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诗论

朱光潜的介绍。
1个回答2023-08-16 18:22
中国当代美学家!
朱光潜的代表作
1个回答2022-07-01 02:50
谈美书简 绝对经典
谁能给我找一下朱光潜写的《谈读书》一文?
1个回答2022-05-28 07:00
哈哈,我喜欢的。
朱光潜是谁啊
1个回答2023-06-24 07:41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求《论徐志摩的诗歌》 文:朱光潜
1个回答2023-10-25 14:01
这篇文章只是见于零碎的著述介绍中,经查似未发现其存在。
朱光潜的名言
1个回答2022-12-15 12:18
1.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

2.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

3.把快感认为美感,把联想认为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此外还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持有的,就是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是欣赏。
朱光潜的人生趣闻
1个回答2024-03-18 16:45
朱光潜人生趣闻如下:
"送花“
朱光潜先生晚年时,经常在北大燕南园一段残垣断壁边,静静地坐在青石板上。
看到学生走近,老人拄起拐杖,慢慢绕到残垣之后,隔着那段残破的矮墙,递过一枝盛开的花朵。同学们被老人家浪漫的举动吓怀了,便加快脚步,慌张地跑掉了。后来同学们才知道,老人家竟是美学大师朱光潜。
是那位写过鸿篇巨制的朱光潜,至今仍对中国美学有深切的影响力!他中西合壁,学富五车,却又是如此赤子心性。
那时的中午,朱先生总是独自静坐在青石板上,目光中充满童真,凝望着来来往往的后生。先生对后生的爱,让人动容。那时,许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时常到先生家索要钱票。先生乐善好施,家门大开,从他悟彻一切的目光中可以知道,朱先生不问得失,完全是一位打碎了算盘的人。
朱光潜的《谈美》在哪里可以买到?
1个回答2022-09-20 18:59
随便一个书店
朱光潜与马南邨对读书的辩论作文
1个回答2022-10-06 19:21
该咬则咬,当略就略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咬文嚼字,甚至锱铢必较,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却提出了相反的见解,说读书“不要固执于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像陶渊明那样“不求甚解”,像诸葛亮那样“观其大略”,就是说读书时“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两位大师的见解,到底谁的见解是正确的呢?在我看来,他们都有失偏颇。读书时是“咬文嚼字”还是“观其大略”,是由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的。
阅读根据其不同的目的,可以分为钻研学问的阅读和增长见识的阅读以及消闲解闷的阅读这三大类。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钻研学问,那么,你在阅读过程中就必须字斟句酌,不仅要了解字面的表层意义,而且要了解字面的深层意义;不仅要了解文句的言内之意,而且要了解文句的言外之意。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写出鉴赏文章、做出学问来。从这个目的出发,该咬文嚼字时还得咬文嚼字。否则就会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即使是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人参果,你也咀嚼不出它的美味,吸收不了它的营养。
如果你是抱着增长见识的目的来阅读的,那么你就没有必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仔细推敲,你完全可以一目十行地去看,甚至有的只要看一下它的标题就足够了。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博采众长”,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这个目的出发,当观其大略时还得观其大略。否则,捧起一本书,对其中的某一个词语、某一个句子揣摩上老半天,那么你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把这本书看完?这样你一年的阅读量肯定少得可怜,吸收到的知识自然十分有限。
如果你是出于消闲解闷的目的来进行阅读的,那么只要能从阅读中得到心情的放松,就算达到目的了。你可以不加任何思索地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品着香茗。如果你对其中的某些内容不感兴趣,你也可以大段大段地跳过去不读它。只有这样,你才能从阅读中体会到休闲与乐趣。从这个目的出发,当观其大略时还得观其大略。否则,一捧起书本就进入“咬文嚼字”的境界,你还会把读书看成一种休闲,还能从阅读中领悟到读书的乐趣吗?
其实,如果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加以考虑的话,那么我们认为,它们各自对“咬文嚼字”和“观其大略”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阅读,那么,你的侧重点应放在“观其大略”上;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写作,那么,你的侧重点应放在“咬文嚼字”上。
总之,在阅读或写作中,是“咬文嚼字”还是“观其大略”,并不像两位大师所说的那么简单,而是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