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宿左省古诗
春宿左省最后两句的意思2个回答2022-04-14 05:20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最后两句交待“不寝”的原因,继续写诗人宿省时的心情:第二天早朝要上封事,心绪不宁,所以好几次讯问宵夜时辰几何?“数问”二字,则更加重了诗人寝卧不安的程度。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便觉有一种悠悠不尽的韵味。结尾二句由题后绕出,从宿省申发到次日早朝上封事,语句矫健有力,词意含蓄隽永,忠爱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春宿左省中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1个回答2022-10-03 20:14
诗眼是“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这首诗是上四句写景,下四句写情,勾勒了作者夜宿左省的所见所思。全诗层次鲜明,先描写景色,首句写暮色初临,有花有鸟,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自然流畅,栩栩如生。然后通过写入夜的星月,形象地描绘出宫殿的巍峨壮丽。颈联写值宿时的紧张心情,因为害怕耽误上朝的时间而辗转反侧,进而生出许多假想,更增加了对心理波动的渲染。最后,点出了无法成眠的原因,表现了作者的忠君爱国之情。
春宿左省--作者?内容?1个回答2022-09-11 18:27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宿左省的介绍1个回答2022-05-20 21:46
《春宿左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作于乾元元年(758年)的五律,描写作者上封事前在门下省值夜时的心情,表现了他居官勤勉,尽职尽忠,一心为国的精神。全诗八句,前四句写宿省之景,后四句写宿省之情,叙述详明而富于变化,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体现了杜甫律诗结构既严谨又灵动,诗意既明达又蕴藉的特点。
《春宿左省》的诗词解析1个回答2022-05-23 16:20
杜甫唐五言律诗:《春宿左省》赏析:
诗作于左拾遗任上,记叙了诗人诚敬值宿,夜不敢寐的情景,反映了这时诗人忧谗畏讥的感慨,字里行间也流露诗人的忠爱之情。诗开头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自暮至夜,再自夜至晓,自晓至明,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叙述详明而有变化,章法严谨,情景交融,含蓄细腻。
春宿左省的作品原文1个回答2023-04-06 18:46
春宿左省⑴
花隐掖垣暮⑵,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⑶,月傍九霄多⑷。
不寝听金钥⑸,因风想玉珂⑹。
明朝有封事⑺,数问夜如何。
春宿左省的作者为什么难以长眠1个回答2022-11-01 05:50
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最后两句意思是明早上朝还有封事要奏,因此总是惦念着,难以安睡,数次问值夜人时辰如何了。
中国姓宿的都在哪些省市?1个回答2024-05-27 04:06
宿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宿姓出自风姓。宿姓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的伏羲氏。伏羲氏是那时有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他的部落文化很发达,传说中汉字,八卦都是伏羲所造的。后来到的周朝时,周武王为了表示对伏羲氏的景仰,就封伏羲氏的后代在宿国(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他的子孙以国名为姓氏,称为宿氏。
辽宁、山东平度、临朐宿氏字辈:“连万国占成振(继)士树忠文化福彦昌”。
辽宁辽阳:“天德清占奎,文华勇庆藏,吉福友樱兆,连仲位列山”
山西忻州宿氏字辈:“运学正开文朝廷万国新”。
宿氏一支字辈:“端正元双……”
宿氏一支字辈:“东贞振建……”
杜甫《春宿左省》月傍九霄多3个回答2022-09-11 14:46
杜甫的《春宿左省》中“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这千古名句多和动两字用的极巧。我们先理解下这句诗的意思。
群星闪烁,宫中的千门万户象是在晃动着的一样。浩月当人,高耸入云的宫殿象是得到了更多的清辉。
历来写月的人,只写圆缺、明暗、高沉试想当时之情景,用‘明’、‘高’‘升’形容都是不形象的。而用了“多”字可以尽括此夜宫殿当前的景象可见诗人炼字的功力。
春宿左省杜甫诗歌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2个回答2023-04-25 09:41
《春宿左省》杜甫诗歌的最后两句是: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意思是明早上朝还有封事要奏,因此总是惦念着,难以安睡,数次问值夜人时辰如何了。
春宿左省
唐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