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从生活中举例

生活中画杨桃的事情举例说一下?
1个回答2024-02-09 13:06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在看山峰的时候,站的角度不一样,那么我们看到山峰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

2、通过画杨桃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不同的视觉看的物体不一样 我们的角度不同,看待事物也不同,比如说我看一台电视,从正面看是长方形,从侧边看感觉窄窄的长长的。

3、理解很重要,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事情,一件事情,你站的角度不同,事情或者事物的发展就不同。

扩展资料: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作者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地叙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课文从一件事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此外,课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具体细致,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老师神态由严肃到和颜悦色,老师的话语通俗易懂,循循善诱,饱含哲理,表现出高超的教育艺术。

学生们开始嘻嘻哈哈,以为“我”把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非常好笑;了解真实情况后,显得很尴尬,反映学生们的率直、天真。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类似画杨桃的生活例子写话二年级
1个回答2024-02-12 17:48

生活例子写话二年级如下:

1、今天下午弟弟和我一起玩电脑游戏,名字叫钓鱼比赛。规则是:我们可以左右移动,也可以钓很大的鱼,看谁钓的最多。弟弟钓了一条八爪鱼,他很得意,得意的从椅子上滑下来了。我很想笑可是怕弟弟会生气,才忍住没有笑出来。

我钓了一条很小的小金鱼,弟弟看了哈哈大笑。我不甘心,我和弟弟又同时钓了一条水母,可弟弟钓的水母还是比我的大。唉,弟弟胜利了。我们又玩了很多游戏:钓金矿、冰火人、赛车比赛,还有弟弟最喜欢玩的手明磨打怪毕斗兽。电脑游戏太好玩了。不过一直玩会近视的。

2、上课回来时整个小区都停电了。到了家,我没有换鞋子。直接吃了俩包子,喝了一碗米粥,就和爸爸、妈妈、弟弟去了大润发。我们在大润发转了一圈就回来了。

回来时家里的灯已经亮了,我正准备换鞋子,一看,呀!我顿时傻了眼,我穿错了鞋子。我左脚穿的是运动鞋,右脚穿的是小板鞋。我还不知道在这之前有没有人发现呢。妈妈见了也笑得喘不过气儿来。拍了张照片在家庭群里,笑得大家合不拢嘴!


生活

生命中进行的活动,动物的生活是指以生存、延续后代等本能性的,活动,人类社会则在动物的基础上还有人是社会性本质实现的活动,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行为。

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生命没有终极意义。不要轻易去否定。我们需要槐咐在最沉痛的世界观里重新审视当下总让我们痛苦的欲望。

类似画杨桃的生活例子?
1个回答2024-03-10 06:28

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可以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上来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成像。

同一个人,由于我们接触到他的方面不同,所以对他的印象和评价就会不相同。

二年级画杨桃类似事例?
1个回答2024-02-28 21:19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在看山峰的时候,站的角度不一样,那么我们看到山峰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

通过红果绘画的文本,我们了解到不同的视觉对象是不同的。我们有不同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当我看电视时,它从正面看起来像一个长方形,而从侧面看起来又长又窄。

理解是很重要的,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事物,一个事物,你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或事物的发展是不同的。

扩展资料: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是关于我们在绘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同学们都觉得好笑。

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学生认识到,在看问题或做事情时,不要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凡事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急于下结论。

作者首先略述了我的父亲教我绘画要现实,然后具体描述了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故事,最后写道,他的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终身受益。

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表达描写,突出了老师对“我们”的教导,生动地阐述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结果的思维方法

课文画杨桃的相同事例?
1个回答2024-02-23 19:18

有过这种事情,被别人不理解。

是在路上碰见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个女士的钱包,我就碰了她一下。结果小偷就跑了,然后那个女士她就不明白什么意思,就是对我大吵大闹。

生活中画杨桃的事情举例说一下?
3个回答2022-12-06 10:59
当我看电视的时候,从正面看是正方形的,从侧面看的时候是长方形的。
画杨桃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举例
1个回答2023-11-05 22:47
看问题应实事求是。画杨桃这个故事告诉的道理是:做事、看问题应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在生活中画杨桃的例子很多,比如看圆柱体,从顶面看是一个圆,从侧面看是一个长方形。
列举一个能表现白杨树的的精神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15 13:23
白杨树精神:"生命力顽强,向上、坚韧、正直、奉献"
表现一 生命力顽强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它的生存。它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它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它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它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它吸收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它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
表现二 向上,坚韧,正直 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土壤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片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秋风里,虽然脱尽了叶子,单薄的枝条依然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严冬里,它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风雪中她掘强挺立,黄土上她傲然挺立.
 表现三 奉献 白杨树的性情是平民化的,可又是最富贵的。他可以当柴烧,可以打家具,可以做屋檩栋梁,可以制作农具,和养育他成长的黄土地一样,朴实无华,在一些人眼中,几乎会忘记他的存在。可对于荒寒贫困的黄土地,他却是伟岸的大丈夫,在一年四季里,留守着,装点着,给黄土地减几分贫寒和寂寞,增几分生动和美丽,因为,他的根已经和黄土地连为整体。 白杨树并没有想到移栽和迁徙,哪怕他的残落枝叶腐化归于泥土,也要为这黄土地增添一点养分和活力。厚实的黄土地下,涌动着白杨树不朽的生命,黄土地酥酥地勃发了,一片片地延伸着绿。
举例的成语举例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01:55
举例的成语有:格于成例,发凡起例,举例发凡。
举例的成语有:下不为例,举不胜举,发凡起例。2:拼音是、jǔlì。3:词性是、动词。4:注音是、ㄐㄨˇㄌ一_。5:结构是、举(上下结构)例(左右结构)。
举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举例jǔlì。(1)举出例子。
二、引证解释
⒈于类似事物中,举出一二,以况其馀。引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汪中》:“凡此四科,无劳举例。”
三、国语词典
提出例子。如:「老师上课常举例作辅助说明。」
四、网络解释
举例举例,指表示一种对抽象化事物借用具体的,相对来说较容易理解的实例的阐述。该词在中文文章中的使用频次比较高,尤其在一些说理性质的文章中。词后一般接排比的词或句。
关于举例的近义词
例如
关于举例的单词
exampleillustratecitinginstance
关于举例的词语
举例发凡发凡起例发凡言例例行差事下不为例不乏先例格于成例发凡举例后不为例毫无例外
关于举例的造句
1、春节快来了,举例写了几条,希望你喜欢。
2、闪杆子走人,我们这里是指溜掉了的意思。有种调侃的味道。举例说聚餐结账时这家伙闪杆子走人了。
3、词典之类,书前必有举例发凡加以概括说明。
4、余溟鲲举例,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大西洋中部的圣赫勒拿岛上曾有一种巨型蠼螋,因其只在圣赫勒拿岛生存,也叫圣赫勒拿蠼螋。
5、举例来说,干涉就是在一些病人用普通的牙刷时,给另一些病人一把电动牙刷,它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他们的口腔。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举例的详细信息
请举例说明 后天教育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要求用名人典故来举例 急用啊!!!
1个回答2024-03-12 06:07
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