋诗《山村咏怀》便是为其所作。阳春三月,诗人去共城游玩,望见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而感到心情闲适,进而对生活充满欢愉,故写下此诗。此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将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诸多学者对此诗给与了高度赞誉。现代作家金波在《金波论儿童诗》称赞:‘声、义、画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现代语言学家杨春霖《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也指出该诗‘生动而含蓄,自然而贴切。’现代作家协会会员郭彦全在《履痕乡梦共诗情》中提到,‘顿觉跌君多姿,妙趣横生。
此外,小编还选取了五个英译文,译者分别为许景城、赵彦春、孙太、秦大川、桑秋波。所选译本,按收集获取时间先后排序,以飨读者,可供课堂教学及相关学术研究。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来说,原诗歌几乎只有一个过程(process)“去”,那么这个“去” 是译本1 的一眼望去(行为过程),还是译本2,3,4的一口气走了三四里(物质过程)?这里需要联系当时情景语境(situation context留个各位读者调查补充),以及上下文语境(co-text):后面说的“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小编认为视角选择上“烟村”、“亭台”都是远镜头(否则不可能四五、六七),这与我们赏画的认知经验是一致的。诗歌最后的“八九十枝花”却是从远镜头切换到近视距,具体着落到“花”的视点。通篇体现了作者视野、视距、视角、视点等变化。小编推荐大家参阅 “空间语言的要素及其对诗词风格的作用”(作者邵军航教授)。第二个问题关于增译,语篇添加译者主观发挥的物质过程是否合理?比如有的译本均增译了I pass,I came across。原诗歌里却是如蒙太奇一般的静态画面切换,留下空白让读者体会,有的诗歌把这这个过程的“白”填“实”,是否合理?欢迎大家在留言处提供您的真知灼见!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