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庐山的诗

登庐山五老峰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08 23:04

《登庐山五老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全诗写法多变,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把连峰际天的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为什么要多次登临庐山?
3个回答2023-08-26 19:15
因为只有登临庐山才会给李白带来灵感,而且李白才会写出更多优美的诗,所以才会这样做。
登庐山中,眺望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02 05:04

“眺望”的意思:从高处远望。

眺望,读音是tiào wàng。

季羡林先生的《登庐山》中,我只找到了“远眺”一词。

我曾在含鄱口远眺时信口写一七绝:近浓远淡绿重重,峰横岭斜青蒙蒙,识得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庐山作者晁补之
1个回答2022-12-22 09:27
《登庐山》中晁补之主要写了登上庐山看到庐山美景,抒发青春无多,感慨时间易逝,怀才不遇,人生无果。

  原文
  《登庐山》
  晁补之(宋)
  丹碧沉沉虎豹闲,松幢引度九重关。
  人间未觉浑无路,天上还惊更有山。
  瑶草红泉供挹酌,金风白露送跻攀。
  良游自叹平生误,便欲归家鬓已斑。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晁补之一生嗜学不倦,文章名重一时。《宋史》本传云:“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尤精《楚辞》,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安南用兵,著《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晁补之散文流畅,其政论、论史之作,比较注重“事功”,并对空泛、迂腐、不切实际的议论,有所嘲讽。他除善文外,亦工诗词书画。其所作诗文凡70卷,名《鸡肋集》,另有收录晁补之词作的《晁氏琴趣外篇》6卷,此两种著作辑本,今均传于世。
望庐山瀑布 李白
1个回答2024-02-08 18:53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
被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19 00:41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讲的啥?
1个回答2024-02-12 06:33
望庐山瀑布
唐代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李白说的望庐山瀑布指的是哪里?
1个回答2022-12-28 07:53
江西庐山瀑布
李登海故事的启发
1个回答2024-02-20 18:42
李登海的奋斗历程启示我们,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要想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要想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就需要仰望星空、志存高远,紧紧盯住世界发展的大趋稿迅势、大潮流,需要脚踏大地、奋勇拼搏,以“拓荒牛”的坚毅实干辛勤耕耘、勇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羡好断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兄敬铅不断创造出让人钦佩的业绩。李登海的传奇故事,启人深思,催人奋进。
李登海的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1个回答2024-01-27 11:43
这个主要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解答!还可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反作用!///我提供思路!具体答案楼主自己能够组织起来!政治答案不唯一,有道理就行,思路要开阔!呵呵!最后问题树立的是科学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