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完整版纯音乐马头琴

歌曲鸿雁原唱 完整版
1个回答2024-01-23 01:56

歌曲鸿告孝雁原唱是呼斯楞,歌词内容如下:

鸿雁 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并雹 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 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 北归还

带上我的思念

歌声远 琴声颤

草原上春意暖

鸿雁 向苍天

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鸿雁》的歌曲意义

《鸿雁》是一首渊远流传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曾作为热播剧《东归英雄传》的主题曲,由著名音乐人吕燕卫先生填词并制作。

当我们听到呼斯楞清澈的嗓音演绎下的《鸿雁》,不难产生共鸣,他的歌声里有你的乡愁,有你的成长,于是家乡就成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

同时,这也是一个寄情于草原的男人自语。一个人,袜蔽稿一杯酒,独对苍天,想一想曾经的过往,用力的遥望未来,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彩虹挂在天堂。悠远蜿蜒,直抵内心。

求纯音乐“鸿雁”,最好是马头琴演奏的
1个回答2023-04-23 17:16

马头琴网音乐板块里有各种版本的“鸿雁”。都是马头琴演奏。

南飞的鸿雁和马头琴简谱
1个回答2024-01-29 20:34

南非的鸿雁是蒙古族民歌,其马头琴简谱如下:

马头琴介绍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马头琴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琴弦和琴弓茄裂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正梯形,也有极个老液别的做成六方形或八方形,琴箱框板多使用色木、榆木、花梨木、红木或桑木等硬杂木制成。

上下两框板的中央开有装入琴杆的通孔,左右侧板上分别开有出颤含闭音孔,琴箱正背两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民族图案为饰,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木板的。

琴头、琴杆多用一整块色木、花梨木、红木或松木制作。琴头呈方柱形,顶端向前弯曲,造型为雕刻精细的马头,既有奔马的马头,也有立马的马头,有的是在琴杆上端直接雕出,也有的是雕好以后粘上去的。弦槽后开,多有槽盖,两侧横置两个弦轴(左右各一)。

《鸿雁》钢琴谱
1个回答2022-05-06 15:33
你可以到讯雷5里面找啊那里面有很多的,我一般是在那里找。
鸿雁来什么意思 鸿雁来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7 16:29
1、鸿雁来:鸟从北向南飞,大曰鸿,小曰雁。

2、玄鸟归: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

3、群鸟养羞: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4、这是白鹭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的是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也就是说每隔5天是一候,白露时间在阳历每年09月7~9日,所以在这个时间基础上加5天就可以推算出白露三候中每一候的时间了。
鸿雁和大雁是不是一样的
1个回答2022-10-14 20:09
同一鸟。一鸟两称。
鸿雁足球纯音乐叫什么
1个回答2023-10-23 10:40
《鸿雁》。鸿雁简侍足球纯音乐根据企业拦余吵官网显示,就叫《鸿雁》。足球(Football[英]、 Soccer[美])是一项毁乎以脚为主,控制和支配球,两支球队按照一定规则在同一块长方形球场上互相进行进攻、防守对抗的体育运动项目。
鸿雁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1-20 20:24

在古代诗歌中,鸿雁一般比喻情人间传递书信的使者。最早是在《诗经》里出现的这个寓意,然后,后人多采取这个寓意。

尽管是在诗歌最盛的唐朝,诗人们还是以《诗经》中的多数意象做比。

举例:春江花月夜中“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即使这个寓意。

翻译是:天空广袤,连善于长飞的大雁都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世界,连善游的鱼龙也只能掀起一层层波纹却游不到你的身边,我又怎么能和你相会呢。

这里以鸿雁、鱼龙与自己渴望夫妻团聚的急切心情相比,就更显出了思妇的离愁之深。

扩展资料:

鸿雁可以以物喻人,喻意鸿雁孤高的形象。

俗世词《卜算子》里一句“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一句是此意。

翻译是: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

鸿雁是一种候鸟,秋来南去,春来北迁,这与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使人触景生情,平添愁绪。所以以之起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鸿雁传书的典故说明
1个回答2024-02-09 09:35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 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有「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大雁没有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发排遣的相思
~在汉代昭明文选里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里面有一段「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里面的鲤鱼就是指一个完整的信件。
书信到近代才简称为「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和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曾经有过许多别称,比如简、柬、札、帖、笺、素、翰、函、尺牍、雁足、雁帛、雁书、鸾笺、八行书,还有音信、音讯、音问、音邮、音翰、音书、手书、手札、短简、短书、小书等等,都是书信的简称。 简——古时书简并称,书籍和书信都可称为“简”,两者略有不同,书长短并宜,简则零篇寸擂为多。
柬——魏晋以后,“简”亦为“柬”,今仍不乏使用。
札——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筒,后用作书信别称。
帖——古代写在帛上的信就叫“帖”,如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的杂帖,就是文字简单情义隽永的书信。
笺——小幅而华贵的纸张,古代书信材料之一。
素——白色生绢,古人常在笺、素上书写信件。
翰——鸟羽,古人用羽毛作笔,所以被借指为书信。
函——封套叫函,一封信就叫一“函”,后也用函代指信件。
尺牍——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亦称“尺素”、“尺翰”、“尺简”、“尺纸”、“尺书”
雁足、雁帛、雁书——源自《汉书》记载苏武被单于拘于匈奴的故事,汉皇在雁上系着帛书,说苏武被拘之地,单于才释放苏武。
鸾笺——宋时蜀地善之十色彩笺,笺上隐然有花木麟弯图案,因此书信别称为“鸾笺”。
八行书——旧时竖立式信笺,多用红线划分八行,故有此别称。

鸿雁传书的故事与哪个人有关?
1个回答2024-02-09 04:32

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苏建‧(子)苏武〉~2466~  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